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水泉乡水泉村通过治理集体荒山、经营集体土地、外包蔬菜大棚等方式发展集体经济,克服困难、主动作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在绿水青山间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水泉村城子沟治理成效(包振中 摄)
一大早,水泉村西组的城子沟便人头攒动,村民玄振文一边带领大家挥舞着锄头锄草,一边大声唱着《军民大生产》,城子沟里说说笑笑好不热闹。殊不知这里曾是一条荒沟,从2022年8月开始,水泉村党支部商议决定利用集体土地发展集体经济,可集体土地多是立地条件不好的荒山荒沟,真正想要利用起来并不容易。
一开始村民们都不认可治理荒沟的做法,已经荒废了上百年的沟,大家认为治理起来是天方夜谭。水泉村党支部书记王伟光并不这么想,他认为作为土生土长的库伦人,看着库伦的沟沟壑壑荒废着很心疼,要把资源都利用起来,为老百姓增加一些收入。就这样,水泉村党支部利用集体资金购置两台链轨车、一台水车,王伟光又开来自家的铲车,水泉村党支部从第一条沟——城子沟开始治理。
从平整土地到育苗栽树,再到发展林下经济,水泉村党支部通过学习考察、反复研究,利用一年时间,带领村民在城子沟种植葵花30亩,谷子40亩,栽种8000多株锦绣海棠,并在树下套种120亩红干椒。
现在放眼望去,曾经的荒沟被绿色填满,村民玄振文感慨:我们现在干起活来特别有劲儿,这是在为子孙后代造福。
目前,在水泉村像城子沟这样的荒沟还有十余条,也将陆续被治理。2022年,水泉村连续生产20余年、占地150亩的砖窑停工。在对砖窑原址光照、温度、土壤等蔬菜生长要素进行评估后,同年11月,水泉村完善了砖窑旧址的水利电力设施,建成总计1.14万平方米的蔬菜大棚8座,通过转租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55万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