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属喜冷凉环境的蔬菜,一般品种都可以在日光温室中进行秋冬茬栽培。但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要注意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选择植株生长势强、叶色深绿、蜡质多,花球紧密、蕾小、球大的品种,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品种有绿岭、黑绿、玉冠、珠绿等。
①育苗。青花菜的苗龄短(30~35天),视具体情况可在10月中下旬,最晚不迟于11月上中旬播种,春节前大量上市。苗床选择排灌方便、地势高燥、土质疏松的地块,床土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拌匀整细整平后做成高畦。均匀撒播干种子,每平方米用3~4克,播种深度为0.8~1.0厘米。播后覆盖细土0.5~1.0厘米厚,上盖地膜。
②苗期管理。在幼苗管理上要控小不控大,即小苗可以进行低温控制或锻炼,大苗不能经受长期低温。播种后日温保持在20~25°C,夜温在15C左右。播后浇一次透水,2~3天出苗后拔除杂草,苗床要经常保持湿润。当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及时间苗1~2次,除去细弱、过密苗。间苗后应适当提高温度、湿度,以促进缓苗。水分管理要不旱不浇水。播种后30~35天进行控肥控水、通风降湿,炼苗3~5天,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苗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霜霉病和软腐病,用20%杀敌保2 500倍液、50%扑雷灵3000倍液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青花菜壮苗要求:苗龄30~35天,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茎节粗短,具有真叶8~9片而不现球,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当幼苗长到4~5片真叶,苗龄30天左右时定植。青花菜生长速度快,耐肥水,定植前应施足基肥。耕地时每亩铺施腐熟的农家肥2500千克、三元复合肥25千克、硼砂和钼酸铵各50克。施肥后深翻,做成宽0.8~1.1米的小高畦,覆盖地膜。选择晴天的午后或傍晚定植,应带土定植,减少伤根。定植后立刻浇水,以利于成活。按行距50~60厘米、株距40~45厘米定植,每亩栽3000株左右。
①温度管理。定植到缓苗期间要保温、保湿,白天温度以25°C为宜,不宜超过30°C,夜间温度保持在15~20°C。缓苗后到长出小花球期间为叶簇生长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15℃左右。花球形成期要求凉爽的气候条件,白天温度20~22℃,夜间10~15℃。
②光照管理。在保证适宜温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延长光照时间。要经常清除薄膜上的灰尘,保持清洁,提高透光率,保证青花菜正常生长。
③肥水管理。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前期苗,应促进植株迅速长大,在现蕾期形成足够多的叶(16~18片)。追肥以氮肥为主,适配磷、钾肥。5~6天缓苗后浇缓苗水,水量不宜过大。缓苗后10~15天追第1次肥,每亩挖穴深施磷酸二铵15千克、尿素10千克,然后控水蹲苗.期间连续中耕2次。顶花蕾出现时结合浇水追第2次肥.每亩施腐熟豆饼50千克、尿素10千克,3~5天后再浇1次水。花球膨大期每5~7天浇-一次水,每15~20天叶面喷施一次0.05%~0.1%的硼砂溶液和0.05%的钼酸铵溶液,减少黄蕾、焦蕾的发生。结球后期控制浇水次数和水量。在生长后期,主花球收获后,若需采收侧花球,可适当再追施1次。
④植株调整。壮苗应及时摘除侧枝,弱苗的侧枝长到5厘米左右时再摘除,以增加光合面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顶花球专用品种.在花球采收前应摘除侧芽;顶、侧花球兼用品种,侧枝抽生较多,一般选留健壮的侧枝3~4个,抹掉细弱的侧枝,减少养分消耗。
收获的标准是花球直径12~15厘米,花蕾粒整齐一致,不散球,不开花,花蕾紧凑。以花球为主要采收对象的,在花与茎交接处以下2厘米左右割下,收获后不宜存放,应及时上市;以花球、花茎为共同采收对象的,可在花与茎交接处以下5厘米左右割下。以采收顶花球为主的品种,应尽量让主花球充分长大;侧花球发达的品种,顶花球适当早采,以促进侧花球生长。此外,采收前15天内严禁喷洒农药,以保证食品安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