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子宫内膜炎是造成现代规模化养猪场母猪高淘汰率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对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正日益加大。为了养殖户可以有效的减少该病造成的损失,火爆兽药饲料招商网总结,猪子宫内膜炎发生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猪子宫内膜炎发生原因
造成猪子宫内膜炎的几个途径:
1.1、后备、初产母猪的子宫内膜炎
1.1.1、后备母猪从发情至初配前一般经过3次发情,发情时子宫颈口和阴道口张开,如果栏舍内潮湿肮脏,极易造成细菌的外源性感染。
1.1.2、初产母猪配种时的动作不规范,消毒不严格,本交时由公猪的原因等造成的外源性感染。
1.1.3、还可能由乙脑等病毒性、链球菌等细菌、滴虫等寄生虫性造成的内源性感染。
1.2、经产母猪的子宫内膜炎
1.2.1、由病毒性、细菌性、营养性、霉菌毒素等因素造成的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在子宫内腐败产生大量细菌及内毒素,从而使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
1.2.2、母猪在分娩、难产、哺乳期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夏季的热应激),再加上产床卫生状况差、助产时消毒不严格、产道损伤、助产不彻底、胎衣不下等,从而促使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
1.2.3、母猪在配种时动作粗鲁、操作不规范、人工授精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母猪阴道损伤等,也可引起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
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1、急性子宫内膜炎
母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鼻镜干燥、频尿、弓背、努责常并发MMA。阴道中流出带有腥臭味的灰白色或红褐色的黏液或脓性分泌物。
2、慢性子宫内膜炎
母猪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有时可能会略有升高,泌乳性能下降,慢性子宫内膜炎往往由于急性时治疗不及时转变而来,母猪躺卧时常排出浓性分泌物,阴门及尾根上常粘附黄色脓性分泌物。有些母猪断奶后常常不排出分泌物,采食、体温、行动等都正常,在发情、配种时(尤其是人工授精)或配种后,排出大量黄色或灰白色较黏稠的脓液。
猪子宫内膜炎防治措施
预防:
本病重在预防,减少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饲喂优质全价营养丰富的饲料,严禁饲喂冰冻霉变饲料,搞好冬季防寒和夏季防暑工作。对引起繁殖障碍的传染病,要搞好定期预防接种和消毒,产房应保持干净清洁,助产所用器械必须消毒,术者应修剪指甲,洗手,消毒并涂润滑油。
人工受精器械要严格消毒,可在稀释好的精液中加入速克冻干粉(头孢噻呋,洛阳普莱柯产),净化精液,防止细菌污染。母猪产前将猪外阴用0.1G的高锰酸钾洗净,在母猪产后一周,饲料中添加泰妙欣(泰乐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洛阳普莱柯产),可有效防治子宫炎、乳房炎,同时可防治母猪产前产后应激诱发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疾病,母猪产后长效克菌(普鲁卡因青霉素,洛阳普莱柯产),可有效防治母猪产后炎症,减少母猪子宫炎的发生。
治疗:
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原则是抗菌消炎,促进炎性产物的排除和子宫机能的恢复,对于急性子宫炎首先要清除子宫内的炎性分泌物,可以用0.9的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等冲洗子宫,冲洗后须将残存的溶液尽量排出,可向子宫内注入正林菌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洛阳普莱柯产),同时给予全身治疗注射抗生素或磺胺药,严重者可以静脉补液,静注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药物,增强猪体质,消除炎症,效果更好。
对于患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猪,可在向产后若干日或发情期的14―16天时向子宫内膜投药;注射氯前列稀醇,有利于子宫开张,促使子宫收缩,炎性物的排出。在发情时用0.9的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冲洗子宫,直到流出的液体为干净,没有炎性的产物为止。向子宫内灌注正林菌素,同时肌注长效克菌,连用3天,待母猪再次发情时方可配种。
猪子宫内膜炎发生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就是以上的全部内容,夏季母猪产后感染子宫内膜炎的机率较大,若治疗不及时,屡配不孕,就会给母猪繁殖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猪子宫内膜炎有更深的了解,对今后的防治有所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8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