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有“坚果之王”的称呼,与扁桃、胡桃、腰果并称为“四大坚果”。那榛子怎么种植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榛子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榛子种植方法 园地选择 选择园址要不但考虑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还要考虑社会经济状况、交通因素,以达到最佳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
选择光照充足,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平地和缓坡地(坡度要求15°以下),要求土层厚度40厘米以上、土壤腐殖质多、湿润且排水条件好的砂质土是理想的园址。干燥的砂地和沼泽地、盐渍土或黏重土壤,均不宜建立榛园。保证水分供应是建榛园不可缺少的条件。 园地规划 大榛子果园规划主要包括小区的划分,根据地势及栽培面积的大小划分小区,以便于管理为原则,1~3平方厘米为一个小区,小区用道路隔开,道路设主干道和园内支路,以方便通过运输车辆为准。
排灌系统要与道路想结合,一减少占地。防护林的设置,主风方向防护林5~8行,其余为3~5行,栽植小区的四周均应有防护林。 栽植密度与方式 1、大榛子树的栽植密度与栽培品种、树形、栽植方式、土壤肥力及地势有关。
无论杂交榛还是欧洲榛,其栽培方式均可采用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栽植。 2、品种选择和授粉树配置大榛子树为异花授粉植物,建园时应配置授粉树。在目前尚未选出固定授粉树品种的情况下,建园时,每个园地或小区可选3~4个品种,相间栽植,一般选花期相同或相近的品种,每个品种栽3~5行,各品种相间栽植可以互相授粉。
榛树花粉有效期距离为18米以内,因此如果单独配置授粉树,应按主栽品种4~5行,授粉树1行的比例栽植,即刻满足授粉的要求。 大榛子栽植技术 (1)栽植时期为提高成活率,无论是平欧杂种榛还是欧洲榛,均提倡春季栽植。华北地区可适当提前至3月下旬。
黄河—长江流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最迟不能超过3月中旬。总之,榛树栽植必须在萌芽前结束。如果苗木已经萌芽再定植,成活率降低。 (2)栽植方法栽前应检查定植穴的土壤湿度,湿度适宜即可栽植,如果有立即灌水条件的,土壤稍干也可栽植。
栽植深度:根系不能埋土过深或过浅,要在栽植后根际处与地面平或略低于地面5厘米。以根际以上埋土深度6~10厘米为宜。栽植:按品种栽植计划将苗木放入定植穴内,使根系舒展,同时注意矫正位置,前后左右对直,然后填入湿土。当根系填至一半时,将苗轻轻向上提,边填土边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然后将苗木的周围筑起树盘,其直径达1米,便于灌水和蓄水。定植后要立即浇水,并要求灌透。水渗下后进行封土保墒,并进行地膜覆盖树盘,以保湿增温,促进苗木根系的活动,提高成活率。 大榛子果园种植管理 (一) 整形修剪 1、整形 大榛子生产中采用的栽培树形主要有少干丛状形和单干型。
(1)少壮丛干形留3至4个基生枝做主枝,并斜生伸向不同方向。主枝上着生侧枝,侧枝上着生副侧枝、营养枝和结果母枝。整体形成自然开心树形,树高3~5米。
(2)单干形此种树形保留一个主干,干高40~60厘米,在树干上选留3~4个分布均匀的主枝,主枝上选留侧枝,侧枝上着生副侧枝和结果母枝。形成矮主干,上部为自然开心型树冠。 2、修剪不同树龄的大榛子树,其修剪措施不同。
一般未结果幼树和结果初期者应以扩大树冠为主。对各侧枝的延长枝进行短截,大约剪掉其长度的1/3。并注意调整开张角度,对于过长的延长枝应中度短截,以防止其下部“光杆”现象。内膛小枝不剪。
盛果期树各主枝的延长枝要轻剪,剪其长度的1/3或1/2,促进新枝的发生。对于树冠内膛小枝,除了细弱枝、病虫枝、下垂枝需剪掉外,其余短枝一律不剪,留做结果母枝。为了增加花芽量,提高产量,对于中庸枝、短枝不修剪,只轻短截各主侧枝的延长枝。
反之,为了促进强壮枝生长,恢复树势,则应重剪发育枝,短截部分中庸枝以减少开花量。 (二)大榛子的土壤管理 土壤直接关系到榛树的生长发育和结实,其方法包括:深翻扩穴、耕作、间作、松土与除草、清耕法、生草法等。 (三)施肥 1、施肥时期 (1)秋施基肥从秋季果实采集后至土壤解冻前(9~10月)施入有机肥料,以粪肥、堆肥、绿肥为主是较长时间供给树体多种养分的基础肥料。同时加入适当的氮磷钾复合肥。
(2)追肥 大榛子树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时正值果实子房膨大期和新梢生长期;第二次7月上旬至中旬,因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坚果发育迅速及花芽开始分化期。此时追肥对果实生长发育、花芽分化、枝条充实极为重要。另外,根据树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亦可叶面喷肥。
2、施肥量要根据树龄、灌丛大小、土壤肥沃程度以及肥料种类而定,一般施基肥量2~3年树,每株施粪肥7~10kg,4~5年生树株施30~40kg,6~7年生每株施有机肥50~60kg,以后随树龄的和产量的增加可适当多施。施肥量比例;幼龄榛园(2~5年生)每亩需纯氮8kg纯磷8kg,纯钾8kg,其氮、磷、钾的比例为1:1:1。盛果初期榛园(6~9年生),每亩施纯氮8~11kg,施纯磷16~22kg,施钾肥16~22kg,氮、磷、钾比例为1:2:2。盛果期(10年生?。
榛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之一,那榛子如何种植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榛子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榛子种植方法 榛子的种植条件 1、温度:不同种类的榛子树,对温度要求不一。
欧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适宜平均气温13~15℃,绝对最低-10℃,极端高温38℃地区。平欧杂交种较欧榛抗寒,适宜年均气温7.5~13℃,最低气温可达-30℃地区栽培。 2、光照:榛子树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否则花芽形成少,产量低。 3、土壤:榛子树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尤其平欧杂交种对土壤要求高,干燥的砂土,粘重土,沼泽地,盐渍地和低洼地均不宜建立榛园。
平欧杂交种要求土壤pH值6.5~7.5,欧榛为5.5~7。 榛子的繁殖技术 1、播种繁殖:在野生榛林中,选择丰产、果大、无病虫害的株丛做采种母树,从中挑选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的榛子备播种用。榛树种子发芽力保持1年。
播种时间以春季为宜,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垅作的行距60厘米,株距6~8厘米,床作的行距20厘米,株距5~6厘米。播种时,先在已压平的垅面上开沟,沟深5~6厘米。
然后将湿沙筛出的纯种子按上述株行距撒入沟底,覆土3~5厘米,稍压即可。 2、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母株全部挖起,分成若干小丛或单株,每一单株均有根系和1~2个枝条。二是在母株丛周围挖取根蘖,分出若干植株,母株仍保留。
分株苗应保留根段20厘米,并有一定数量须根。分株苗离开母体后,应剪短枝条,留15~20厘米长即可,并立即假植,保持湿润,防止失水。 3、根蘖繁殖:根蘖繁殖有两种方法,一是挖掘现有株丛周围根蘖,取得苗木。二是在专门的母本园进行繁殖。
预备繁殖的母株应在春季平茬,以促进株丛发生根蘖。生长期内保证充足肥、水供应,并适当疏剪,使根蘖不要过密,既保证根蘖发育生长良好,又便于秋季挖苗。 4、压条繁殖 ①水平压条:在秋季或春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季进行最为适宜。把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水平拉开,铺在地面上,固定住,不压土。
细致的保护叶芽,使之萌发。这样,在水平面上几乎所有的芽都能长成新稍。当新稍长至10~15厘米时,在一年生枝上的每一节(即每个新稍的基部)上用软铁丝横缠2~3圈,促进新根形成。然后把新稍用土培上高度的三分之二,以后根据新稍生长高度再培土1~2次。
秋季落叶后,把每一节切割开,即形成一个有垂直新稍、基部有根系的苗木。 ②弓形压条:弓形压条分为硬枝压条和嫩枝压条。硬枝压条在早春进行,沿株丛周围挖15~20厘米深的沟,把拌好土的腐熟农家肥撒入沟内,保持沟深10~15厘米。
沟与株丛基部的距离,以枝条弯下时其中下部能碰到沟底为宜。选择发育良好的一年生枝,弯向沟底。固定住,再用土压住并把沟填平、培实。
这样,露在地面上的枝芽萌发生长,压在土中部分生根。为促使枝条发根良好,也可把压在沟底的枝条部分环剥,宽度1~2毫米,去掉韧皮,或横向刻伤几刀也可。嫩枝压条6月上、中旬,当年生基生枝长到60~80厘米时便可进行,方法同硬枝压条。 榛子的种植管理 1、种植密度:要想使榛子树实现丰产的愿望,那么榛子树所具有的栽植密度应该有一个合理性。
合理选择榛子树的栽植密度紧密联系于多方面的因素,如种类、品种、砧木、栽培的技术、采用的树形、地势、土壤、气候条件等。因此在选择榛子树栽植密度的时候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使榛子树健壮生长。 2、种植密度: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方、榛子树栽植距离应大些,坡度较大,土壤瘠薄的山地榛园,栽植行距可小些。
长势旺盛、树冠开张的品种,栽植株行距应大些,长势弱、树冠直立紧凑的品种,榛子树栽植株行距可小些。根据栽培目的的不同,栽培密度也应有差异。有的为了早期丰产,可以采用计划性密植,早期密植,以后园地郁闭时可以间伐。 3、栽培深度:栽植深度根系不能埋土过深或过浅,要求栽植后根颈与地面子或略低于地面5厘米。
以根系以上埋土深度6~10厘米为宜。如果穴内土壤疏松,为防止栽后浇水土壤下沉过多而造成难于掌握栽植深度,应在栽前适当浇水。或用脚稍稍踏实穴内土壤。
4、合理浇水:榛子树的周围筑起灌水树盘,其直径达1m,便于灌水和蓄水。定植后要立即灌水,并要求灌足灌透。水渗下后进行封土保墒,并用地膜覆盖?。
选 地
榛子是喜光品种, 种植地要尽量选择阳坡及半阳坡 , 坡度在 5°~ 25°, 土壤质地为轻壤、中壤为好,pH 值在6.0~7.5,石砾含量要在 30%以下。
选择及处理
种子选择
当榛子果实成熟后 ,挑选坚果饱满、结果丰盛的植株及时进行采摘 ,除去有虫和不饱满的果实。
根蘖苗的选择
如果用根蘖苗造林, 要选择主根径在 0 . 6cm , 主根长度在 0 . 5m 以上且生长健壮的根蘖苗。
种子及根蘖苗处理
榛子种皮厚 、坚硬 ,种胚不易突破种皮, 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如果秋播 ,先浸种 1 周, 然后在室内混沙催芽 20~30d 。如果不经过室内混湿沙催芽,秋播时间要尽量提早 ,于土壤结冻前 2 个月播种, 即采种调制后立即播种( 9 月下旬) 为宜 。
春季播种采取越冬埋藏和变温催芽处理, 方法是土壤结冻前,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背阴处,挖深、宽各 1.2m 的埋藏坑 ,长度不限 。
坑底先铺 10cm 厚湿润河沙,然后放 1 层种子,再放 1 层 10cm 厚湿沙, 如此层积一直堆至离地面 10~20cm 为止 ,其上覆沙与地面平,沙上再覆盖土,堆成丘状。坑中间竖插秫秸把或木制通气孔 。
翌春播种前 15~20d 取出种子 ,在向阳面摊晒在席上 ,每日翻倒 2~3 次 ,日晒增温 ,适当浇洒温水保湿, 夜间堆起覆盖保温 ,待大部分种子裂嘴时立即播种。
为防止催芽期间种子受霉菌侵染, 一般浸种后 ,催芽处理前,用 0.5 %~1%硫酸铜溶液浸种消毒 2~3h ,或用 0.5 %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 2~3h 。根段及根蘖苗造林之前用水浸泡 24h 以上 , 使苗根充分吸水,提高造林成活率 。
整地整地以夏末秋初为宜, 种子直播的整地规格为50cm ×40cm×30cm ,植根的整地规格以 50cm ×50cm× 40cm 为宜, 如果土壤有机质及肥力较低时 , 伴随整地回填土适量施农家底肥。
种植密度
根据榛子只有在光照充足 、通风良好,且土壤肥力较好的环境下才能高产优质的特性, 种子直播穴密度为 1.3m ×1.3m, 且每穴播 7~8 粒种子 ; 植根穴的密度为 1.5m×1.5m ,每穴植根苗 5~7 株。
种子直播造林
种子如果不经过催芽处理 , 最好在 9 月下旬播种为宜 ,覆土厚度为 3~5cm ; 种子经过催芽处理, 在4 月播种 ,覆土厚度为 8~10cm,稍压实 。
植根造林
植根造林春秋季均可, 春季造林在清明前后土壤化冻 30cm 时抓紧顶浆造林 ,秋季造林要在土壤封冻前的 10 月末至 11 月初进行 ,应采用两次回填土踩实,根苗全埋基本不露土 ,这样可防止冬季干冷风侵蚀,保持根苗长期在湿润条件下,有利苗木成活。
除草松土
榛子在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根系发达、萌蘖力强、生长旺盛,有利于生长 、结实,除草松土每年应进行 2~3 次 ,在 4 月末至 6 月份进行。
防 虫
应视林分的虫害程度而进行适当地预防 ,对有虫害的林分在花期授粉后喷施农药 1 次 , 以防止榛子果实食心虫危害 。
平茬更新, 促其丰产
2~3 年生的榛子林为盛果期 ,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产量逐年递减 ,根据榛子这一特性,当 3 年生榛子结果完毕时 , 即秋末冬初进行人工平茬 。
在平茬的同时进行人工垦复, 促其新生侧根发育生长, 培育粗壮新生营养植株 。
榛子林人工垦复应视林地状况而灵活掌握 ,对于土壤板结、肥力较差、坡度较小的林地可实行全垦, 土壤疏松 、坡度较大的林地也可采取穴垦 。还应视土壤肥力状况追施农家肥以满足植株生长需要 。
扩展资料:
榛子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E,多种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东林榛子果仁醇香,余味绵绵,有“坚果之王”的称呼。
榛子—-挑选小奥秘 :
一挑个头:大颗果实榛子生长周期长,富含更多的营养成分。
二挑饱满:饱满的榛子果实是自然成熟的,口感细嫩、香味更佳。
三挑颜色:果实的仁衣色泽黄白、仁肉白净。
四挑外壳:榛子壳薄、无木质毛绒。
榛子树的花语是和解,榛花也被称为生日花。不过榛子树的 种植 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榛子树种植 方法 ,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榛子树的种植方法 土壤 榛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轻砂土、壤土、轻黏质土及轻盐碱土上均能生长发育和结实,但最适宜的的土壤是砂壤土。
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
对土壤酸碱土适应性强,在pH值5.5-8.0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结实。 栽植深度:根系不能埋土过深或过浅,要求栽植后根际处与地面平或略低于地面5厘米。以根际以上埋土深度6-10厘米为宜。如果穴内土壤疏松,为防止穴内土壤。
整地 栽植前对土地进行平整,清除杂树、杂草、石块等物。土地耕翻深20厘米以上。定植穴规格,直径70-100厘米,深60-70厘米。
挖定植穴时,表层熟化土与底土要分开,回填时底土与有机肥混合、拌均匀再回到定植穴的下半部,表层熟化土再回到定植穴的上部,整地挖穴最好在定植前一年的秋季完成。 时期 为提高成活率,均提倡秋季栽植。一般在10-12月份,黄河、长江流域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最迟不能超过3月中旬。
榛树定植必须在萌芽前结束。如果苗木已经萌芽在定植,成活率降低。 栽植 按品种栽植计划将苗木放入备好的定植穴内,使其根系舒展,同时注意校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然后填入湿土。当填至一半时,将苗轻轻向上提,边填土边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然后将苗木的周围筑起灌水树盘,其直径达1厘米,便于灌水和蓄水。定植后要立即灌水,并要求灌足灌透。
水渗下后进行地膜覆盖树盘,以保湿增温,促进苗木根系活动,提高成活率。 光照 榛树为喜光植物,最好在背风向阳地点栽培,温暖和光照充足的地方,丰产来的早。但在山地坡度15°以下的任何坡向均可栽培。年光照在2000小时以上可满足要求,最适宜光照在2200小时以上。
年光照时数低于2000小时会发芽分化不良。 温度 榛可耐冬季-35-(-33℃)低温,年平均气温6.5-7℃以上地区栽培。安全栽培北线可在辽宁的北部温条件下栽培,因此,适宜在冬季不冷(不低于-30℃),夏季最高温度不高于38℃,年平均气温15℃以下栽培;生长期,年≧5℃日数超过190天。 湿度 年降水量500-1300毫米条件下可栽培,最适宜的年降水量为700-1000毫米,年降水量低于500毫米,需有灌溉条件;年降水量高于1000毫米,需有排水条件。
北方冬季降雪和积雪有利于榛树越冬,冬春季降水和空气湿度大同样有利于越冬并防止枝条抽干。 栽植前应检查定植穴的土壤湿度,湿度适宜即可栽植,如果有立即灌水条件的,土壤稍干也可栽植。 施肥 施肥是榛园土壤综合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给榛树充足的营养才能丰产。
1、施肥时期 (1)秋施基肥:是从秋季果实采集后至土壤结冻前(9-10月)施入有机肥料,以粪肥、堆肥、绿肥为主,是较长时间供给树体多种养分的基础肥料。同时加入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 (2)追肥:榛树一般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时正值果实子房膨大期和新梢生长期;第二次7月上旬至中旬,因6月上旬至7月上中旬为坚果发育迅速及花芽开始分化期。
此期间追肥对果实生长发育、花芽分化、枝条充实极为重要。另外,根据树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亦可叶面喷肥。 2、施肥种类 基肥:主要施有机肥料,包括鸡粪、猪粪、羊粪和其他兽类粪及有机物腐烂后形成的肥料。上述粪肥必须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特别是鸡粪除充分腐熟外,还应将鸡粪和土的比例混拌才可施用,否则易烧坏根系。
另外,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肥料可以1:5用于基肥施用。 追肥:含有单一元素的氮肥,如尿素、另外磷酸二胺及含有氮、磷、钾的复合肥及复混肥,均可用于榛树的追肥。 根外追肥肥料主要有氮、磷、钾、钙和微量元素。
3、施肥量 要根据树龄、灌丛大小、土壤肥沃程度以及肥料的种类而定,瘠薄的砂土应多施有机肥,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的土质可适量少施。 一般施基肥量2-3年生树,每株施粪肥7-10千克,4-5年生树株施30-40千克,6-7年生每株施有机肥50-60千克,以后随树龄和产量的增加可适当多施。 施肥量及比例:幼龄榛园(2-5年生)每亩需纯氮8千克、纯磷8千克、纯钾8千克,其氮、钾的比例为1:1:1。盛果初期榛园(6-9年生),每亩施纯氮8-11千克,施纯磷16-22千克,施纯钾16-22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2:2。
施有机肥与无机复混肥料(如:黑肥、生物肥料):幼龄榛园(3-5年生)每株2-3千克;6-9年生,每株施6-7千克,10年生以上每株施8-10千克。 榛子树的 文化 传说 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远征到达一荒无人烟的地区时,军队粮草成了大问题。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士兵们发现一个山谷中长满了一种树,果实累累,他们试著采此果充饥,结果发现此种果实不仅能吃,而且有股香味,吃后使人精力充沛,体格强健,增强能力又据传公元前5世纪,波希战争时,波斯人就是全靠食阿月浑子才使军队精力旺盛,连打胜仗的。
当时波斯牧民在游牧时,必身带足够的阿月浑子,才进行较远的迁移生活。 榛子的价值 榛子本身富含油脂(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