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尾咬耳的现象逐渐增加,特别在早期断奶的猪群发生的比较早,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那么猪咬尾巴怎么回事呢以下看小编的介绍。
原因很多,往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营养因素:在舍饲条件下,猪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全部依靠饲料的供应,当饲料营养不平衡时,猪群出现应激反应而咬尾咬耳。如饲料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饲料配合不科学;育肥前期饲料中蛋白质质量不佳;维生素、铁、铜、钙、镁和食盐的缺乏以及纤维素的不足即可导致咬尾咬耳症的发生。
2、环境因素:猪舍内环境卫生条件差,有害气体如氧、二氧化碳、硫化氢的浓度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速度降低使猪群产生不适或休息不好均能导致猪群发生啃咬。在恶劣的环境中,光线过强也是一种应激,促使猪群发生恶癖症。
3、管理因素:
(1)饲养密度过大,猪只之间相互接触发生冲突,为争夺采食和饮水的位置互相咬斗。(2)一栏猪体重大小悬殊太大,体重小、体弱的猪常常是被咬的对象,一旦被咬伤,就会引起所有猪都去咬。(3)饲槽不够或饮水量不足,往往会引起咬尾的暴发。
4、疾病因素:(1)外寄生虫可成为附加应激而起作用。外寄生虫对皮肤刺激引起猪只烦躁不安,在舍内墙壁和栏杆上磨擦,出现外伤,引起其他猪只啃咬。(2)体内寄生虫:如蛔虫在体内作用,也可出现咬尾现象,要及驱虫。(3)猪贫血、尾尖坏死也可诱发猪只咬尾咬耳的恶癖,除此之外还可见咬肋及其他部位,如咬蹄、腿、颈和跗关节。
针对该症的防治,笔者认为应首先改善饲料管理,投放全价料。另外,在饲料中应加入富含钠、钴、钙、铜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的添加剂。
其次,应把尾巴被咬破的猪单独隔离并进行适当处理。若伤势不严重,清洗伤口后,应涂紫汞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若伤口出血,要压迫止血,有局部炎症的可以擦红霉素软膏。若已引起全身感染,可肌注青霉素等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圈中其他的猪,可适当给予镇静药,使其精神安定。在猪尾巴上可涂抹一些苦味无毒的药水(如用黄连熬出的中药水),这样,当猪再相互咬尾时,会溴到苦味,迫使其放弃咬尾巴。
,满足猪的营养需要,饲喂全价饲料。当发现有咬尾时,可在饲料中适当增加复方维生素及矿物质,喂料要定时定量,严禁饲喂霉败饲料。
近几年来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尾、咬耳的现象逐渐增多,因此,很多养殖户比较的关注,故以上总结猪咬尾巴怎么回事,以供大家参考。提醒大家猪咬尾是营养不良或发病前兆。建议加强营养,喂益生菌加电解多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