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仁兆镇农民刘学广与乡邻抱团建起蔬菜种植基地
眼下正是胡萝卜播种的关键时期,在平度市仁兆镇的蔬菜示范园里,青岛学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学广正忙着和工人们一起播种胡萝卜。
据了解,刘学广除了在示范园内的几十亩水果萝卜种植区外,在崔家集镇、明村镇还有1800余亩胡萝卜种植基地,是当地有名的胡萝卜大王。
学新技术,干脆吃睡在地头
据了解,1975年出生的刘学广高中毕业后,回家从事蔬菜种植。上世纪90年代,仁兆大蒜在当地略有名气,但传统的种植技术一直是农民提高不了产量的硬伤。尤其是大蒜的种植往往在寒露前后,七个多月的生长期中要经过冬天的考验,冻苗、死苗现象影响着大蒜的产量。
相比传统的大蒜种植,刘学广种的大蒜每亩增收500多元,这在当时也是爆炸性的新闻。
周边的蒜农纷纷前来取经,刘学广耐心告知并实地传授经验。就这样,大蒜二层膜覆盖技术在整个乡镇推广开来,大蒜的产量逐步提高。有了成熟的管理技术,刘学广的魄力慢慢展现出来,三五亩的大蒜种植面积一下扩张到四十多亩,刘学广摇身一变,成为当时村里依靠种植致富的新农民。
瞅准商机,胡萝卜大王诞生
平度市广袤的土地、充实的光照、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产品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虽然依靠种植大蒜,刘学广走上了致富路,但他没有止步于前。经过市场调研,他看到胡萝卜种植大有商机,于是,他再一次外出学习取经,回来后试种了5亩拱棚胡萝卜,当年收入11万元。
尝到甜头的刘学广没有独享成功,他组织20多户村民成立青岛学广蔬菜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短短几年时间,合作社种植胡萝卜从开始的5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1800余亩,成了当地有名的胡萝卜大王。在刘学广的带动下,约有30多家同类合作社外出租地种植胡萝卜,实现走出去种,收回来卖的仁兆蔬菜种植销售模式。
与此同时,刘学广还购进机器对种子进行编制,实现统一种子、农资、种植、管理、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走集约化、规模化、有特色的胡萝卜种植路子。刘学广引进的种子包衣机,为村民节约种子和时间,每亩地就能直接降低成本200元。
一个人富,那不算富,大家都富裕了那才是真正的富。只有大家一起富了,我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良性循环。为让社员们足不出户收到高利润,刘学广联系客户实施订单农业模式,每到收获季节,当地的农产品公司提前预定收购,胡萝卜从田间收获后直接运到农产品公司进行清洗、刨光,经过分拣包装后,销往国内外市场。
抱团取暖,滚雪球壮大规模
作为农民,咱就要时刻研究着土地怎么样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产值;作为农民,咱要用诚信来留住客商的心。这是刘学广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去年大葱价格上涨,刘学广种植的大葱在刚种时就被客户预定,很多人让他撕毁口头协议高价卖掉,他却说现在是诚信社会,要做诚信人,为此,100亩大葱少卖60余万元。
诚信赢得客商信任,这个客商见刘学广是个守承诺值得交往的人,于是今年预订刘学广100亩胡萝卜、150亩大葱,而且先缴30%订金。现在,有七十多名固定客商被刘学广的诚信被吸引,纷纷与他合作。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仁兆镇像刘学广这样成立蔬菜合作社的还有195家,种植规模已达20余万亩。在当地政府引导下成立的蔬菜经营主体联合会和13个新村蔬菜产业合作社联社与平度农旅公司合作,把蔬菜经营主体组织统一联合,以市场为导向带领菜农们抱团取暖,助力乡村振兴。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马丙政 通讯员 崔汝平
编辑:于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