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甲壳类。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虾的养殖 方法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虾的养殖方法:水质 调节育虾池水要肥,清水里养不好虾.高产虾塘防缺氧是头等大事,经常换水,能防止水质恶化和缺氧浮头。
在高温季节的凌晨及傍晚尽可能冲水。水质清淡时,要及时施肥,通常施用肥效快的发酵肥或化肥,以保持水质肥而嫩爽,阴雨天气不能施肥。 虾的养殖方法:养虾池 1.塘口选择在靠近水源且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设养虾池。 2.池塘大小养虾池不宜过大,一般应在7000平方米以下,以1500-3500平方米为佳,水深1.5-2米。
3.池塘清整冬季或在放养前,应先将池底淤泥清除干净,或干池曝晒,直至底泥形成小裂缝为止。再将池四周铲平,形成缓坡,并将池埂夯实,保证不渗漏。在池底中央开一条沟,在出水口设一集虾潭,沟潭大小可根据池塘面积灵活掌握,只要利于收捕即可。
如果池大,应将沟潭开大些。. 4.设置虾巢在池塘四周栽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轮时黑藻等,占底面积的l/4-l/3。同时用竹枝捆扎成扫帚状,几束一串排列在池塘水层中,拉网操作时取出来晒干,可反复使用,效果较好。
水草和竹技的使用,对于提高虾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虾的养殖方法:合理放养 投放抱卵亲虾就池繁殖,直接养成,虽然简单易行,但其产量低而不稳,主要原因是幼体成活率低,又常常多代同塘,无法控制密度,管理上盲目性大,结果规格参差不齐,总体偏小,上市率低。因此,应用专池繁育仔虾,再按计划放养。
放养方法:一般每667平方米放养1520万尾,选择阴天或早晨放养。仔虾放养后15-20天再适量搭配鲢鱼夏花鱼种。一年可放养两季,一是在春季2-3月份放养23厘米的越冬幼虾,二是在夏季6-7月份放养当年育成的仔虾(1.5厘米左右)。 虾的养殖方法:虾苗培育与养成 1.专池培育仔虾选择面积500-2000平方米、水深l米左右的池塘经清淤整理后,施足基肥,在5月份每667平方米放抱卵虾5-7.5公斤,尽可能将卵色相近的亲虾放于一池。
一般采用网箱孵化法,箱内设置一些漂浮水生植物及竹技等物,每平方米网箱放抱卵虾0.5公斤为宜。孵化期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投饵按虾体重的3%确定日饵量,保证亲虾饱食。 待幼体孵出后,移去亲虾和网箱,用豆浆泼洒培肥水质,幼体变态成为仔虾时,投放少量米糠、花生饼或豆饼粉,一般25天左右,青虾幼体即可达1.2-1.5厘米,可以作为夏季放养的虾苗,每667平方米可获得仔虾40-80万尾。
2.养成池套育幼虾夏季放养仔虾,至秋季抱卵繁殖。此时,在 饲养 管理上,注意多投饵、多施肥,保持水质肥而爽。当孵幼结束时,可视具体情况泼豆浆或施粪肥,同时,应捕大留小,将达上市规格的成虾捕捉上市,减少密度,有利于池中幼虾的生长。入冬前,这批幼虾一般达2-3厘米,可并塘越冬留作来年春季放养。
3.越冬要将幼虾和亲虾分池越冬。越冬放养应在12月份晴暖天进行,越冬池选择避风向阳、水深1.5米以上、且水草较多的池塘。入池亲虾要适当分拣,规格尽量大些,雌雄比为2:1每667平方米放养量为20-30公斤。
幼虾每667平方米放30-40公斤。越冬期间,一般每周投喂一次青虾喜食的精料。保持最大水深,并注意适当换水。
严冬季节,要防止池塘封冻。越冬后期,水温逐渐升高,应逐渐增加投饵量,亲虾应进入强化培育期。当雌虾抱卵时,将抱卵虾转入虾苗培育池。 虾的养殖方法:科学投饵 1.饵料种类青虾食性杂,但对饵料有一定的选择性。
青虾喜食花生饼、豆饼,不太喜欢菜籽饼、棉籽饼;喜食蚯蚓、螺蚬等,对动物下脚料利用率很低。 2.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控制在池中虾体重的4%一8%。幼虾阶段日投喂量按0.1-0.3公斤/万尾,并以粉状拌和料为主。
投喂时,以使池中略有残饵为准。随水温的升高和虾的生长,逐渐增加到2-3斤/万尾。 3.投喂方法坚持四定原则,一般每日早、晚各投一次,早晨投喂当日的三分之一量,傍晚投喂当日的三分之二量。不宜投喂单一饵料,要注意荤素搭配,一般动物性饵料要占20%左右。
投喂螺蚬时,要将贝壳敲碎,杂鱼切成碎块,不宜用打浆机打,因为容易成浆,不仅利用率低,而且易败坏水质。投喂时还要注意泼洒和浇滩相结合,浇滩有利于大虾摄食和驯化定点摄食。 虾的养殖方法:强化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的关键是要做到勤巡塘,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管理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虾的价值 淡?。
1、首先要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 2、在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3、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
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4、虾苗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
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5、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
6、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7、养虾的水质要好,高温季节需勤加换水,每过半个月就要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保证水源的无菌化。
此外,要尽量避免使用农药。
河虾养殖时要建造合适大小的虾塘,深度大概在两米左右就行。底部的基质可用沙质和淤泥土混合的,但淤泥要少。
放入虾苗之前虾塘要先消毒处理,保证无菌。
放的时候要把控好密度,不可过密。若是条件允许,可借助增氧机增氧。河虾的食性很杂,从幼体阶段至成虾浮游动物、藻类、枝角类、桡足类、小型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丝状藻固着藻、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均摄食,但其喜食动物性饲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配合饲料,其尤喜食螺蚌肉、蚯蚓、小杂鱼、蝇蛆、蚕蛹等动物性饲料,故养殖过程中宜适当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为好。
养虾需要的技术:
1、池塘处理
池塘注水前1周,用100-300倍的em菌液稀释液和em菌液制作的防虫液代替石灰、等均匀喷洒,消毒和净化池塘。
2、水质净化
在放养前3-10天,用em菌液稀释液泼洒水面。
视水质情况,开始15天1次,以后为1个月1次,水质较差的地方,适当缩短泼洒时间。
为了均匀喷施,先将菌液原液稀释后使用(傍晚或者阴天下雨时喷洒效果最佳)。
3、虾饲料的处理
由于虾饲料为颗粒状,可用200倍的em菌液稀释液喷洒饵料,喷湿为度,马上投喂,以免散开。
4、有机肥和粪便的处理
要投入水体的有机肥(青草液肥)和粪便应先用em菌液处理,发酵后方可投入水面。
养虾的条件
1、水源
配备深水井,养殖过程中定期添加地下水,安全且富含矿物元素,深井水对于中后期亚硝酸盐毒性的缓解具有重要作用;养殖过程中尽量避免添加外河水,特别是周围农作物使用农药频繁阶段。
2、蓄水池
有条件的养户可以拿出10-20%的面积做蓄水池,一方面可以蓄存水质较好的外河水,另一方面对水质不达标的地下水可以进行预处理。
3、增氧设施
0.75kw/亩的底增氧搭配1.5kw/台亩水车,提高水车增氧机(对角摆放)的使用率,充分搅动水体调水增氧,同时减少有机质对投料区的污染。
4、加热设施
大棚放苗早(2月中旬开始放苗),放苗之后都会有倒春寒现象,建议配备锅炉,与加热棒相比锅炉具有加热均匀、不受电压影响、供热水体大、保温性能更好的优势。
如果苗池温度得不到保证,虾子成数即便不受影响但也不会良好生长,那么即便早放苗也不一定会早上市。目前大棚早季放苗有越来越早趋势,配备锅炉显得更加重要。
5、苗池(棚中棚)规格
大棚内苗池属棚中棚,温度相对大塘有优势,建议扩大棚内苗池面积,延长棚中棚的暂养时间,可有效提高放大塘规格,抢早上市。
水质适宜:将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透明度为30-40厘米。 合理饲喂:将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相结合,每天早上和傍晚各投喂一次。
科学捕捞:3月放苗,6月就要开始捕捞。
注意事项: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浴洗10分钟。 虾的养殖方法 1、水质适宜 养虾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虾的健健康发育,养殖期间,应该将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厘米,平常注意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消毒,以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 2、合理饲喂 虾在饥饿和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因此平时的投喂量一定要足,食物以杂鱼、家禽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例如小麦、水草、菜籽饼等,每天早上和傍晚各投喂一次。 3、科学捕捞 在养虾的过程中,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如果3月份放苗,6月左右就要开始捕捞,坚持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的原则,以提高回捕率,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4、注意事项 养虾之前,注意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为20-50克的虾苗作为亲虾,投喂量按照虾体重的10%计算,而且放养幼虾时,建议用3%-4%的食盐水浴洗10分钟以消毒,虾池周围安装好防逃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