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胰吸虫病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一般主要以秋季为主。羊胰吸虫病是由双腔科阔盘属的吸虫寄生在羊胰管中引起胰管炎症、贫血及营养障碍的寄生虫病。为了养羊户更好的防治羊出现胰吸虫病,以下介绍羊胰吸虫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技术,仅供参考。
症 状
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毒素作用,可使羊胰管发生慢性增生性炎症和黏膜上皮渐进性坏死,导致管壁增厚,管腔缩小甚至闭塞,胰液排出受阻,因而发生消化障碍。轻度感染者症状不明显,严重感染者表现消瘦,毛色干枯,贫血,下痢,粪便带黏液,颌下、颈部和胸部可出现水肿,陷于恶病质而死亡。
防治技术
1、预 防
(1)疫区每年3~4月份对羊群进行普遍粪检,对阳性羊逐头治疗,以减少虫卵对草场的污染。
(2)由于吸虫第二中间宿主草螽分布广泛,难消灭,因此主要采取杀灭中间宿主陆地螺来切断其生活链,可在每年5~6月份陆地螺刚复苏从土内钻出而尚未开始繁殖时人工捕捉,集中火烧或砸碎深埋。
(3)划区放牧,防止再感染。
(4)培育无阔盘吸虫的健康羊群,羔羊从断奶开始,移到安全区放牧管理,并逐年扩大健康羊群,终达到完全净化的目的。
2、治 疗
(1)吡喹酮:每公斤羊体重用65~80毫克,一次内服;油剂腹腔注射量为每公斤羊体重30~50毫克,可用灭菌液体石蜡或植物油按1∶5配制。
(2)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每公斤羊体重用400~600毫克,一次内服,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