湖北省粮食局
去年以来,省粮食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凝聚全省发改粮食部门、各牵头单位、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建机制、育龙头、创品牌、拓市场,大力完善菜籽油产业链,实现良好开局,取得明显成效。
去年底,全省菜籽油产业链实现总产值239亿元,菜籽加工实现恢复性增长,市场逐步激活;今年油菜籽收购量同比增长44%,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3-0.5元,增幅近20%,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喜人局面多年未见。
健全机制 合力推进
在完善机制、政策支持、科技支撑等方面发力,聚合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科研单位等力量,不断延伸创新链、完善产业链,增强菜籽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工作机制逐步健全。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建立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制定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和粮油公用品牌建设方案,分年度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压实各地责任。二是坚持定期调度。实行局领导联系菜籽油龙头企业制度,把扶持菜籽油龙头企业发展纳入全省“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帮扶活动重点内容。建立重点菜籽油加工企业每月直报机制,定期统计分析,促进精准施策。完善项目建设核查督办机制,确保政策资金落地见效。三是形成工作合力。省粮食局与省农业农村厅紧密协作,实行链长领导下的“双牵头”机制,形成了“一个机制、两套专班、资源共享、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各级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建立健全工作专班和工作机制,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支持政策,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谋的良好局面。
政策支持不断强化。一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去年明确产业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就地加工菜籽,按照370元/吨进行补贴,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协调省财政厅发文,明确要求将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的40%用于以加工为主的菜籽油产业链建设。今年1月-8月,全省30家重点菜籽油加工企业累计收购油菜籽25.7万吨,同比增长93.2%;累计加工菜籽18.7万吨,同比增长136.7%,改变了多年来我省油菜籽资源大量外流的状况。二是发挥政策叠加作用。争取国家政策优化我省产业布局,打造功能互补、区域协同、合作共赢的江汉平原“双低”油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引导科企对接,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协调落实奖补资金,推动“荆楚粮油+”抱团进商超;积极争取粮油加工用电享受农产品初加工优惠电价政策,预计每年为粮油加工企业减少电费支出2.4亿元,突破力度全国领先。三是发挥政策带动作用。在省级支持政策的示范带动下,一些地方也大力支持菜籽油产业发展。如,荆门市政府每年安排不低于600万元资金支持“一壶油”工程建设,武穴市对连片种植、订单生产、菜籽加工、科技创新等多个环节进行奖补。
科技支撑更加有力。发挥傅廷栋、王汉中、李培武等院士领衔的产业链专家团队作用,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先后举办产业链建设研学班、专家企业家座谈会、科技支持方向研讨会,开展“515”技术服务活动,扩大优质品种种植,推广应用绿色高质高效“345”模式(每亩大约成本300元、产量400斤、纯收益500元),以及免耕飞播、深沟窄厢垄作栽培等种植技术,成效明显。持续打造“双低”油菜升级版,荆门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油酸菜籽油产业化开发,着力打造特色品牌。积极探索完善粮油科技揭榜制,整合科研机构和企业力量,围绕粮油加工重大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推动集成创新,努力在智能化生产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实现突破。
壮大龙头 育强品牌
抓龙头培育,就抓住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抓品牌打造,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省粮食局将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省级粮油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作为完善菜籽油产业链的重中之重,持续发力,效果初显。
为改变我省菜籽油加工企业小、散、弱等现状,培育壮大龙头,省粮食局积极推动央地合作、产业联合体建设,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一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省粮食局与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中化农业在我省21个技术服务中心推广MAP智能化生产模式,助力我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省粮食局还与中粮在鄂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央企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二是推动建立产业联合体。协调指导省粮油集团、荆门民峰油脂公司等油脂加工企业牵头,建立菜籽油产业联合体,壮大和延伸菜籽油产业链。三是着力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建立菜籽油产业链“两库一清单”,确定5家头部企业、2家科技型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对重点企业和重大建设项目跟踪服务。今年1月-8月,纳入菜籽油产业链重点培育企业库的10家重点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23.4%。
在打造品牌上,省粮食局持续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支持和指导省粮食行业协会、荆楚粮油公司推动“荆楚粮油+”(“湖北菜籽油”“荆楚大地”好粮油)省级公用品牌矩阵建设,带动市县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共建共享,32家企业71个产品参与双品牌建设,有效提升了湖北粮油品牌的影响力。一是大力培育“好粮油”产品。已认定“荆楚好粮油”产品108个,获评“中国好粮油”38个,居全国第三,其中菜籽油产品6个,居全国第二。二是规范标准建设和品牌管理。制定发布“高油酸菜籽油”行业标准,“荆楚大地优质菜籽油”被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列入粮食领域团体标准和社会团体重点培优计划。指导省粮食行业协会对“好粮油”产品进行遴选、抽检、复检,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实行严格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三是融合创新宣传方式。坚持宣传与营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播、“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强化宣传效果。创新开展“感恩回馈最美天使”“荆楚粮油中国行”等系列品牌宣传推介活动,邀请5位院士助力品牌宣传;成功举办第二十二届荆楚好粮油展示交易会,在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中国国际粮油展暨粮油机械设备博览会等活动上,设置“荆楚粮油”“湖北菜籽油”专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推介活动,扩大了产销合作成果。
抢抓机遇 开创新局
由于基础薄弱、市场波动等多方面的原因,我省菜籽油产业龙头实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够等短板弱项依然存在,亟待解决。今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的战略部署,实施油料提升工程,扩大油菜冬播面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夯实水稻、油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础,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施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继续做大做强“荆楚粮油”等湖北农产品品牌。全省粮食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勇于创新、主动作为,全面推动菜籽油产业链建设迈上新台阶。
着力在培育龙头上取得新突破。今年将“招商引资”与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相结合,积极引导和支持中粮、中化农业、省农发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与地方民营油脂加工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引导支持各类企业既要抢抓政策和机遇的“窗口期”,更要练好内功,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着力在打造品牌上取得新突破。一是拿出上千万元资金支持“荆楚粮油+”“湖北菜籽油+”双品牌营销宣传;二是安排两千万元财政资金支持“荆楚粮油+”和湖北菜籽油抱团进商超,设专柜专区进行展示、营销;三是坚持开展“荆楚粮油走出去”行动和“进社区”活动,组织粮油企业参加农博会、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国际粮油展等各种重要展会,进一步扩大湖北菜籽油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着力在加工增值上取得新突破。继续重点支持油菜籽收购加工和技术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在油菜籽深加工和副产品利用上做文章,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效益。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省粮食局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补贴。鼓励引导企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打造纯香型、清香型、烤香型、浓香型等不同风味、具有湖北特色的健康型菜籽油产品,积极开发楚菜专用油、烧烤专用油等产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着力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引导科企对接,支持产学研联盟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对揭榜制粮食科技项目的督办指导,确保项目真对接、真转化、真应用、真见效。进一步发挥专家团队作用,在品种培育、精深加工、产品营销、品牌创建、企业运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各市场主体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加大科研投入,持续推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建设的科技含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6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