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贫血是由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雏鸡而引起,主要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的萎缩,由于本病同时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因此,也是临床重要的免疫抑制病之一,严重影响生产。下面笔者就“鸡传染性贫血病是什么鸡传染性贫血病怎么防治”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病原简介
引发本病的病原为传染性贫血病毒,该病毒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电镜下观察呈球形,直径约19~25纳米,对血细胞无凝集活性,遗传物质为单股DNA。病毒对乙醚和氯仿不敏感,但易被氧化,次氯酸盐消毒剂、苯酚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杀灭作用,但对其他消毒剂表现抵抗。病毒对高温有一定耐受性,沸水中能耐15分钟,耐酸怕碱,主要侵害骨髓和淋巴组织。
流行病学
鸡是本病的宿主,不同年龄鸡都易感染,但鸡日龄越大,对本病的抵抗力越强,自然状况下以15~30天的雏鸡发病多。本病以种蛋垂直传播为主,母鸡可于感染后的2周之内产出带病毒的种蛋,病毒在鸡胚孵化期间进行大量增殖,对鸡胚细胞和出壳后的雏鸡造血组织造成破坏,引发全身贫血。水平方式也能传播,主要为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由于本病能引发免疫系统的抑制,因此,发生本病的鸡群抗病能力非常弱,很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
致病性
鸡传贫病毒主要侵染骨髓组织和淋巴组织,由于骨髓是造血干细胞形成和初步分化的场所,骨髓的病变使得血细胞的生成发生障碍,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减少,无法满足机体供氧需求,新陈代谢受到影响,以感染后的12~15天时症状表现为明显,病鸡机体产热机能下降,畏寒怕冷,喜扎堆。淋巴组织是免疫细胞成熟的场所,受到病毒攻击出现病变后,血液中的不成熟免疫细胞数量增多,对外界病原感染的识别能力、吞噬能力和分解能力下降,致使病鸡很容易继发感染。
诊断
由于病毒可随血液流动至全身组织器官,故病鸡几乎所有的部位都能分离到病原,实验室常用的组织是肝脏组织,取病变严重的部位,无菌采集部分组织,用眼科剪剪碎后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制备呈肝脏悬液,之后再加入等量的氯仿处理,接种到1日龄的SPF鸡中,半个月后即可进行血液检查,如果红细胞压积低于27%则表明红细胞生成受到影响,同时股骨骨髓变黄白色,胸腺萎缩明显时可对本病进行确诊。
防治
目前我国还没有有效的商品疫苗能够预防本病,临床上只能通过采取综合性的防疫措施进行防控,要把好引种关,在引进种鸡时,一定要对所要引入的鸡群进行仔细检疫,如果在12日龄以后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鸡出现,立即剖检,确诊为本病的则全群淘汰。
垂直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除了加强种鸡群的管理外,种蛋孵化期间务必做的严格消毒,科学管理,雏鸡出壳后及时免疫马立克疫苗,一周龄和半月龄时还要免疫新城疫和法氏囊疫苗,因为这些疾病也会导致免疫抑制和出血表现,如不免疫,一旦发生混合感染,则发病率和病死率将大大增加,损失将非常巨大。
除了垂直传播外,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也能造成本病的蔓延,发生过本病的鸡场或疫区养鸡场需要加强消毒管理,消毒剂可使用次氯酸钠溶液或苯酚,消毒时不留死角彻底杀灭。为了防止通过饮水传播,建议饮用0.1%的高锰酸钾水,高锰酸钾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不但能对病毒具有杀灭作用,还能净化水质,防止其他病原菌继发感染,辅助预防本病。
以上就是“鸡传染性贫血病是什么鸡传染性贫血病怎么防治”了,因为目前本病还没有较好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临床发生后只能对症治疗,所以对待病鸡可使用电解多维、矿物盐和具有补血作用的中药,促进血液生成,增强机体代谢,有效减少死亡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