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袁隆平这个名字,基本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和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 我们要明确袁老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那是毋庸置疑的。他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半个多世纪,生前一直奋战于农业科研第一线,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到二系法杂交水稻,这种属于超级杂交稻的技术体系让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2022年的时候,我国水稻就增产了6000多亿公斤,比很多国家的水稻总产量还高,光是每年新增的水稻产量就能够养活7000万的新增人口了,而我国的水稻总产量更是高出了世界平均水平的50%多。
也就是说袁老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并不是他所作出的贡献不够多。
而袁老之所以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因为袁老的研究领域和中国科学院研究领域的侧重点有些区别。
中国科学院院士这种终生荣誉虽然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但他更侧重于基础科学研究,而袁老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属于技术研究领域的范畴。
也正因为如此,袁老被评选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同样是终生荣誉,而且含金量不亚于中国科学院院士。
要知道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开拓者张光斗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只是因为中国科学院是1981年成立的,而中国工程院是1994年成立的,再加上当初中国工程院的成立还有中国科学院的提议,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荣誉不如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学森和张光斗当初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时候,两院的侧重点还没有分工的那么明确,再加上后建立的中国工程院急需一批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来让全国科研人士所熟知,所以中国工程院最早一批的院士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至于袁老为什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因为袁老研究出的杂交水稻也为解决世界粮食供给难题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当初,袁老还曾经亲自前往越南、印度等多个国家去向他们的科研人员传授杂交水稻的技术,帮不少的国家有效的缓解了粮食短缺的问题。就像伊朗驻华大使馆对袁老评价中所说的那样:
中国的禾下土里有您的汗水,世界的稻花香里有您的笑颜
将一生奉献于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院士,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此外,美国科学院虽然带有美国两个字,但并不属于国家机构,而是一个民间组织,只不过成立的时候美国林肯总统签署了法令罢了。
所以入选要求没有那么高,而且为了招揽人才,美国经常会给一些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外籍科学家授予院士的称号,光是我国就有20多个,不过这些都不算正式的,只有愿意被招揽,加入美国的国籍,才是正式的美国科学院院士,而袁老自然是非正式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8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