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王甲云2022年11月17日在全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讲话中介绍,十三五我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进展成效显著,期间通过农机试验鉴定的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产品达3576个,其中干燥机械产品1625个,果蔬和茶叶初加工机械产品1424个。
王甲云副司长表示,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着力加大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工作力度,制定落实政策措施,在相关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和管理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从统计来看,2020年全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达到39.2%,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近2个百分点。
专用机具保有量不断增长。目前,全国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拥有量达3383万台套,相比2015年增长近8个百分点,烘干机械保有量翻了两番,保鲜储藏设备保有量增长24%。在覆盖的产业上,从大宗粮油作物初加工机械化向果蔬、茶叶、中药材、畜禽水产以及特色农产品等产业领域拓展,加工环节更是涵盖了脱出、清洗、分级、切片、烘干、储藏、包装、屠宰、分割、冷藏保鲜等多个方面。
装备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农村部支持建设的农产品初加工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实验基地开始运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落地转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产品初加工岗位专家数量大幅度增加,生产制造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的装备企业加快发展。经过多年努力,粮食绿色减损保质收储关键技术装备、太阳能干燥关键技术及设备、禽蛋商品化处理技术装备等新装备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光电技术、机器视觉识别等技术加快应用于农产品的分级、清选等环节;微波、低剂量辐射处理、减压、气调等保鲜保质技术装备加快应用于农产品储藏;光谱分析、图像识别、人工智能技术装备广泛应用于生产控制和在线检测。
行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我部制定发布了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评价行业标准,从农产品脱出、清选、保质等三个主要处理环节,提出了粮油、果蔬、畜禽和水产品以及其它特色作物初加工机械化作业水平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为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的统计、评价提供了基本遵循。我部今年修订的《农业机械分类》标准,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单独列出,分为8个大类、15个小类、89个品目,全面涵盖了种子、粮油糖、棉麻蚕、果菜茶、草药香料烟草、天然橡胶、畜禽水产品等方面的初加工机械。截至目前,农产品初加工机械行业标准已经达到45项,占到现行农业机械化农业行业标准数量的12%。
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加快农产品初加工机具试验鉴定步伐,为支持农户购机用机、享受支持政策创造条件。我部制定发布了53项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推广鉴定大纲,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发布了17项相关专项鉴定大纲。在此基础上,十三五期间通过农机试验鉴定的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产品达3576个,其中干燥机械产品1625个,果蔬和茶叶初加工机械产品1424个。二是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支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加快推广应用。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在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方面扩展到3个大类、9个小类、36个品目,累计投入补贴资金约46亿元,支持购置相关机械产品172万台套。三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利用农产品产地加工补贴、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等政策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多种措施支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