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藏红花种植要求室内光线要以少光阴暗为主,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维持在60%~70%,保证空气畅通,促使多分化花芽。”10月6日,在新疆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智能温室大棚里,金华市农业科学院农业专家、援疆人才吴梅正通过视频方式指导技术人员。
藏红花原产地在伊朗,种植环境要求很高,喜光照,适于高海拔的沙壤土。温宿处于天山南麓,其降水稀少、寒暑变化大、高海拔、大温差、强日照的高原环境,非常适合种植藏红花。2022年,藏红花种植共投入100万元,在面积1.3万平方米的温室大棚里移种了65万个藏红花种球,首批藏红花将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花。
当前,还培育试种浙江“药王”金线莲、党参、佛手、茶花、杜鹃、三角梅、杭白菊等经济作物,不断丰富南疆经济作物品种多样性。
温宿县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边境县,农民收入多来自林果业。金华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在农业技术、农产品开发推广等领域具有优势。为助推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2016年7月,在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设立金华市农科院温宿工作站,金温两地就科技人才、试验示范、数字赋能、产业提升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推动高端大米、特种油脂、园林花卉、现代农机、特色药材等产业项目落地。
2022年,金华市援疆指挥部立足“温宿所需、金华所能”,将农业科技人才列入每批援疆计划,第十批援疆人才共选派6名农业科技人才分两期来温宿开展援疆工作,进一步深化援疆服务模式,构建良种繁育、丰产栽培、生态养殖、生态观光、科技致富“五位一体”发展布局,助力温宿农业产业融合,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和种植效益,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
2016年7月,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设立金华市农科院温宿工作站(央广网发 蒋磊 摄)
温宿县种植的水稻品种以日本的越光、秋田小町以及本地选育的新稻11为主,产量与品质难以兼顾。作为金华援疆人才的金华市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陈晓阳、高级农艺师薛占奎,引进20多个水稻高产优质品种,通过评比试验筛选出松粳19等适合温宿种植的早熟、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在金华市援疆指挥部的统筹谋划下,创建了茭鱼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在60亩水田里进行水生蔬菜与甲鱼、小龙虾等示范套养,开发水果型莲子、茭白新产品,创建“天山贡”“天山雪鳌”等品牌产品,平均亩收入2.1万元,比常规种养亩均效益提高40%,有效拓宽以特色种养殖为主的“万亩亿元”工程新渠道。
为丰富温宿林果品种,金华市农科院温宿工作站引进葡萄、桃子等特色品种15个,经过3年试种,筛选出适宜温宿种植的阳光玫瑰、夏黑、蓝宝石等葡萄品种和白玉桃品种,实施富硒核桃示范基地建设、冰糖心苹果标准化技术攻关,有效促进林果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5月,金华市农科院院长郑寨生带队到温宿调研农业科技工作(央广网发 蒋磊 摄)
金华农科专家在托乎拉乡四大队建立蔬菜种苗繁育基地,6年来,为当地引进番茄、辣椒、黄瓜、甜瓜、草莓等瓜菜新品种30余个,开展蔬菜工厂化育苗,克服番茄、辣椒、及西瓜等蔬菜的嫁接技术难题。通过“统一育苗+技术员指导+农户种植”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结对,成立农村实用型人才工作室,进行新技术新品种试种与推广,累计生产蔬菜种苗1.5亿株,部分蔬菜育苗移栽比传统播种每亩净利润提高500元,每户种植户平均年收入可达20—30万元。
藏红花种植技术人员对智能温室内的藏红花进行光照、温湿度记录,并抹芽处理(央广网发 蒋磊 摄)
食用菌在新疆有良好的种植基础,当地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也有迫切的需求,2022年,金华市援疆指挥部与新疆天山雪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田昆仑菌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合作,开展适合液体菌种的杏鲍菇、香菇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改造,生产效率比传统方式提高10倍以上,日产杏鲍菇可达16万棒。
为提高温宿县特禽养殖、疾病防控等技术,金华农科专家多次到温宿雪山珍禽养殖场实地指导,使七彩山鸡和鹧鸪两个珍禽品种生长速度有较大提高,年饲养七彩山鸡2000只,鹧鸪7000只,深受市场欢迎。
通过多年来的引品种、建基地、推技术、解难题、带人才等农业科技援疆,金华市农科院温宿工作站专家团队对接科技示范、产业化推广项目13个,对接专业技术人员柔性援疆100余人次,开展“三农”专题培训20余次,参训人员达1800人次。 (金晓 蒋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