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以干燥块茎入药。是一种无根,无叶,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水分和养料,不能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特殊植物。整个生育期中,除有性阶段约70天在地表外,常年以块茎潜居于土中,靠密环菌供给养料。多生长在海拔700~1 800米,喜凉爽湿润环境,土壤须含有较多的腐殖质。
1.选地整地
选富含腐殖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常年保持湿润的生荒地为好。挖窖,窖长100厘米,宽50厘米,深90厘米,窖底铺腐殖质土3~4厘米。
2.播种育苗
生产上以无性繁殖为主,利用地下块茎进行繁殖,即采用白麻和米麻作种。
3.菌材培养
菌种可收集分离野生或人工培养。菌材以桦木、青冈、野櫻桃、洋槐、女贞、法国梧桐等为好。直径6~13厘米均可,锯成长60~80厘米,每隔6~10厘米砍一深至木质部的斜口,将木材平放一层在挖好的窖内,用腐殖质土填满材间缝隙,均匀地撒.上菌种,依此法铺3~4层,然后淋较多清水或10%洋芋水,盖土15~20厘米。2~3个月后,便可长出菌丝,供拌栽天麻用。
4.菌种栽植
用白麻作种麻栽培,以11月至第二年春3~4月为好。选取发育良好、色泽正常、无损伤、个重10克以上的白麻及培育符合要求的菌材,顺坡排放在挖好的窖内,两材间距5~8厘米,用腐殖质土填于材间,埋没菌材–半,在靠近菌材的两侧,每隔10~12厘米放种麻一个。栽后,两菌材间加放与菌材长度相等的新材,然后用腐殖质土盖过菌材3厘米,若栽两层,依法再铺放菌材种–层。最后覆土8~10厘米,盖一层草或落叶。
5.田间管理
天麻和密环菌共生过程中,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要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度40%左右。越冬前要加盖厚土,并加盖树枝防冻。夏季要排水防涝。春季应清除窖上杂草,接受光照,增加窖温。
6.防治病虫害
(1)杂菌感染。能抑制密环菌生长,感染天麻块茎,使之腐烂。防治上严格选地、菌材和菌种;菌材间隙用透气性和保湿性良好的填充物填实;注意排水。
(2)蛴螬。危害天麻块茎。应安装黑光灯诱杀。
(3)蚧壳虫。危害天麻块茎。不用有蚧壳虫危害的树木作菌材。
(4)蚜虫。危害天麻花薹、花序,可用40%乐果乳剂2000~3000倍液喷杀。
1.采收
一-般在播种后的第二年11月份或第三年的3~4月份收获为宜,要尽量注意避免挖伤天麻。
2.加工
(1)分级清洗。根据天麻的大小,可分成3等:151 克以上的为一等;76~150克的为二等;75克以下的为三等。分等后用水洗干净,当天冲洗,当天加工处理。
(2)刨皮。用薄铁皮刨净表皮,也可用稻壳揉搓去掉表皮。通常由于刨皮后来不及蒸煮放置过久会变质腐烂,反而失去药用价值,除出口或特殊要求外,–般不进行刨皮。
(3)蒸煮。将天麻按不同等级分别放在笼屉上蒸15~30分钟;若加工量较大,多采用水煮的方法,将水烧开后,按不同等级投入水中,放少许明矾一般10千克天麻加100克明矾。以煮透心为度。
(4)烘烤。开始时温度以50~ 60″C为宜,便于天麻体内水分迅速蒸发,当烘至7~8成干时,取下用手压扁,继续上炕;此时温度应控制在70°C左右,不能超过80°C,以防天麻干焦变质。天麻全干后,应立即出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