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又叫菜豆、白肾豆、架豆、刀豆、芸扁豆、玉豆、去豆等,是豆科一年生、缠绕或近直立草本植物,鲜嫩荚可作蔬菜食用。那么菜豆怎么种植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 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和稍酸性土壤为好,如果是粘重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太适宜。
2、 作单垄或双垄高墒栽培,行距0.8-1米,株距0.35-0.45米,每塘播2-3粒,播种深度在10-15厘米,每亩1500-2200塘,可纯种或套种。 3、 亩施农肥15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10-15公斤)作底肥,始花期和结荚期追施两次复合肥,每次每亩10-15公斤。 4、 出现5-6片真叶时搭架,株高50厘米时摘除技头,还要多次摘除新生枝头,使植株形成矮灌丛状,减少高度,增加开花结荚数。 菜豆在全生育期内要求比较充足而均匀的水分,开花结荚期需水量最多,如果缺水,会影响产量。
菜豆一般在春天播种,一般在4-6月份,温暖的气候有利于生根发芽。种植需要用有机沤肥与园土配出培养土,适度浇水后,将通过催芽处理的种子播在上面,遮盖一层细土后,做好保温保湿工作。
一般2-3天出芽,一周就会长出叶子,只要降温以防陡长。
菜豆的种植方式和时间
用土层浓厚,排水优良的中性和稍酸性土壤较好,如果是粘重和排水欠佳的土壤,不太适宜。作单垄或双垄高墒种植,行距0.8-1米,株距0.35-0.45米,每塘播2-3粒,播种深层在10-15厘米,1亩1500-2200塘,可纯种或套种。
亩施农肥1500KG,复合肥40-50KG(磷钾肥30KG,钾肥10-15KG)作基肥,始开花期和结荚期追肥2次复合肥料,每次1亩10-15KG。出现5-6片出叶时搭架,株高50厘米时切除枝头,还需要数次切除再生树梢,使主茎产生矮灌木丛状,降低高度,提升开花结荚数。
种植时间
菜豆种植一般在春天开展,一般设在4-6月,如果是在温棚内开展播种的话,则时间观念的要求不高,只需控制好拱棚的温度、湿度就可以了。
准备苗床
种植菜豆一般要将其演到苗床边,直到育苗后再开展栽种,那样还可以防止主茎受冷。一般苗期要用专业配置的培养土,可以用有机沤肥配搭培养土,依照4:1的占比混合。
这种土壤能给予一定的营养,对种子长根发芽很有帮助。
选中下播
选择颗粒较为圆润、没有病害的种子,先用钼酸铵水溶液浸泡10分钟,浓度值在0.01-0.03%间。之后取下包囊在湿纯棉布中,放进20-25℃的地区催芽。
一般2-3天之后便会发芽,随后给苗期浇一遍透水性,再开展播种。一般一次要撒下2-3个种子,之后遮盖一层土,薄厚在1.5-2厘米左右,那样可以隔热保温。
出苗管理
菜豆的出苗一般有一个月的时间,期内一定要调节好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晚间为18-20℃。
一般2-3天之后便会出芽,7天就会长出叶子,之后要适度降温,以防陡长,长出叶后再适度升温。
菜豆,也称芸豆、二季豆。豆科菜豆属植物。
属短日性蔬菜,但多数品种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四季都能栽培,故又有”四季豆”之称。
南北各地均可相互引种。本文将为你简单介绍菜豆的种子种植方法。 菜豆种子怎么种 一、整地作畦 菜豆根系发达入土深,故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有排灌条件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未种过豆科作物,以葱蒜类或根菜类、白菜等为好,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为宜。前作收获后进行深翻晒垡,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作底肥,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即可作畦,一般畦宽0.9–1米,沟宽30厘米,沟深30厘米,每畦播2行。
二、适时播种 播种前应精选种子,选择籽粒饱满、有光泽的种子,剔去发芽、病残、虫蛀和机械混杂的种子,进行晒种1-2天。菜豆一般采用穴播法进行直播,蔓生菜豆每畦播两行,行距55-60厘米,穴距30-40厘米(冬菜豆宜稀,春菜豆宜密),每穴播种3-4粒,每亩用种量2.5-3公斤;矮生种行距40厘米,穴距30-40厘米,每穴播种3-4粒,每亩用种量3.5-5公斤,播种后盖土2-3厘米。 三、田间管理 菜豆从移栽到开花前,以控水、中耕促根为主,进行适当蹲苗,促进开花结荚;座荚后,要充分供应肥水,促开花增结荚。
植株开花结荚以后,一般追肥2~3次,每亩每次追尿素5~15kg或腐熟人粪尿750~1000kg; 采收盛期,随水追肥一次,可亩施二胺25kg或磷酸二氢钾25kg。合理整枝,适当选留侧蔓,选留生长健壮,发生第1花序早的侧蔓,其中在主蔓中部以上长出的侧蔓,抽出第1花序后留4~5叶打顶,以增加花序数,并促进花序良好发育。 四、病虫防治 主要害虫 1.豆荚螟 主要以幼虫蛀入荚内取食豆粒,荚内蛀孔外还堆积排泄的粪粒。
可为害菜豆、扁豆、豇豆、碗豆及大豆等。 老熟幼虫体长13-18毫米,紫红色,前胸痛板中央有人字形黑斑,两侧各有1-2个黑斑。老熟幼虫入土越冬,翌年羽化产卵于豆株上,孵化后为害。
旱年害虫发生重于雨水多的年份。 防治方法 调整播种期,使荚期避开成虫盛发期。在成虫盛发期和卵孵化盛喷药,可用90{bf}晶体敌百虫700-1000倍液或青豆一遍净乳油2000倍液或20{bf}杀灭菊酯3000-40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蚜虫 主要寄主有蚕豆、豇豆、吸取斗液,引起植株生长势减弱,严重时停止生长,还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 以药剂防治为主,常用药剂有40{bf}乐果乳油1500倍液,10{bf}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bf}避蚜雾3000倍液,连喷2-3次。[5] 主要病害 1.细菌性疫病(叶烧病) 可为害多种豆类,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豆荚。叶上有渍状斑点,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干燥时病部半透明,后穿孔,最后全叶干枯似火烧状。茎部病斑红褐色,长条形,稍凹陷,后干裂。
豆荚病斑近圆形,稍凹陷,潮湿时病部可溢出黄色菌脓。 高温多雨、缺肥、杂草多、虫害重的田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选用耐病品种。
田间始发病时用抗菌剂401 20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或80{bf}代森锌可湿粉剂800倍液,7天喷雾一次,53{bf}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72{bf}克露800倍液。连喷2-3次。 2.炭疽病 主要发生在近地面的豆荚上,初由褐色小斑点扩大为近圆形斑,病斑中央凹陷,可穿过豆荚侵害种子,边缘同心轮纹。
叶片病斑多叶背沿叶脉呈多形扩展,由红褐色变褐色,潮湿时病斑分泌红色粘稠物,茎部上病斑稍凹陷,褐色。 炭疽病是真菌性病害。温暖、高湿、多雨、多雾、多露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发病。
重茬、低洼、栽植过密、粘土地、管理粗放者,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增施磷钾肥。
发病初用1:1:200波尔多液,或50{bf}多菌灵,或80{bf}代森锌可温性粉剂800倍液,或炭枯宁800倍,或25{bf}施保克10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3.锈病 主要为害叶片、茎和荚,以叶片受害最重,初期为黄白色小斑点,后渐成为黄褐色凸起的小疱,病斑表皮破裂,散出铁锈色粉末。后期产生较大的黑褐色凸斑,表皮破裂,会露出黑色粉粒。
高温、高湿发病严重。露水多的天气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 轮作倒茬。发病后用25{bf}粉锈宁2000倍液或40{bf}敌唑酮4000倍液,或无锈园1000倍液,2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五、采收 菜豆的采收标准是嫩荚充分长大,两侧缝线粗纤维少,荚壁肉质细嫩,纤维少,含糖量高,种粒大小只占荚宽的1/3左右。采收时期因利用方式而异,以嫩荚供食用的,可在开花后10天左右采收;供速冻保存和罐藏加工的,为了满足统一的形状大小规格,在开花后5~6天就采收嫩荚;以种子供食用的,则在开花后20~30天,种子完全成熟时才采收。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