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参是人工培植的,药用价值低于野山参。那么你知道白参是如何种植的呢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白参的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白参的种植方法 栽培季节 该菌生产周期较短,在适宜的条件下从接种到采收仅需16~20天。
最佳栽培季节,秋栽为9~10月、春栽为3~5月。充分利用房棚空间和最适时间,每年安排生产4~6批。 培养基配制 适用的培养基配方有以下2种: ①棉籽壳58%、玉米芯或甘蔗渣20%、麦麸18%、玉米粉2%、石膏粉1%、钙镁磷肥1% ②棉籽壳50%、杂木屑28%、玉米粉2%、麦麸18%、石膏粉1%、碳酸钙1%。 以上配方料与水比为1:1.1~1.2,含水量60%,pH自然。
栽培袋规格:立式栽培的采用短袋15×26cm,每袋装干料300g;长袋12×55cm,每袋装干料500g。装袋、灭菌按常规操作。 白参的种植知识 一、房棚的要求 对于野外种植的生态环境较适应。
菇棚的高度约在2.5m左右,每棚要占250平方米都可以,用竹木作为骨架。棚顶要盖黑色的薄膜以及草帘,四周用茅草围护;棚内要搭摆袋架,架宽度约为90~100cm之间,分设架床8层,层距离有25cm;地面整平,铺细沙。每个架床用塑料薄膜覆盖成保湿棚。
保湿好的专用菇棚不用盖膜。在农家的院子里都可以种植。 二、栽培时间 白参菌的生产周期比较的短,在适宜的条件下从接种到采收仅需要16天左右的时间。
最好的栽培季节,秋季的种植适宜月份在9~10月份、春栽的时间为3~5月份最为合适。要充分利用房棚的空间,达到经济的最大的效益。 三、消毒接种 灭菌后要冷却至28℃以下的温度,才可以进行接种。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因此,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在接种箱使用前紫外线消毒;菌种、料袋和工具搬入要对气雾进行消毒;操作人员的身、手都要进行消毒;菌种会迅的速通过酒精灯火焰消毒接人袋内。
在接种时,在长袋的打6个接种穴,接入菌种后用胶布封口;短袋的拔出袋口棉塞,接入菌种后将棉塞复原。 四、室内养菌 接种后的菌袋,要放在培养室层架上或者平地垒叠养菌。发菌培养的环境要求要做到适温、干燥、避光以及通风。温度在23~26℃最为适宜,不低于18℃,同时温度也不可过高;空间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下,注意防潮;后期要每天进行通风2次。
室内养菌7天左右的时间袋壁上菌丝会较为浓白密集,手指按压袋面有凹陷时,即可离开室内。 五、采收加工 白参菌在合适的的环境条件下,从接种到采收只要16天的时间,当子实体的叶片平展时就可采收。用刀从基部切下,修净基部的杂质。采收前不啊哟喷施水,避免损坏。
采收第一次后停止喷水2天的时间,进行生息养菌,后按照之前一样的对其进行管理;7天后会产出第2潮的菇。管理一般可长2~3潮菇,生物转化率40%~50%。长袋的单产为200g左右、短袋的单产为150g左右。
鲜品用塑料盒以及保鲜膜包装送到所需要的地方,一般在在4℃以下的低温,货架期为12天;在进行加工时,可用机械脱水,比例为4∶1,干品要采用双层塑料袋密封进行包装,避免潮湿。 白参的作用 一、大补元气:适于元气虚脱。 1、气虚欲脱,症见面色苍白,心悸不安,虚汗不止,脉微欲绝者。
2、气脱亡阳,上面症状兼有冷汗淋漓,四肢不温。每与附子同用。 二、补脾益肺:可治脾,肺气虚。 1、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无力,呕吐泄泻,舌淡脉缓。
2、肺气不足,咳喘乏力,动则益甚,自汗脉虚,易感风寒。 三、生津止渴:用于津伤口渴,消渴。 1、津伤口渴,热伤气阴,身热烦渴,汗出体倦,脉大无力,每与石膏,知母同用。
2、内热消渴,烦渴不止,脉数无力,属内热而气阴不足者。常与养阴清热药同用。 安神增智:主治气血不足引起的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常配养心安神药。此外,还可用治血虚,阳痿及正虚邪盛,均取本品气旺生血,气旺阳自强及扶正祛邪之功。
四、妇女崩漏,产后暴脱,久虚不复。崩漏是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以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的名“崩”。
来势缓,血量少,淋漓不断的名“漏”。其病因主要是血热、气虚、肝肾阴虚。。
人参历来被视为百草之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那么长白山人参怎么种植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长白山人参的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长白山人参的种植方法 1、人参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 人参是一种喜冷凉、湿润而耐荫的药用植物, 既怕积水, 又不耐干旱, 忌强光直射, 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1) 土壤 : 人参对土壤的要求是腐殖丰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渗水性强、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好, 但碱性土壤不宜种植。 (2) 水分 :人参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 既喜水又怕涝。水分过大, 当土壤湿度超过60%, 就会造成土壤中的空气不足, 使人参根系呼吸受到影响, 易染病害和烂根。水分过小, 当土壤湿度低于30%以下时, 会造成人参根系水分扩散, 使人参须根干枯, 导致产量下降。
人参发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适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湿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长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为宜, 全年生长发育期湿度范围以40%—50%为好。 (3) 光照 :人参是喜阴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阳光。光照过强, 植物矮小, 叶片厚而色黄。
光照过弱, 植株细高, 叶片薄而浓绿, 生长不正常。所以, 在人参栽培时, 应进行遮荫, 调节透光度, 避免强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温度:人参怕高温, 耐严寒。
在人参生长发育期间, 以平均气温在15—20℃为宜, 温度高于30℃或低于是10℃时, 人参处于休眠状态。冬季在—40℃的严寒也可安全越冬。人参更新芽在春季地温于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长, 但最怕早春的“缓阳冻”(即气温忽高忽低, 地表一冻一化现象) , 易引起冻害和根皮破坏(“破肚子”) 。
播种后出苗期要求温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稳定在12℃以上, 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叶子焦枯; 低于—6℃, 茎秆会失去生长机能。 (5) 肥料 :人参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机肥和无机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粪肥和施肥后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参烧须烂根。 2、人参栽培品种 主要栽培品种有大马牙、二马牙、圆臂圆芦和线芦, 其特点是:大马牙 主根粗短, 生长快, 抗病力强, 产量高。
二马牙 主根较细长, 产量比大马牙稍低。 圆臂圆芦和线芦 体形比较丰满美观。 3、人参栽培技术 3.1室内盆栽 盆栽一般可选择用高约30cm的圆形泥盆,每盆载2~4株一般需要养殖3~6年。盆土最好选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用腐叶土6份,园土2份,河沙2份混合调剂。
这样的培养土质地疏松,通透性强,排水良好,有利根育。 3.2选地整地 选地:选择柞树、椴树、桦树等阔叶林或长有阔叶树的混交林、灌木林种植人参,老参地或撩荒地也可开垦利用。土壤应排水良好、富含有腐殖质和磷、钾肥, 以森林灰土, 活黄土及花岗岩风化土为佳, 而灰泡土、碱性土不宜种参。山地宜向阳, 坡度在10—35度。
清理场地:立秋前后砍倒小杂树, 刨出树根, 割净杂草, 挑出荫棚用材。树枝、柴草、干后 用火烧掉, 可烧死部分病菌和虫卵, 增施钾、磷肥。 整地 : 用土填实树坑, 按畦的方向把腐殖质层翻起扣放。
随后打细土块、拣出石块、树根及金针虫等害虫, 再进行第2次翻地。树根一定要清理干净。当年翻地整地, 当年便可种参。
但最好在种参前1年翻地, 让土壤闲置1年; 或当年春末夏初翻地, 临下种再进行细致的整地。 土壤消毒:播前每平方米用50%敌菌灵7g进行土壤消毒。 作畦:根据地势选择适宜的畦向,然后作畦。 高度15—33cm, 宽度1.2—1.8m, 长度随地势而定, 一般为20—50m。
畦间留1—2.7m作业道, 以便作业和通风透光。畦面中间略高, 两边稍低。同时要挖排水沟和出水口。
沟深与畦底平, 宽度视雨量多少而定。 3.2.1 催芽 室外催芽法: 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挖22cm左右深的平底土坑, 长宽视种子的多少而定, 坑内放一个无底的木箱, 或在土坑的四周嵌入木板。挖好排水沟后, 将干种子用室温水浸泡24—48小时, 取出, 适量浇水, 与2—3倍的河沙混拌均匀, 倒入坑内覆盖15cm厚的土, 如瓦背形, 再盖一层苇帘, 或搭遮荫棚, 防止曝晒和雨水冲淋。温度控制在20—25℃。
每半月翻拌1次, 并适当加水。2—3月后种子裂口, 便可播种。 室内催芽法: 处理方法与室外催芽法大致相同。
不同的是将种子放入有底木箱, 以便搬动。经2月左右, 种子裂口, 便可播种。 3.1.2播。
1、选地整地:(1)选地:伐林栽参宜选择冷凉的山区、半山区,植被以柞树、椴树等针阔叶混交林或次生林为好。坡间以东北、东南缓坡地为宜,西南坡较差。
土壤以腐殖质层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渗水力强的棕色森林土、山地黄沙土为宜。
土壤以微酸性和中性均可。林下栽参可选择山区柞树、椴树林或混交林,以背阴坡或东坡为宜。土壤等条件同伐林栽参。农田栽参是利用农田地或撂荒地种参,以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疏松,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为宜。
(2)整地:先清除场地上的乔木、灌木、树枝、杂草及石块,确定畦向,生产上多采用东南阳、东阳、东北阳,参农统称“露水阳”,即东南阳参床为西南至东北走向;东阳参床为南北走向;东北阳参床为东南至西北走向。然后按参床方向和规格打桩作标记,耕翻土地最好在用地的前1年春季,伏前进行,使土壤充分熟化;深耕不能将地层黄土翻起来,于翌年立夏前后合拢,栽种前5~10天作畦。一般畦宽1~2m,深20~30cm,两床间的修业道宽1.2~2m。
将土均匀铺平畦面,做畦时可结合施入基肥,多为腐熟的鹿粪、猪粪、堆肥、绿肥等。有的产区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将畦宽扩大到2~3m。2、选种及催芽:选4~5年生长健壮的植株留种,采摘结实饱满、无病虫害的人参果实。
将果实及时浸泡、揉搓,漂洗,除去果皮及果肉,洗出种子。干子经催芽处理后称催芽子。催芽方法:一般多在室外催芽,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场地,清除表土,周围挖排水沟和夹防风障。
放置一个催芽箱处理种子。箱高40cm,宽90~100cm,长可按种量而定。箱周围培土踏实,然后在箱底层铺约10cm厚的细沙土。将1份干种子,经水浸24小时后,与3份沙土(2份腐殖土加1份沙子)混匀,装入箱内,约20cm厚,最后上面覆盖10cm厚的沙土。
架棚以防强光暴晒和雨水进箱。要定期倒种、调水、调温。种子裂口前每隔10~15天倒种1次,裂口后7~10天倒种1次。水分不足可在倒种前1天浇水调节,如水分过大,可以晾晒。
种子裂口前,温度保持在18℃~20℃,裂口后,保持在15℃左右。3个月左右种子基本裂口,即可播种。此外,有的产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空地挖窖,窖内放木框,进行催芽,方法与上述相似。也有的采取室内催芽,方法多为春播,其方法与室外催芽大体相同。
3、播种:春播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一般播催芽子,夏播于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北部产区多播干子,南部产区多播水子。种播于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播催芽子。各地要因地制宜掌握播期。
播种分穴播、条播、撤播3种:(1)穴播:在参床面上用压穴器按株行距3cm×;3cm、3cm×;5cm、4cm×;4cm或5cmX5cm规格压穴,每穴播1粒种子,覆土4~5cm。(2)条播:在床面上横向按行距10cm,播幅5cm的规格,开5cm深的平底沟,将种均匀播在沟内,覆土4~5cm。(3)撒播:从参床中间取出一部分床土,做5cm深,34cm宽的槽,用木耙将槽底搂成略弓形,将种子均匀撒在槽内,覆土5cm。
播种覆土后均应轻轻镇压。播种量:穴播种15~20g/㎡,条播25~30g/mz,撒播30~35g/㎡。播干子当年不出苗,翌年才出苗,因此播后将畦面覆盖一层蒿草,其上再盖10cm左右的土,以防雨水冲刷畦面,并起到保护安全越冬作用。4、移栽:春栽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秋栽于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
生产上多采用秋栽。培育普通参多采用“3,3制”,即育苗3年,再移栽3年,6年收获。也有的采用“2,2,2”,“4,2”或“2,4”制;培育边条参多采用“3,3,3”制,即育苗3年,第1次移栽3年,第2年移栽3年,9年收获,也有采用“4,3”或“3,2,3”制。
参栽多选择根、须、芦完整,芽胞肥大,参根健壮、浆足、无病虫害的植株。培育边条参要选主根长,体形顺、分支少的参栽,还应下须整形,然后按参的大、小分等,分别栽植。做到边起苗,边选栽,边栽植。移栽前先将参床整平,放好移栽尺,按行距横畦开槽,槽形可根据栽植方法而定。
平栽,即参栽在畦内平置或根茎端略高。斜栽,即参栽与床面夹角呈30。,斜植于畦内。
立栽,即参栽与床面夹角在50。以上,栽参的株行距可根据?。
1、种子催芽 要想人参种植的茂盛,首先要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48个小时,然后用两倍的湿沙土放入盆内,然后将种子和土壤搅拌均匀放在18度左右的环境中,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大概2~3个月即可发芽。 2、种植时间 针对人参怎么种才会高产量,一般来说最好是在春季的3月中旬播种最佳,也可在秋季的10月下旬栽种,主要以春季为主,春季栽种一方面易于管理,而且也是最简单的,春季产量稍比秋季大一些。
3、基质要求 人参喜欢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长,一般选用森林腐殖土,粪土,园土,塘泥按照3:1:1:1的比例进行混合配制,栽种前浇入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基底,再浇入少量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4、入栽播种 然后将人参的种苗分别栽入培养土中,将芽端向下,然后用薄土覆盖,保持土壤湿润最佳,在幼苗生长2~4年再进行移栽,一般是在春秋两季进行,移栽后在表面覆盖一层植物茎秆残叶,并覆盖一层薄土最佳。 5、栽后管理 入栽后要不定期的做松土处理,拔除植株周围的杂草,夏季时候浇水要浇透,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还要在花蕾期进行摘心修剪处理,掐下来的花蕾可集中晒干,以作花茶之用。 6、夏季管理 夏季天气炎热,最好进行遮阴处理,避免强光直射,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可适当向周围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周围温度,而且雨量较多的天气,要及时的排水处理,避免出现积水现象。
7、冬季管理 入冬以后,最好在表面覆盖一层雪或者薄土最佳,起到防寒保温的效果,也可在表面套上一层塑料薄膜,然后保持正常的光照,而且要减少浇水,雨雪天气的时候及时要进行排水处理,避免雪水出现烂根。
1、种植人参首先要选种,人参的品种很多。要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抗病力强,产量高。
药效大的品种。
人生的种子在播种之前要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浸泡种子24~48小时。以防止病虫害。 2、人参适宜选用用腐植土,要富含丰富的磷肥和钾肥,而且要透水性好。土的PH值为6~7左右。
大棚种植要给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才能进行播种。 3、人生除了冬季不能播种,春,夏,秋季都可以播种。把种子均匀撒入覆盖上土层,然后再盖上一层稻草或者苇帘遮阴,温度控制在20~25度。
浇充足的水。 4、出芽以后可以定苗。苗间距为30厘米左右。
5、人参是一种喜阴的植物,不需要太强烈的光照。在山坡种植可以考虑,背阴通风处,如果是大棚种植就要进行遮盖阳。 6、人参对肥水的要求大,而且特别喜欢有机肥。
并且要腐熟才能够浇灌,人参的生长环境要具备75%左右的湿度才能够健康生长。并且人参既不耐旱也不耐涝,所以对水浇水的管理非常严格。 7、人参极不耐高温,它喜欢生长在相对阴暗而且凉爽的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深山老林最适合它生长,人参生长的最佳温度是3度到15度左右。如果是大面积种植,就要通过科技的手段来管理温度。
使人参能够健康生长。
人参是众所周知的珍贵中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 种植 人参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种植人参的 方法 ,一起来看看。 更多精彩的人参种植内容 欢迎点击↓↓↓ ◆?◆?◆盆 栽人参种植方法 ◆?◆?◆人参花盆种植方法 ◆?◆?◆人参的盆 栽栽培方法 ◆?◆?◆盆 栽人参的种植方法 种植人参的方法 1、人参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 人参是一种喜冷凉、湿润而耐荫的药用植物, 既怕积水, 又不耐干旱, 忌强光直射, 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1) 土壤 : 人参对土壤的要求是腐殖丰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渗水性强、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好, 但碱性土壤不宜种植。
(2) 水分 :人参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 既喜水又怕涝。水分过大, 当土壤湿度超过60%, 就会造成土壤中的空气不足, 使人参根系呼吸受到影响, 易染病害和烂根。水分过小, 当土壤湿度低于30%以下时, 会造成人参根系水分扩散, 使人参须根干枯, 导致产量下降。人参发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适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湿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长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为宜, 全年生长发育期湿度范围以40%—50%为好。
(3) 光照 :人参是喜阴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阳光。光照过强, 植物矮小, 叶片厚而色黄。光照过弱, 植株细高, 叶片薄而浓绿, 生长不正常。
所以, 在人参栽培时, 应进行遮荫, 调节透光度, 避免强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温度:人参怕高温, 耐严寒。在人参生长发育期间, 以平均气温在15—20℃为宜, 温度高于30℃或低于是10℃时, 人参处于休眠状态。
冬季在—40℃的严寒也可安全越冬。人参更新芽在春季地温于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长, 但最怕早春的“缓阳冻”(即气温忽高忽低, 地表一冻一化现象) , 易引起冻害和根皮破坏(“破肚子”) 。播种后出苗期要求温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稳定在12℃以上, 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叶子焦枯; 低于—6℃, 茎秆会失去生长机能。
(5) 肥料 :人参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机肥和无机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粪肥和施肥后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参烧须烂根。 2、人参栽培品种 主要栽培品种有大马牙、二马牙、圆臂圆芦和线芦, 其特点是:大马牙 主根粗短, 生长快, 抗病力强, 产量高。二马牙 主根较细长, 产量比大马牙稍低。
圆臂圆芦和线芦 体形比较丰满美观。 3、人参栽培技术 3.1室内盆栽 盆栽一般可选择用高约30cm的圆形泥盆,每盆载2~4株一般需要养殖3~6年。盆土最好选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用腐叶土6份,园土2份,河沙2份混合调剂。这样的培养土质地疏松,通透性强,排水良好,有利根育。
3.2选地整地 选地:选择柞树、椴树、桦树等阔叶林或长有阔叶树的混交林、灌木林种植人参,老参地或撩荒地也可开垦利用。土壤应排水良好、富含有腐殖质和磷、钾肥, 以森林灰土, 活黄土及花岗岩风化土为佳, 而灰泡土、碱性土不宜种参。山地宜向阳, 坡度在10—35度。 清理场地: 立秋 前后砍倒小杂树, 刨出树根, 割净杂草, 挑出荫棚用材。
树枝、柴草、干后 用火烧掉, 可烧死部分病菌和虫卵, 增施钾、磷肥。 整地 : 用土填实树坑, 按畦的方向把腐殖质层翻起扣放。随后打细土块、拣出石块、树根及金针虫等害虫, 再进行第2次翻地。
树根一定要清理干净。当年翻地整地, 当年便可种参。但最好在种参前1年翻地, 让土壤闲置1年; 或当年春末夏初翻地, 临下种再进行细致的整地。
土壤消毒:播前每平方米用50%敌菌灵7g进行土壤消毒。 作畦:根据地势选择适宜的畦向,然后作畦。 高度15—33cm, 宽度1.2—1.8m, 长度随地势而定, 一般为20—50m。畦间留1—2.7m作业道, 以便作业和通风透光。
畦面中间略高, 两边稍低。同时要挖排水沟和出水口。沟深与畦底平, 宽度视雨量多少而定。
3.2.1 催芽 室外催芽法: 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挖22cm左右深的平底土坑, 长宽视种子的多少而定, 坑内放一个无底的木箱, 或在土坑的四周嵌入木板。挖好排水沟后, 将干种子用室温水浸泡24—48小时, 取出, 适量浇水, 与2—3倍的河沙混拌均匀, 倒入坑内覆盖15cm厚的土, 如瓦背形, 再盖一层苇帘, 或搭遮荫棚, 防止曝晒和 雨水 冲淋。温度控制在20—25℃。每半月翻拌1次, 并适当加水。
2—3月后种子裂口, 便可播种。 室内催芽法: 处理方法与室外催芽法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将种子放入有底木箱, 以便搬动。
经2月左右, 种子裂口, 便可播种。 3.1.2播种时间 春播:4月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0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