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那个年代的童年趣事翻泥鳅

  文:郑学良

  马上就是国庆节了,国庆节七天长假是件幸福可又有点烦的一件事,作为体制内的一员,能够享受七天长假确实很幸福,但疫情之下,人们的生活、出行等都发生了变化,这不,正在谋划长假去哪里玩的时候,又接到辖区相关部门“温馨”提示:节假日原则上不出辖区。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只有“原则上”,没有“原则下”,节日出个远门还得这审批、那审批,懒得找人,可总觉得七天时间选择在家躺平又不是个事。恰好,微信群中有发小提议,节日回老家,重温童年的乐事捉泥鳅去,这不由让小编想起了四五十年前捉泥鳅的往事回忆。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那时的天很蓝、水很清,空气也很清新,由于当时农药化肥等还没有广泛应用,农村沟塘渠溪里,到处都是些野生的泥鳅、螃蟹、虾米、黄鳝等,正如一首《捉泥鳅》的歌曲唱的那样: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

  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那遍布水沟泥田的泥鳅鱼虾,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馈赠。农村生产队时代,物资短缺,人们生活清苦,平时饭菜难得见到荤腥,野外这些不用花钱就弄到的泥鳅鱼虾,对每个人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也是一个家庭荤菜的有益补充,捉泥鳅,既是劳动,也是游戏,更是一种收获,所以,捉泥鳅,成了六七十年代农村孩子们最乐意的事情之一。小编敢保证,在南方的水田区,在那个年代,几乎100%的农村娃都有过捉泥鳅的经历。

  捉泥鳅有“闹”泥鳅、捞泥鳅、照泥鳅、翻泥鳅等多种方式。“闹”泥鳅实际上是“药”泥鳅,这个药不是农药而是茶枯饼,将茶枯饼敲碎用热水浸泡,会产生一种毒素,投入到一小段水沟里,藏在水底下的小鱼、泥鳅就像吃了“摇头丸”一样,浮到水面上摇头晃脑,人们用网、竹筛去捞;捞泥鳅,就是用专门的网泥鳅工具,小编家乡叫“舀罾 ”,用鱼网编一个三角形,上插一个长木杆,将“ 舀罾 ”卡住一段流水处,从上游用一个竹制的响筒顺水而下,把鱼虾、泥鳅赶到“舀罾”里;照泥鳅呢,夏天,平整后的水稻田准备插秧,晚上,泥鳅、黄鳝从泥巴中钻到水面上,准备好一个铁叉,打开手电筒或点燃松树枝,看见水面上的泥鳅、黄鳝,就用铁叉扎,一扎一个准。

  捉泥鳅,除了上述方法外,用得最多、乐趣最深、成本最低、方法最简的当属翻泥鳅,只需一双手及简单的盆、桶即可。翻泥鳅主要是在水沟水渠和稻田里翻,两种方式有差异。

  在沟渠里翻泥鳅,小编家乡又叫“戽鱼”或者“戽泥鳅”,因为首先得戽干水。看准一条水沟(水渠),选择灌溉淡季,沟渠里水较少,最关键的是要水流平缓,这样才方便筑坝,然后,选取一段水域,在上方处,用稻草、泥土筑成一道高坝,塞住上游水,在下方处二三十米远的地方筑一道低坝,中间形成封闭的水沟,然后,快速用木盆、提桶在低坝处往外戽水,把二道堤坝之间的水戽干,除泥鳅外,还有小鲫鱼、鰟皮鱼等小杂鱼,裸露蠕动在泥水上,赶紧将泥鳅、鲫鱼等捉到一旁备用的木盆或鱼篓里。

  生产队那个年代的童年趣事翻泥鳅

  戽水时,泥鳅受到惊吓,会钻到泥底下藏起来,把水面上的泥鳅、杂鱼捉干净后,还得去扒拉水沟底的淤泥找泥鳅,这也是谓之为翻泥鳅的由来。双手插入淤泥中,往后扒拉,藏在淤泥腐泥中一条条肥美的泥鳅就露出来了。俗话说,小孩要哄,泥鳅要捧,形容人滑头时,人们常说滑得像泥鳅,泥鳅身上有一层黏液,滑溜滑溜的,单手抓的话,泥鳅从指缝间“哧”地滑走了,捉泥鳅,需双手合拢捧,最好是连同泥土一起捧起来,泥鳅就跑不脱了。

  戽水翻泥鳅,需要三四人以上,一般是兄弟或者要好的小伙伴结伴,因为无论是戽水或者翻泥鳅,动作都要快,水沟水渠里的水毕竟是流动的,筑上土坝塞住来水也有时间限制,一旦时间长了,流水就会漫过或冲垮堤坝,如动作慢了,你也许都还来不及去翻泥鳅呢,前功尽弃。所以一是筑坝的水面不能太长,十米、二十米、三十米就足够了,二是筑好坝后,大家分头快速行动,二人以上全力戽水,其余捉泥鳅、翻泥鳅,配合要相当默契。

  一截水域的泥鳅翻完后,照样,依瓢画葫芦,在下一截的水域里筑坝、戽水和翻泥鳅,直至一条水沟(渠)里全部翻完或者人弄得精疲力尽,散伙前,大家将捉到的泥鳅、小鱼虾、黄鳝等,按参与人数均分,然后满怀喜悦回家。

  至于稻田里翻泥鳅,跟在沟渠里翻又略有不同。一般的稻田由于稻谷成熟及打谷子便利,需要晒田,到了水稻收割时,稻田干硬,泥鳅一般藏不住也找不到,只有那些靠近水渠边的稻田,由于渗水漏水,稻田里常年是湿润的,晒也晒不干,家乡叫这种田为“浸水田”,这种浸水田才有泥鳅可找可翻。

  水稻收割完后,我们就在浸水田里翻泥鳅了,首先得找泥鳅洞,稻田里有一些泥洞,有些还冒着小气泡,一般来说,这里面藏着泥鳅无疑,用手指探入小洞中,把洞口扩宽,然后沿着洞口翻泥巴,就会翻到蠕动的一条条泥鳅。

  翻泥鳅时,一般正值夏秋季,一身的汗水,经常用手去揩,脸也变成了大花脸,泥水沾满全身,成了一个泥人,但我们依然很高兴,捉到了泥鳅,就意味着又可以改善生活了,困难年代,泥鳅是上天给我们的恩赐,是一道难得的美味佳肴。

  生产队那个年代的童年趣事翻泥鳅

  回家后,我们就捉到的泥鳅放入水盆中,盛上清水,养上二三天,目的是让泥鳅吐尽肚里的泥沙,去掉泥腥气,然后做一道美味的家常菜:小炒泥鳅,将泥鳅放入锅内煎炸,待煎炸至金黄,放入新鲜青椒煸炒,快熟时,撒点姜葱就成。那时的泥鳅都是野生,吃起来,肉质肥嫩,鲜甜香辣,最是下饭。

  现在呢,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也由于水沟水渠的闭塞,野生泥鳅比较少了,虽然市面上有很多泥鳅买,可那都是人工饲养的,不但吃起来少了原生、鲜美的味道,更是少了翻泥鳅捉泥鳅的乐趣。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3437.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2月17日 下午7:27
下一篇 2023年2月17日 下午7:31

相关推荐

  • 肥料撒鱼塘用什么肥料好?选对种类才能肥水养好鱼!

    最近琢磨着鱼塘里的水太清,看着是干净,但里头的鱼好像长得慢,估摸着是水太瘦,没啥天然的吃食。以前听老一辈说过,水至清则无鱼,有点道理。我就寻思着给这塘子撒点肥料,让水肥起来。 准备家伙事儿 说干就干。我先是去琢磨用啥肥。市面上花里胡哨的东西不少,有那种现成的复合肥,听说撒下去见效快,什么氨基酸、微量元素都有,名字还挺响亮,好像叫啥“肥水先锋”之类的。还有就是…

    肥料资讯 2025年4月20日
    00
  • 一平方米一年能产多少蒜黄这个合作社告诉你

      6月15日,沂源县悦庄镇东埠村村北一片设施农业区内,弥漫着浓浓的蒜黄香味。这里正在收割蒜黄,刚割下来的蒜黄,娇嫩金黄。   当天,这里要收割3个棚的蒜黄,能收割1万多斤,地头收购价是每斤6元。让人惊讶的是,能收这么多蒜黄的棚,每个面积只有80平方米。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收割现场,今年46岁的宋维刚说出这样一句话:我的大棚内,一平方米一年能产蒜黄…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5日
    00
  • 混合氨基酸分离检测(离子交换树脂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氨基酸、抗生素、蛋白质、酶多肽)

    混合氨基酸分离检测 喝茶小技巧:信阳毛尖要小口~细品,才能感受到她的鲜爽甘甜度。茶不是糖水蜂蜜,不经意的慢品,更能感受到她的妙处。毛尖一定不能开水烫,氨基酸甜份会被破坏,有条件茶水分离泡法更好,如果要闷泡,水温一定要控制。 离子交换树脂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氨基酸、抗生素、蛋白质、酶多肽 离子交换树脂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用…

    肥料资讯 2022年9月1日
    00
  • 大棚经典浇水技术

      1、提倡滴灌或膜下浇水   土壤中的水分,在温度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始终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浇到土壤里的水,一部分会下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土壤表面的水以及植物吸收的水,则会蒸腾到空气中,进而增加空气湿度。晴暖的白天上午浇水,浇水结束以后,密闭风口,提高棚温,就会加速土壤水分的蒸发,再开启放风口,把棚室空气中的水分散失到棚外,晚上的空气湿度不会太大。如果…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3日
    00
  • 罗威纳犬的性格特点,智商高吗,寿命是多长

      罗威纳犬是一只非常聪明、自信、强大的狗,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也乐于工作。总是保持充分的精力,精神旺盛,每天充满活力,整体性格稳定平静,对人非常温和的朋友,对主人非常忠诚。身体非常结实,骨骼结实,任何动作都非常迅速,能敏锐地察觉到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感情非常纤细丰富,善于辨别是非,善于判断。      一、罗威纳犬的寿命是多长   1、罗威纳犬的寿命是9…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7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