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性不同、外形不同、育种方法不同。 2.习性不同:鮰鱼属温水性鱼类,最佳生长水温25℃~28℃,最适PH范围0~4,耗氧率明显高于其它家鱼,不耐低氧,如果溶氧量低于3mg/L,其摄食量开始明显减少。
3.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
4.秋后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 5.外形不同:鮰鱼体表无鳞,体形近似纺锤形,吻锥形向前显着突出,上下颌均具锋利细齿,背、胸鳍均有一根发达的硬棘,棘后缘有锯齿,具有一定的自卫功能。 6.鲇鱼多黏液,体无鳞。 7.背鳍很小,无硬刺,有4~6根鳍条。
8.无脂鳍。 9.臀鳍很长,后端连于尾鳍。 10.鲇鱼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11.育种方法不同:鮰鱼在鱼苗出膜前几小时,及时将网片上的未受精卵抖落至孵化池中,然后将黏有受精卵的网片转移至另外的准备用来培育仔鱼的池中孵化,直至出膜。 12.刚出膜的鱼苗体质比较弱,经暂养3~4d,可主动摄食鲶鱼的培育人工繁殖前的1~2个月左右,水温达到10℃时,即收集个体在500克以上的种鱼进行雌雄分池培育,饲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水面600尾。 13.投喂富含营养的动物性饵料,如鸡肠子、猪肺子、小杂鱼等。
鮰鱼和鲶鱼不一样,它们有不同的区别。
1、科属不同:鮰鱼是鲿科、鮠属鱼类,鲶鱼是鲶科、鲶属鱼类。
2、外观不同:鮰鱼的头部较小,有2个背鳍,尾巴分叉,鲶鱼的头部较大,尾巴呈圆扇形,体表的黏液较多。
3、体色不同:鮰鱼的体色多为粉红色,背部稍带灰色,鲶鱼的体色一般为黑褐色或灰黑色。
4、习性不同:鮰鱼是底层肉食性鱼类,喜欢在夜间觅食,鲶鱼是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贪食。
鮰鱼和鲶鱼同属于鲶形目,因此外形十分相似,让许多人傻傻分不清楚。想要区分鮰鱼和鲶鱼,首先要看尾巴,鲶鱼的尾巴是圆扇形的,而鮰鱼的尾巴就是常见的分叉形的。
其次,鲶鱼和鮰鱼的头部也有所区别,鲶鱼的头比较大,比身子还大,而且呈扁平状。再者,凭鮰鱼和鲶鱼的鱼鳍也能区分两者,鲶鱼只有一个小小的背鳍,而鮰鱼有两个背鳍,一前一后。
生活习性
长吻鮠为底层鱼类。
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
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
长吻鮠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为0~38℃,生长适温为15~30℃,pH范围6.5~9.0,最适pH7.0~8.4,不耐低氧,当池塘水质溶解氧低至2.5毫克/升时,则会浮头。长吻鮠营底栖生活,喜集群、畏光。
鮰鱼和鲶鱼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区别1、科属不同:它们都属于鲶形目,但是鮰鱼是鲿科、鮠属鱼类,鲶鱼是鲶科、鲶属鱼类。
区别2、体表不同:它们的体表都没有鱼鳞,但是鮰鱼的头部比较小,有两个背鳍,尾巴是分叉的;鲶鱼的头部比较大,只有一个背鳍,尾巴是圆扇形的,体表多黏液。
区别3、体色不同:鮰鱼的体色为粉红色,背部稍带灰色,腹部为白色,鳍为灰黑色;鲶鱼的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区别4、习性不同:它们都属于凶猛肉食性底层鱼类,且都是夜食者,但是鮰鱼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年,寿命较长,最高年龄为22龄;鲶鱼一般一龄即性成熟,寿命很长,可达70余年。
区别5、吃法不同:鮰鱼可以剁椒蒸、豉汁蒸、酱汁焖、红烧、豆豉香烤等,其肉嫩味鲜美,无细刺,鱼鳔非常肥厚;鲶鱼可以清蒸、清炖、煮汤、红烧、做肉丸子等,且肉质细嫩,刺少。
区别6、功效不同:鮰鱼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有养肝补血、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增强免疫等的功效;鲶鱼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多,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催乳等功效。
世界上鱼类很多,我们熟悉的有鲫鱼、鲤鱼、草鱼、鳙鱼、鱿鱼、章鱼、鲶鱼等,那么大家知道鮰鱼吗它也是鱼,且和鲶鱼长相相似。那么,鮰鱼是什么鱼和鲶鱼怎么区别
一、鮰鱼是什么鱼
1、鮰鱼是鲇形目、鲿科、鮠属鱼类,学名叫长吻鮠,上海叫“鮰老鼠”,四川叫“江团”,贵州叫“习鱼”,还有个名字叫“石首”,是因为它栖息石洞伸出头就像石之首,也是因为它的产地在石首。
2、鮰鱼的身体呈纺锤形,体表光滑无鳞,吻尖而长,口呈新月形,须4对,眼小,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3、鮰鱼属凶猛肉食性底层鱼类,一般生活在水体的底层,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它喜夜晚捕食,幼鱼以浮游类、毛翅类、双翅类等的幼虫为食,成鱼完全以鱼为食,食物缺乏时相互残食。
4、鮰鱼为同类鱼中体型最大的鱼类,常见者多为2~4公斤,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雄鱼比雌鱼个体大;它的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孵化的鱼苗,当年年底可长到400~500克,第二年年底可长到1500克,性成熟期为3龄,每年4~6月产卵。
5、鮰鱼是一种无鳞鱼类,还是长江四鲜之一,不仅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其肉质细嫩鲜美,又无细刺,且鱼膘肥厚,可加工成珍贵的鱼肚,在封建社会还是朝廷贡品。
6、鮰鱼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等水系,以长江水系为主,中国的黑龙江水系和新疆的额尔齐斯河也有分布。
二、鮰鱼和鲶鱼怎么区别
区别1、科属不同:它们都属于鲶形目,但是鮰鱼是鲿科、鮠属鱼类,鲶鱼是鲶科、鲶属鱼类。
区别2、体表不同:它们的体表都没有鱼鳞,但是鮰鱼的头部比较小,有两个背鳍,尾巴是分叉的;鲶鱼的头部比较大,只有一个背鳍,尾巴是圆扇形的,体表多黏液。
区别3、体色不同:鮰鱼的体色为粉红色,背部稍带灰色,腹部为白色,鳍为灰黑色;鲶鱼的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区别4、习性不同:它们都属于凶猛肉食性底层鱼类,且都是夜食者,但是鮰鱼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年,寿命较长,最高年龄为22龄;鲶鱼一般一龄即性成熟,寿命很长,可达70余年。
区别5、吃法不同:鮰鱼可以剁椒蒸、豉汁蒸、酱汁焖、红烧、豆豉香烤等,其肉嫩味鲜美,无细刺,鱼鳔非常肥厚;鲶鱼可以清蒸、清炖、煮汤、红烧、做肉丸子等,且肉质细嫩,刺少。
区别6、功效不同:鮰鱼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有养肝补血、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增强免疫等的功效;鲶鱼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多,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催乳等功效。
总结:鮰鱼的学名是长吻鮠,是鲇形目、鲿科、鮠属鱼类,属于凶猛肉食性底层鱼类、无鳞鱼类、同类鱼中体型最大的鱼类,它和鲶鱼长相相似,以上有六个方法可以区别彼此。
1、科属区别:鲶鱼属于鲶科鲶属,鮰鱼属于鲿科鮠属。 2、尾巴区别:鲶鱼的尾巴圆圆的,无分叉,鮰鱼的尾巴上有明显的分叉。
3、头部区别:鲶鱼的头部比较扁,而且比较大,鮰鱼的头部要小一些。
4、鱼鳍区别:鲶鱼的背部有一个长长的鱼鳍,鮰鱼则有两个,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5、颜色区别:鲶鱼的身体颜色更深,鮰鱼则比较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