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华
朱正华,1976年高中毕业后至1977年11月在荆州农校学习;1977年12月在监利县朱河公社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83年毕业于中央农业广播学校;2000年在监利县棋盘乡农业技术与水产推广站工作;2007年停薪承包土地从事种养业至今;可以说朱正华的前半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跟农业密不可分。
当谈起为什么要开始虾稻共作时,朱正华对我们说主要是当时种植水稻收入太少,遇到灾年还容易减产,就是这样一个现实问题让他最终选择了虾稻共作,实现每亩田的增收。
既然选择虾稻共作,第一件摆在眼前的事情就是寻找优质虾苗。他辗转洪湖、湛江、监利三个河区实地考察最终确定侯苗15700斤,回到监利拿出165亩稻田进行养虾,平均大约每亩100斤。虾苗确定后,放苗前水田的肥水问题又令朱正华头痛不已。
在侯苗期间(3月15日-3月20日),朱正华还与吾尔利生物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合,采用菌藻技术。最后结果也是令人振奋,其中一部分池子1斤虾苗产出5斤虾之多。
正是肥水如此重要,所以在这里作为补充小编简单举例给大家:
肥水工作内容:
(1)能有效控制青苔、地皮的生长,可防止虾苗进池后裹入青苔;水体溶氧相对较好,利于虾苗快速适应池塘环境。
(2)可以通过藻类、菌类的繁殖提前吸收池塘营养,规避潜在的氨氮、亚硝酸盐、磷化物等有害指标超标带来的不良影响。
(3)很多养殖户习惯在放苗前投放螺蛳,放苗前肥水恰好能为螺蛳提供丰富的饵料,螺蛳长得好,又成为小龙虾的优良饵料。
(4)好的有机肥肥料,经过发酵工艺,既能当肥也能当料,放苗前肥水间接给池塘补充了饵料,虾苗进塘后可以摄食。
在小龙虾养殖的技术上,朱正华非常谦虚的说他们还是新手,谈不上什么经验,只能说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们主要采用病害以防为主,水以肥藻为主。号召菌藻平衡,在防病问题上,一般来说采取三先三后的原则。
即:先水后虾,先外后内,先从后遵。这个三先三后主要由微生物调节;在藻的培养上,是由生物藻源培养。这样养出来的虾质量好,销路棒,比市场价大概每斤能多卖出2元。
谈到自己的虾和虾苗,朱正华很是骄傲。这些商品虾一直没用过化学药剂,全程用生物药剂、肥料。利用微生物菌剂去解决病虫害。
龙虾收获后,肥水和藻类都是用吾尔利微生物菌剂去保持。在水稻方面,同样也是没有用过任何化学药剂,稻米的口感也很好。基本上都是抢着收购。
小龙虾的养殖问题解决了,销路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以2022年为例,销路主要是岳阳市、荆州市、监利县的大酒店或者商贩过来上门收购。
虽然销路不成问题,但是效益不太高,谈及明年的规划,朱正华对我们说他们准备明年建一个网上销售平台,提高效益。
以上就是我们了解到的全部内容,如果有这方面的疑问可以联系这位达人,希望各位也能早日致富。
END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