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菇养殖技术(最新平菇种植技术)

  1. 最新平菇种植技术 1.种植条件。种植平菇其实特别简单,只需要依据步骤就可以成功的种植出平菇了。通常第一次种植平菇的时候,收到有菌的包装之后,一定要用棉花塞起来。这样就可以在菌包菌丝没长满之前,为了防止外界的细菌与虫子进入到菌包里面。需要一个个的放在纸箱与塑料桶里面,并且在里面倒入一些水,也可以把这些包装放在泡沫箱中,再从上面盖上一层报纸。 2.菇场。平菇它其实是一种喜温润、温暖食用菌,所以在选择菇场的时候要注意保温保湿性比较好的场地用作菇房。其次,菇场要经常保持菇房中的空气流通,这样就可以减少细菌的产生。阻碍平菇的生长与发育。最后就可以在平菇接种之前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与杀菌。是为了避免其他菌类对平菇菌的危害。 3.配料。在配料的时候也要注意干净卫生与污染,与此同时,配料的时候一定要搅拌均匀。需要等配料充分的进行发酵之后才能够装料,其次就是在装料的时候是不能装太满,需要先装一层配料。然后再装一层种子就可以进行装料了。最后也哟啊注意装好料之后,需要进行高温与高压消毒杀菌。要保证配料无菌性。 4.气温。气温是会影响平菇出菇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出菇房中气温过高或低就会影响平菇的出菌速度缓慢,有可能也会导致菌丝体出菇失败。比较适合平菇生长的气温在20~30度之间,前期出菇房气温最好控制二回八度左右,后期气温就会慢慢的降低了。这样就可以加速出菇的效率了。 2. 平菇种植技术平菇栽培 平菇的栽培方法有以下四点: 1、培养源:平菇的培养源比较多,像木屑、树叶、稻草以及农作物秸秆等都是可以用来 作为培养平菇的培养源,大部分都是采用稻草或木屑作为平菇的栽培原料,将这些原料搅碎后要加水浸湿,并加入消毒粉充分搅拌,完成初步杀菌。 2、蒸汽消毒:原料的消毒灭菌也是至关重要的,将原料装入饲料袋,饲料袋的宽度在22-25厘米左右,类似于透明薄膜的质量,具有一定的韧度。装入饲料袋后压实、压紧做成代料筒子,然后采用高温蒸汽的方式进行消毒杀菌,一般消毒杀菌的过程需要10小时以上。 3、接种走菌丝:消毒冷却后,在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进行接种,接种必须在消毒灭菌的环境中才能进行,接种时先用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涂抹表面,再用接种棒捅出一个小圆孔,按照适量菌种到圆孔中,最后进行轻轻地按压。接种后应放置在消毒环境中,等待走菌丝。 4、养护管理:接种后的菌筒要放在通风透气的阴凉位置进行养护,保证环境的清洁卫生,可采用铺洒白石灰的方式进行消毒,等待菌丝长满之后就可以将其搬至室外,摆放的方式采用竖排摆放,在室外放置的过程中要定期采用喷水灌溉的方式进行补水,成熟季节一到就可以长出平菇了。 3. 最新平菇种植技术视频 平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糖,即是一种美味菜肴,又是治病良药。常吃平菇可增强人的体质,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平菇生活力强,容易栽培,可采用段木栽培、瓶栽和菌床培育等多种方法,它生长快,在加大接种量、控制生长条件的情况下,能很快在一些未经消毒的农副产品中生长。平菇生长期约为40天,当菌盖边缘将要平展时就可采收,边缘翻卷就说明它已经老化,品质下降了。   平菇属于木腐菌,野生在枯死的树桩上,具有很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适宜在我国绝大部分地方种植。它即能在阔叶树的枯枝上生长,也能在杉树、松树等针叶树的枯枝上生长。过去栽培平菇,主要是用木屑、短木桩等,现在我国各地创造出许多因地制宜的栽培方法。平菇生产简单易行,成本很低,成功率高,是农村、厂矿、部队和学校利用零星土地进行生产的一项副业。   平菇栽培所用原料相当广泛,绝大多数农作物的秸杆、糖、壳,酿造厂的酒糟、木材厂的木屑、锯末等,都是栽培平菇的好原料。平菇可在室外栽培,进行粮菇间作,菜菇间作,可在树下、葡萄架下栽培,也可在室内栽培,利用空闲房屋,人防工事等改造成菇房。平菇从接种到采收,大约需要40天。每项平方米可采收平菇15千克。采收后喷一次营养液,过10~15天,就可采收第二批、第三的批菇。平菇可以鲜食,也可烘干或晒干贮藏。   香菇从孢子萌发开始,长出白色、绒毛状的菌丝。菌丝发育成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产生孢子,繁衍后代。在自然条件下,香菇一个世代需8~12个月,而人工代料栽培,一代香菇只需3~4个月。   早先栽培香菇是采用就地把麻栎、枪栎等树木锯成段、分散管理,让香菇孢子自然飘落接种的方法,这种方法产量低还要毁坏林木。近年来采用把香菇纯菌种分离出来,然后进行人工接种的方法,效果很好。   香菇的代料菌块栽培法,就是利用木屑,玉米芯、高粱杆、甘蔗渣等农副产品的废料为原料,按比例配合,掺水拌匀后装入塑料袋中,压实成块,代替段木。隔袋打上接种穴,接种后移进菇房,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约经过3个月时间,逐渐发育成香菇。一块菌块可采5~7批菇,平均每块收获鲜菇1.5千克。 4. 最新平菇种植技术图片 配方棉籽壳93%,石灰2%,另外加入千分之一的多菌灵或克霉灵,常压灭菌,100摄氏度保持10小时再闷一夜,凉晒后接种箱无菌接种。一般25—30天长满。 大规模的栽培,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采用大袋栽培,一般用28*55厘米低压聚乙烯袋,所以播种时间很重要,过早,气温高,易造成烧袋,且污染严重,过晚,气温低发菌困难,出茹延迟,降低严量。我区一般8月10日开始栽培。8万料需做9000斤干料栽培种。分三次,每周3000斤,三周做完。即9月5日前做完。9月10日开始种植,每两天种植5000斤,35天全部种完,即10月15日前装完。 因我区对黑灰色品种比较信赖,所以三批栽培种全部为黑灰色。第一批为抗热色黑品种:先锋7、8015、灰美2号,二批三批抗低温灰色品种:抗病2号,抗病3号。 5. 平菇种植栽培技术 平菇栽培种木屑配方如下。杂木屑78%,麦麸(米糠)20%,石膏1%,糖1%。石灰根据品质每百斤添加1-3斤。含水量60%。制作工艺,配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 6. 最新平菇种植技术与管理 购买菌包后在上面划上十字的小口,早、晚上进行喷洒水,保持湿润,放置到阴凉的地方种植即可。控制温度在20℃左右,湿度在85%左右,5天即可长出菇蕾,长出菇蕾后加大浇水的次数和水量,一般10-20天就能收获。平菇不适合在阳台和储物室种植,因为阳台光线强、风大,储藏室不通风、光线太暗。 7. 平菇菌种种植技术 平菇的种植方法首先是制作菌种。然后就是生产菌包,菌包一般是在秋天9月份生产。菌包的配方是78%的棉子壳,20%的米糠,2%的石灰。将以上原材料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当的水,水的多少拿手判断,手抓一把培养料捏紧手指尖有水溢出为准。 8. 平菇种植的技术 (1)播种 在培养料发酵结束之后,我们要及时打开门窗通风,在培养料温度降到30度左右时,把培养料均摊于各层,并上下翻透抖松。如果培养料偏干,可适当喷洒冷开水调制的石灰水,并再翻料1次,使之干湿均匀。然后整平料面,料层厚度掌握在20厘米左右。当料温稳定在28度时,每一平米栽培面积使用1瓶麦粒种撒播并部分轻翻入料面内,压实打平,关紧门窗,保温保湿以促进菌种萌芽。 (2)发菌 在播种之后的2-3天内,我们应该适当关闭门窗。保持高湿环境为主,以促进菌种萌发。如果料温超过28度时,应适当通风降温。经过三天后,当菌种已萌发且菌丝发白并向料上生长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增加通风量。在播种后的7-10天,菌丝基本封面之后,应该逐渐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整齐往下吃料,菇房相对湿度尽量控制在80%。一般在播种后的18-20天,菌丝可发菌到料底。 (3)覆土 在播种后的20天,菌丝基本走满后即可进行覆土。覆土土层总厚度以3-4厘米为宜。在覆土之后,需要加大通风量,三天后需要关窗,采取轻喷勤喷的方法逐步调至所需湿度,菇房相对湿度控制在90%左右,以利于菌丝爬土,在4-6天之后,土缝中刚见到菌丝时需要及时开窗。 (4)出菇管理 在覆土之后的10天左右,在土缝中刚见到菌丝时,我们应该及时喷结菇水,以促进菌丝纽结。喷水量保持在平时的2-3倍,以土层吸足水分不漏料为准。在喷结菇水的同时,温室通风量必须比平时大3-4倍。在土缝出现黄豆大小的菇蕾后,我们应该及时喷出菇水,以促进子实体形成。喷水量应根据菇量和天气具体掌握,一般床面喷水应当以间歇喷水为主,以轻喷勤喷为辅,从多到少,菇多多喷、菇少少喷,晴天多喷、阴雨天少喷,忌打关门水,忌在室内高温时和采菇前喷水。 (5)采收期间管理 在子实体长到标准规定大小且未成薄菇时,就应该及时采摘。我们需要掌握潮头菇稳采、密菇勤采、中间菇少留、潮尾菇速采的原则。采摘人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不得留长指甲,在采摘前,手、器具等要清洗消毒。菇密时,采摘应先向下稍压再旋转采下,以避免带动周围小菇。采丛菇时,最好用小刀分别切下。在采摘时,随采随切柄,切口要保持平整,做到菇根长短一致,不带撕口,切柄后将鲜菇放入清洁卫生的硬质容器内,以保持鲜菇的卫生。 9. 最新平菇种植技术图 平菇很适合于代料栽培,可以袋栽、柱式栽培、床架栽培和阳畦栽培。以袋栽和柱式栽培为优,其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   袋栽平菇的优点:①有利于控制杂菌和害虫的危害,成功率高;②充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15~ 18平方米 的培养室可培养1500~2000袋);③生产周期缩短,采用堆积发菌,增高料温,加快发菌,缩短菌丝生长期;④便于移动管理,可充分利用场地;⑤有利于控制温度,保持湿度,出菇整齐,菇形好,产量稳定。袋栽平菇的技术要求:1、原料的选择 原料应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或其他有害化学成分。栽培前放在太阳下暴晒2~3天,以杀死料中的杂菌和害虫。对包谷芯、豆杆、稻草、麦杆、杂木等原材料,应预先切短或粉碎。2、培养料配方 ① 棉籽壳99% 石灰1% 多菌灵0.1% ② 包谷芯76% 棉籽壳20% 麦麸皮或包谷粉3% 石灰1% ③ 包谷杆87.5% 麦麸皮5% 包谷面3% 石灰3% 尿素0.5% 食盐1% ④ 稻草74% 包谷粉25% 石膏粉1% 多菌灵0.1% ⑤ 麦杆84% 麦麸皮8% 石膏2% 尿素0.5% 过磷酸钙1.5% 石灰4% ⑥ 锯木面60% 棉籽壳30% 麦麸皮9% 石灰1% ⑦ 杂草94% 麦麸皮5% 石膏1% 可用作平菇栽培的原材料很多,以新鲜、干燥、易处理、便于收集和保存为原则,配置时注意调节培养料的营养和酸碱度,原料调制前,包谷芯应粉碎成花生米大小的颗粒,包谷杆、麦杆和稻草等均应碾碎并切成3~ 5厘米 长的小段。3、堆积发酵 按上属配方要求,准确称料,将料充分混合(易溶于水的应先加入水中溶解),然后加水拌匀。春栽气温低,空气湿度小,培养料中加水适当多一些,在 100公斤 干料中加入 150公斤 水为宜,不同培养料加水量也略有不同,玉米芯、绒长的棉籽壳可适当加水多一些,绒短的棉籽壳应少加些水。拌好的培养料堆闷2小时,让其吃透水后进行堆积发酵。建堆的方法是:在水泥地面上铺一层麦杆,约 10厘米 厚,把培养料放在麦杆上,料少时堆成 1米 高的圆形堆,料多时堆成高 1米 ,宽 1米 的条形堆,每隔30厘米左右,用木棍扎通气眼到料底,然后在料堆上覆盖草垫或塑料薄膜。当料堆中心温度升到55~ 60℃ 时维持18小时进行翻堆,内倒外、外倒内,继续堆积发酵,使料堆中心温度再次升高到55~ 60℃ 时维持24小时,再翻堆1次。经过两次翻堆,培养料开始变色,散发出发酵香味,无霉味和臭味,并有大量的白色放线菌菌丝生长,发酵即结束。然后用pH试纸检查培养料的酸碱度,并调节pH为8左右,待料温降到 30℃ 以下时进行装袋。生产实践证明,用发酵料栽培平菇菌丝生长快、杂菌少、产量高。4、装袋 选用宽 23厘米 ,长 43厘米 ,厚0.025微米的低压聚乙烯筒膜,每公斤筒膜可截180个左右,每袋可装干料0.7~ 0.8公斤 。人工装袋时,应一手提袋,一手装料,边装边压。装至离袋口 8厘米 左右时,将料面压实,清理袋口料物,排气后紧贴料面用绳子缠3~4圈,扎紧扎牢,防止进水、进气。装袋时注意:①装袋前要把料充分拌一次。料的湿度以用手紧握指缝间见水渗出而不往下滴为适中,培养料太干太湿均不利于菌丝生长。装袋时要做到边装料、边拌料,以免上部料干,下部料湿;②拌好的料应尽量在4小时之内装完,以免放置时间过长,培养料发酵变酸;③装袋时不能蹬、不能摔、不能揉,压料用力均匀,轻拿轻放,保护好袋子,防止塑料袋破损;④装袋时要注意松紧适度,一般以手按有弹性,手压有轻度凹陷,手拖挺直为度。压得紧透气性不好,影响菌丝生长;压得松则菌丝生长散而无力,在翻垛时易断裂损伤,影响出菇;⑤装好的料袋要求密实、挺直、不松软,袋的粗细、长短要一致,便于堆垛发菌和出菇;⑥将装好的料袋逐袋检查,发现破口或微孔立即用透明胶布封贴。5、灭菌 技术要点:①清洗锅内污水,换上清水,将装好料的菌袋及时进灶,合理堆放。料袋在灶内采用一袋袋上下对正的直叠式摆放。这样不仅孔隙大,有利于蒸汽穿透,而且灭菌后的菌袋成为四面体,有利于接种和后期管理。蒸仓内四个角自上而下留下15平方厘米的通气道,排与排之间也要留下空隙,保障蒸汽畅通,确保灭菌彻底;②灭菌时要做到“三勤”。即:勤看火及时加煤;勤加水防止干锅;勤看温度防止掉温;③烧火应掌握“攻头、促尾、保中间”。灭菌开始时必须大火攻头,力争在4~6小时之内使灶温升到 100℃ ,并开始记时。然后稳火控温,使温度一直保持在 100℃ 不掉温,维持24小时。灭菌最后2小时旺火猛烧,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停火后焖料,当温度降到 70℃ 左右时,抢温出锅,并迅速运往接种室冷却,菌袋冷却时应“井”字形叠放,要注意,切勿“大头、小尾、中间松”;④防止漏气。常压灭菌灶的门要密封严实。平菇栽培小经验:平菇栽培管理上,除了受到外源杂菌的侵染外,还会由于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造成平菇生长发育的生理性病害,特别是北方地区,气候环境变化较剧烈,菇农往往遇到长时间不出菇或者畸形菇多,我们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经验如下:  一、在培养料中添加发酵防腐酸  发酵防腐酸是一种多元素的有机植物活性营养素、含有机腐殖酸和多种常见元素及微量元素。如将防腐酸进行200-450倍稀释,应用于袋栽平菇中,能使平菇菌丝长势增强,日长速度加快,长满袋时间缩短,并能有效地提高平菇产量,改良性状使出菇提前。  方法:将发酸防腐酸用高压或常压灭菌,灭菌后稀释350倍,用稀释液进行常规拌料,装袋管理。  二、菇蕾死亡的原因及其对策  原因:1、空气过干。  2、原基形成后,气温骤然上升,出现持续高温,或遇较低温度,导致菌柄停止向菌盖输送养分,使菇蕾逐渐枯萎死亡。  3、湿度过大或直接向菇体淋水,使菇蕾缺氧闷死。  对策:1、菇蕾形成后,要密切注意培养料的水分含量,水分不足时,灌水到四周沟内,使水面与栽培畦面持平补水。对于袋栽的可直接将营养液注入料内。营养液的配制方法是:50千克水加尿素125克,磷酸二氢钾45克,白糖500克混匀。加入营养液的量使整个袋的重量同刚吃透料时该袋重量相同为准。采用泥墙法种植时墙顶沟内应灌2厘米深的上述营养液。  2、菇蕾分化后要注意保持菇房温度的稳定,及时通风降温或保温。  3、栽培场地的四周要开深沟排水,严防菇床内积水。补水过程中,严禁向菇体直接浇水。  三、幼菇死亡的原因及其对策  原因:1、菌种过老,用种量过大,在菌丝尚未长满或长透培养料时就出现大量幼蕾,因培养料内菌丝尚未达到生理成熟,长到幼菇时得不到养分供应而萎缩死亡。  2、料面出菇过多过密,造成群体营养不足,致使幼菇死亡。这种死菇的显著特征是幼菇死亡量大。  3、采收成熟的子实体时,床面幼菇受振动、碰伤,引起死亡。  4、病虫侵染致死。表现为小菇呈黄色腐熟状或褐色软腐状,最后干枯;湿度大时,呈水渍状,用手摸死菇发粘。检查培养料,可见活动的菇蝇、螨类等。  对策:  1、生产上要避免使用菌龄过大的菌种,当菌种培养基上方出现珊瑚状子实体或从瓶盖缝隙中长出子实体,说明菌种的菌龄已较大,应限制使用。当瓶底积少量黄水时就无使用价值。菌种的最佳用量为栽培料的4%~12%,生料栽培时多,熟料栽培时少,切忌盲目增大用种量。  2、当料面出现幼菇过多过密时,可以人为地去除一部分幼菇,以减少营养消耗。也可用畜用复方腐殖酸钠400倍液喷施培养料,或用比久(B9)5克,硫酸镁20克,硼酸5克,硫酸锌10克,维生素B1250毫克,尿素20克,对水50千克配成复合营养液喷施,补充营养,促进子实体快速膨大。  3、采收成熟的子实体时,动作要轻,用锋利的小刀沿子实体根部割下,避免振动,碰伤幼菇。  4、平菇栽培棚启用前,要先做好场地的防虫杀菌工作,扑灭菇蝇、杂菌等。按每m3用硫磺10~12克,甲醛8~10毫升,敌敌畏1~2毫克,封闷熏蒸24小时,连熏2~3次。老菇房四周还需用石灰水涂刷。这样基本上能保证整个栽培周期不发生较重的病害。在出菇期一旦发生菇蝇等害虫危害,对床栽的用菇虫净3000倍液直接注入料内,每50千克培养料注2.5~5千克药剂,但注意床内不能长期积水。对墙式袋栽的,用菇虫净3000倍液倒入袋内浸泡1天,第二天倒出多余药液,连续处理2次即可。  四、不出菇的原因及其对策  在平菇的栽培中,有时会出现菌丝长得很好,用手摸料面结成一体,用手拍有咚咚的空响声,眼观料面洁白无杂色,但就是无子实体分化,或很少有子实体分化,这种现象叫不出菇,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品种选择不当:高温型的品种在低温下栽培,中、低温型的品种在高温下栽培,没有搞清所栽品种的所属温型,广温型的品种中,低温型的品种,在春季气温回升到25℃以上时,已不能分化子实体,而在相同温度或稍高温度的秋季却不影响子实体的分化。尽管菌种资料或广告上注明某品种的出菇温度范围宽,且适应较高温度下出菇,如2~34℃,4~30℃,0~36℃等等。但由于其野生生长习性等原因,在中、低温下出菇较安全,在较高温度下,尤其是气温由低到高的春季,品种选择要慎重,当地菌种供应单位或自行引种时,一定要进行品种出菇温度试验。然后再大面积投产。  2、母种保存时间过长:母种放置冰箱中低温保存时间长,取出后直接进行生产原种,即使菌丝仍具有活力,菌丝萌发,生长正常,也不分化子实体。如将母种从冰箱取出,先行转管后再扩繁使用,则子实体分化正常。因此久置冰箱的母种在使用前一定要经转管,菌丝长满管后,直接或短时间保藏后使用均可。不具备母种生产条件或技术的栽培户,最好不要从外地邮购母种直接用于生产原种。  3、杂菌污染或杀虫剂使用浓度过高:在菌丝生长过程中,有时出现白色或其他颜色杂菌污染,因平菇菌丝生活力强,可将其覆盖,但影响子实体分化。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等使用浓度过高,影响菌丝生长,也影响子实体分化。敌敌畏也不同程度影响原基分化作用,因而使用农药时要注意使用浓度、方法和使用时期。  4、单核菌丝或三核菌丝的影响:若分离到的母种为单核菌丝,则不出菇或产量较低,要具备镜检条件和技术,以及作出菇磨试验后才能生产母种,否则危害极大。另外三核菌丝体也影响子实体分化,如老菇房、棚因以往种菇积累了很多孢子,栽培时这些孢子与菌丝结合形成三核体影响出菇。故老菇房、棚种菇要彻底打扫干净,严格消毒,平菇采收要在孢子大量释放前进行。分离菌种也要经出菇试验后,以及对其生物学、生理学的观测后,才能利于生产。  5、培养料配方及含水量不适宜:培养料配方要科学,尤其是要注意碳氮比。培养料含水量过低及空气湿度过小均影响子实体分化。  6、光照不足:平菇菌丝不需光照,但原基分化时需散射光,在距分化期要有200lux以上的散射光。对不出 菇的阳畦和菌袋,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采用机械刺激法:在阳畦的料面上,像割豆腐一样,用刀割成10厘米乘10厘米的方块,经保湿后,几天后可在割缝处长出子实体。  ②采用拍打法:对于不出菇的菌袋,在袋中心扎1~2个眼,并用手拍打几下,给予振动刺激。  ③环境因子法:平菇具有变温结实特性,对于不出菇的培养料,可采用拉大昼夜温差刺激法。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如大棚打开草帘子,阳畦让阳光照射塑料布,夜间温度低时,再加通风,这样白天黑夜的温差拉大,以刺激出菇。 10. 人工种植平菇技术 1、香菇:我国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国家。 2、金针菇:我国早在公元800年就将金针菇作为一种食药两用菌,并开始人工栽培。 3、杏鲍菇: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 4、木耳:我国重要的食用菌,有广泛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 5、茶树菇:当前可开发的珍稀菇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6、草菇:我国300年前已开始栽培。 7、猴头菇:20世纪80年代人工栽培普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2997.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2月17日 上午12:31
下一篇 2023年2月17日 上午12:35

相关推荐

  • 肉牛养殖效益分析

       今年在市场火的要数牛肉和羊肉,而被消费者冷淡的则是之前比较火的猪肉和鸡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所以肉羊、肉牛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下面我们一起对肉牛养殖效益分析:       肉牛的各个成长期划分和饲养情况:    牛犊期:4个月,体重可达200-250斤,主要是哺乳和少量饲料;    幼年期:10个月,体重可达500-600…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23日
    00
  • 和育187为何退出市场

         回答和育187玉米品种并没有退出市场,和育187玉米品种2012年通过吉林省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12011),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70014)。

    肥料资讯 2022年5月11日
    00
  • 安农 安农大在哪

    安徽农业大学在哪个城市 安徽农业大学是在合肥市,具体的地址是在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地点 合肥市的特色 来过合肥,或者在合肥生活的人,或许都知道,这十几年,合肥的发展变化很大,尤其是政务文化新区和滨湖新区的建设,更是令合肥旧貌换新颜。如今,合肥展现在世人眼前的,的确是现代化崭新的一面。但是,合肥也有古老的一面,据史料记载,合肥是一座具有…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4日
    00
  • 四霉素不能配什么药

         回答四霉素不能配碱性**混用,四霉素具有内吸抑菌活性,能阻止病菌侵入和扩展,四霉素制剂中含多种抗菌素,其中大环内酯四烯抗生素能防治细菌病害,肽嘧啶核苷酸类抗生素能防治真菌病害,含氮杂环芳香族衍生物抗生素能提高作物免疫力作用。

    肥料资讯 2022年4月10日
    00
  • 土壤消毒剂 土壤消毒杀菌的最好方法

    土壤杀菌剂有哪些 土壤杀菌剂的种类:溴甲烷、氰氨化钙、棉隆、敌克松、恶霉灵。 1、溴甲烷:温度越高,熏蒸作用越强。由于溴甲烷对病菌、杂草、线虫、昆虫和螨类等均有效,并且使用溴甲烷对黄瓜、番茄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使用较为广泛。 2、氰氨化钙:一般先将土杂粪撒入棚中,用旋耕机旋耕后将氰氨化钙均匀撒施在棚地上,然后再用旋耕机打匀,覆盖地膜。 3、棉隆:一种低毒的…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12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