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赤峰,天朗气清。记者来到元宝山区元宝山镇设施农业大村木头沟村,登高远望,绵延的设施农业大棚蔚为壮观。在木头沟的生产旺季,每天上万斤的新鲜蔬菜送到批发市场,第二天一早与赤峰市民见面。葡萄剪枝、喷洒菌肥、紧盯病虫害种植户们守着大棚里的摇钱树,越干越有劲儿。
有了联合社,我们的设施农业上了新台阶。村党总支书记王立明算起账,经过联合社的产前、产中、产后整合管理,每亩大棚至少增收1万元。
过去守着大棚,农民却难致富,木头沟村曾是个空壳村,大家都是单打独斗,不成气候。王立明说,只有盘活集体资产,成立合作联合社,壮大集体经济,才能真正达到产业富民,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2022年,木头沟村将已有的4个合作社整合成立合作联合社,从产前农资采购、到产中技术指导、再到产后统销,村里的产业发展迎来转机。
因土壤含钙高,木头沟出产的黄瓜个头均匀、清脆爽口,葡萄果实饱满、粒粒甘甜,在赤峰地区有口皆碑。王立明说,木头沟果蔬不能只停留在赤峰人的口碑中,要走得更远、走进更大的市场。
如今,木头沟已创立果蔬品牌 农野滋,正朝着绿色农产品升级的道路迈进。
我们统一从联合社农资超市购买农资,果蔬不打农药,化肥用秸秆反应堆,投放丽蚜小蜂去除病虫害。种植户杨晓敏向记者介绍他们采用的绿色种植方式。
由于设施农业对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联合社便定期开设农民讲堂,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种植大户与村民分享经验。村里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驻村,随时帮我们解决种植难题。在葡萄种植棚里,周国风边说边向记者展示长势旺盛的葡萄。
我们每天统一收购果蔬,统一销往批发市场,每家的黄瓜和葡萄都有专属编码,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追溯。木头沟村党务专干高鹏程说。
预计今年11月份绿色食品标志正式启用,农野滋将从批发市场里的大路菜升级为超市里的精品果蔬。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木头沟村有2000亩424栋大棚,因为品相好、市场认可度高,主要在赤峰地区销售。前不久,合作社已与外地客商达成意向订单,与邻村合作再建占地300亩的60栋大棚,预计今年冬天农野滋就能进入齐齐哈尔、北京等地市场。
未来,木头沟的村民将迎来更火的生产旺季、更多的经济收入,还有更加幸福的生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2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