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草的种子形态:瘦果卵形,扁,横切面椭圆形,表面红褐色或黄色。顶端有宿存花萼,由向内卷曲的带有长柔毛的羽状萼片10~15枚组成;脱落后顶端截形;背面中央有一条纵棱,腹面有3条纵棱,边缘窄翅状,有时有长硬毛。
果脐位于腹面基部,长椭圆形,小,浅黄白色,内含种子1枚。
种子黄褐色,种皮薄膜质。胚浅黄色,含油分。千粒重约0.5克。
缬草的种子播种方法: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摄氏度,一般采用直播,直播生长迅速比育苗移栽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春秋播均可,但秋播比春播产量高,因秋播时温湿度较高,出苗比春播快而整齐,春播常因春旱出苗及生长均较差。
但秋播不能晚于8月初,否则不利幼苗越冬,幼苗需在地结冻前生长3~5片真叶,不然幼苗易受冻害。
整畦方式,以高垄比平畦好,因平畦,在播种后需浇水,浇水后,表土易板结,缬草种子小,幼苗出土力弱,常被压在板硬的表土层下不能出苗,而高垄可采用沟灌不易引起表土板结。
一般作垄距65厘米,垄高13~15厘米,不宜太高,垄上开浅沟条播,播后盖约1厘米厚土,稍镇压,及时沟灌大水以润湿垄面即可。667米2用种量0.5千克。出苗初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缬草喜湿,宜多浇水。
1、繁殖管理。 (1)采种:于6~7月,待种子大多数呈黄褐色时,及时采收,将整个花序剪下,让其后熟几日,然后抖下种子,晒干备用,缬草种子细小,极易随风飘落,采种要掌握好最佳时期或用透明牛皮纸袋套袋,以免种子散落。
(2)播种:选择湿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或缓坡地,每亩均匀撒施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复混肥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
然后深耕耙细,作成宽1.5m,高20cm的厢,要求厢面平整,开好排水沟。一般采用秋播,于9~10月上中旬在整理好的厢面上按行距40cm,株(窝)距20cm进行种子直播,播深约1cm,若遇干旱,播后要及时浇水,约10天即可出苗。若属1400m以上的高寒地区,则可在3月中下旬进行春耕播。缬草第一年生长仅生根出叶,第二年抽茎开花。
每亩播种量为0.5~1kg。 (3)分株:春秋均可进行,多在秋季结合采收挖出母株,掰取分生萌蘖,按行距30~40cm,株距20cm挖窝,每窝栽苗2~3株,栽后浇水,其它作厢方法同上。 2、栽培管理。
缬草喜湿,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出苗期,第一次施肥在春季出苗或返青后每亩用人畜粪水20~30担或尿素8~10公斤追施。第二次施肥在6月上中旬,每亩用人畜粪水30担,另用2%磷酸二氢钾每隔7天根外追肥一次,连续追施2~3次。除留种田外,所抽花苔应全部剪去以免消除养分,促进根部生长。
3、病虫害防治。缬草主要病害为病毒型花叶病,致使叶面皱缩畸形或植株矮小,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虫害多为蝼蛄和蚜虫,蝼蛄可用呋喃丹每亩1.5~2.5公斤点蔸,蚜虫用40%的乐果乳油500~1000倍液喷雾。
4、采收加工。缬草9~10月采挖,挖起全根,去掉泥土及残留茎叶后洗净,晒干或炕干即成。
缬草具有促进睡眠、镇静安神、改善抑郁等功效。它改善失眠的方式比较独特,是通过放松紧绷、焦躁的神经,恢复其自然态,从而缩短入睡时间,达到一种自然入眠的目的。
现代药理实验结果证实了缬草具有镇静安定、抗菌及降温的作用。
此外还证实缬草具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和保肝作用。缬草有镇静作用,能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减低反射兴奋性,解除平滑肌痉挛。可与溴剂合并用于各种神经兴奋状态。
扩展资料:
缬草的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0.5%~2%,油中含异戊酸龙脑酯(bornylisovalerate)、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等。
另含缬草碱(valerine)、缬草恰碱(chatinine)等生物碱类成分以及缬草素(valepotriatium)等。
根茎呈钝圆锥形,黄棕色或暗棕色,长2~5厘米,粗1~3厘米,上端留有茎基或叶痕,四周密生无数细长不定根。根长达20厘米,粗约2毫米,外表黄棕色至灰棕色,有纵皱纹,并生有极细支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