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小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菜篮子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依靠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协作配合。市委书记李庆元强调,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坚持谋近保供应、谋远抓产业相结合,大力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建设菜园子、管好菜摊子、丰富菜篮子。
菜篮子稳产保供,一头连农民、一头连市民,关系着群众的一日三餐。今年9月以来,普洱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菜篮子工程会议,并明确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确保菜篮子产品生产有力、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普洱有发展蔬菜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光热等条件。近年来,全市通过优化种植基地规划和布局、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产能稳定增长、持续推进畜牧渔业快速发展等举措,全面抓好菜园子建设,确保菜篮子量足价稳,市民有菜可拎,并且拎得更丰富、更放心、更有品质和保障。
优化蔬菜种植基地规划布局
日前,记者来到思茅区倚象镇永庆无公害蔬菜基地,只见菜民正忙碌工作,大筐小筐的新鲜蔬菜被摆放整齐,等待装车运走。很快,这些新鲜的蔬菜将进入中心城区的各大农贸市场、超市,抵达市民的餐桌。
为进一步推进蔬菜基地建设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全市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的原则,将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重点打造为常年蔬菜生产基地核心区县,目前已起草《普洱市绿色冬春蔬菜基地发展规划(2022-2025年)》(送审稿)、《普洱市思宁一体化思茅中心城区蔬菜保障供应基地规划》(送审稿),编制了《思茅区保供蔬菜基地建设方案》《宁洱县保供蔬菜基地建设方案》等项目申报书,并对常年蔬菜基地开展提质增效工作,以项目促发展,做到建好一亩、成效一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下一步,全市还要以思茅区兴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宁洱润农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墨江县新安镇三家河蔬菜种植农民合作社、景东田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景谷雷沃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等为主体建设的7个绿色冬春蔬菜优势基地,提高蔬菜保供能力,实现常年生产、持续供应。此外,还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培育新市场主体。目前,已有云南卓一食品有限公司、普洱庆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表达了投资意向。
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产能稳定增长
从普洱中心城区驾车约30分钟便到达南屏镇整碗村瑞嘉蔬菜基地。白色的温棚里,南瓜、黄瓜、蚕豆、茄子、韭菜等蔬菜长势喜人。循着突突突的机械声望去,基地负责人李明兵正操作着耕地机进行菜苗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这边是用李天来院士给我们寄来的6个品种的番茄种子培育的种苗,这边我们采用的是漂浮育苗在基地的种苗培育室里,李明兵对种苗如数家珍。近年来,李明兵在李天来院士团队和市、区两级经作站的帮扶下,基地优良品种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依托基地成立的绿色蔬菜发展创新研究中心为全市蔬菜新品种、优质品种推广及工厂化育苗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服务。目前,这里已初步建成集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新技术示范推广、工厂化育苗示范、蔬菜种植培训基地等为一体的生产示范基地。完成100余亩蔬菜基地的改造提升后,日供蔬菜可达1.5吨,产值超过百万元,年用工5000人次以上。李明兵说。
基地化率低,蔬菜生产成本高;整体科技水平不高,技术推广难度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过去一直是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短板。近年来,普洱市通过积极引入有实力的优质企业,推动新增保供基地建设;引入科研院士团队创新科研平台,打造优质蔬菜种苗培育示范基地;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提高菜农种菜积极性;逐步加大设施大棚、农田水利、灌排沟渠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申报实施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蔬菜产业基础设施;持续做好科技培训工作等措施。目前,蔬菜产业已经由小、散、弱朝着高、精、强的现代农业加速奔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据了解,2022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75万亩(全市有常年商品蔬菜种植基地5.69万亩),产量96万吨,综合产值44亿元;2022年,全市计划蔬菜播种面积77万亩、产量99万吨、产值4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3亿元)。截至9月底,全市完成蔬菜播种面积47.7万亩、同比增0.3万亩,实现产量61.5万吨、同比增长6.5%,实现农业产值14.02亿元、同比增长8.6%。
推进畜牧渔业健康快速发展
驱车沿着思江公路蜿蜒前行,1个小时后重峦叠嶂的山林突然豁然开朗,一片青翠铺满万亩山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盎然野趣倒映在曼老江畔。这里是云南爱伲牧业有限公司建设的1.2万亩人工草山,700余头肉牛正在阳光雨露滋养下惬意地享受着鲜嫩的草芽。
据了解,2022年上半年,全市肉牛存栏71.97万头,出栏17万头;生猪存栏235万头,出栏185万头;羊存栏50万只;家禽存栏1473万羽;水产养殖面积11万亩,总产量7.5万吨。全市完成肉类总产量19.7万吨、畜牧业产值77.37亿元。
肉禽蛋品作为市民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稳步推动畜牧渔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畜禽水产品增产保供能力。以肉牛产业发展为例,初步完成《普洱市现代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编制。制定出台《普洱市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和《金融支持普洱市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从政策层面全力保障普洱市肉牛产业快速发展;组织全市养殖企业从省内外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等优质杂交肉牛14433头。截至目前,改造提升42个肉牛冻精改良站,完成肉牛冻精改良12427胎,产犊牛7400头;通过政府+保险公司+银行+龙头企业+养殖户带动模式发展肉牛养殖,银行累计发放支持肉牛产业贷款20850户15.76亿元。全市有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62个,近期完成了思茅区云南爱伲牧业和景谷县云景林纸黄草岭2个县级高端肉牛基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