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韦建行 摄
广西新闻网来宾7月30日讯(通讯员 黄伊 韦建行)7月28日,走进广西来宾市奥尔共享云农场·雷山蔬菜种植基地,三个蔬菜大棚映入眼帘。大棚内冷风机呼呼作响,几个工人在小心翼翼地移植菜苗,三轮车不时开进棚内将成熟的菜品运送至包装销售区。来宾市奥尔共享云农场是入驻来宾市迁江镇雷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产业园10多家企业中的其中一家企业。
雷山蔬菜种植基地项目由兴宾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奥尔共享云农场有限公司联合经营管理,雷山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入股该项目,每年分红2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优先为雷山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在基地务工的5户贫困户,每人平均月工资2000多元。
以前都要到广东打工,最多一年收入才1.8万元,现在我在这里务工,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一年收入2万元,还能照顾小孩。易地搬迁户兰玉鲜边将菜苗移植到种植面板边介绍说,她的孩子就在离家不远的易地搬迁配套小学就读。
为了配合雷山村的易地搬迁和来宾市奥尔共享云农场的建设,南方电网广西来宾供电局提前谋划统一部署,在易地搬迁户入住后迅速落实一表一户、抄表到户的政策,并提前为奥尔共享云农场进行用电规划,为其顺利入驻提供电力保障。
电网工人对奥尔共享云农场进行用电检查。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黄伊 摄
来宾市奥尔共享云农场中工作的贫困户。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黄伊摄
我们在雷山村选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和用电都有保障,特别是夏天大棚内的冷风机不能断电。基地技术总监伍贵伸对来进行用电检查的来宾兴宾供电局迁江供电所电网工人说道,由于该蔬菜种植基地采用全套盆栽水培技术,大力发展蔬菜无土栽培,基地叶菜种植区68个水池都需要供氧和控温,电力保障尤为关键。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贫困户搬迁到易地安置点后,用水用电得到了保障。为了让贫困户群众持续增收有门路,确保他们稳得住能致富,来宾市政府在小区周围配套建设了工业园,并成功解决了32位贫困户的家门口就业问题,占该村在家劳动能力总数的45.7%。
据悉,基地正在进行二期建设,预计年末建成,到时候将再为雷山村贫困户提供30个就业岗位,吸纳更多贫困户到此工作,力争明年公司产值突破400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