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是一种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目前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人饲养小尾寒羊这种品种。因此,提高小尾寒羊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是提高产羔成活率。以下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怎么提高小尾寒羊成活率,小尾寒羊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一、管护好母羊
小尾寒羊初情期早,一般母羊6月龄即可发情配种。它常年发情,以秋春季为旺盛。发情羊表现为外阴唇充血,有黏液从阴门流出及爬跨反射现象。此时为配种的“火候”,要及时配种。处女羊发情不明显,且多拒绝爬跨,拒爬时要进行站立保定。发情周期一般为16天~21天,平均18天。一次配不上,可采取多情期配种。妊娠期150天左右。在母羊妊娠期,要加强管理,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或完全舍饲。在舍饲情况下,每日除满足妊娠母羊2.5千克~3千克优质鲜草外,还要补饲玉米、麸皮、豆粕等混合精料0.5千克和适量的矿物质及维生素。在缺乏优质青干草的冬春季节,补饲量要增加到0.8千克左右。管理上也要注意做到“三稳三防”:即入出羊舍要稳,防挤撞;放牧要稳,山区应避免在陡坡上放羊,防惊吓猛跑和爬沟坎,以防流产;饮水要稳,防跌倒,以免发生流产、死胎。冬季要给妊娠母羊饮温水,不可饮带冰碴儿的水。
二、护理好羔羊
分娩后,对初生羔羊,要及时清除口、鼻、耳内的黏液,躯体上的黏液让母羊舔干净,天冷时要生火取暖。对刚产下的羔羊,接产者要把食指伸入羔羊嘴中,让其吸吮一下,并及时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内含有丰富的抗体、镁等物质,能增强羔羊对疾病的免疫力,促进胎粪排出。如母羊一胎多羔,奶头和奶水相对不足时,人工哺养是的办法,即将鲜牛奶、奶粉、小米汤等装入奶瓶中喂给。羔羊生后15天左右,大部分有吃土吃毛的恶习,这时期容易诱发胃肠疾病。因此,羔羊生后,应保持圈舍干净卫生,防寒保暖。也可以在羔羊舍内或产房内放置食槽和饮水槽,让羔羊自由采食饮用,也可将优质青干菜绑成小把吊起,让羔羊戏吃,不仅可以减少羔羊吃土吃毛的机会,而且也可以让羔羊尽早吃到植物性饲料,促进瘤胃发育。
三、羔羊早断奶
早为羔羊断奶,需要人为训练羔羊的采食能力,在羔羊10日龄~15日龄时喂一些鲜嫩的青草、菜叶或细软易消化的干草、叶片,以刺激羔羊消化道消化机能的早期形成和向羔羊自主采食方向过渡。为使羔羊尽早吃料,开始时可将玉米和豆面混合煮粥喂食或拌入水中让羔羊饮食,也可将炒过的精料盛在盆内,让羔羊自己舔食,一般羔羊到20日龄~30日龄后即可正常采食。
四、防治羔羊疾病
羔羊常见的疾病有缺铁、缺硒等营养性拉稀和细菌性下痢等。对此,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应用升血铁制剂及加硒微量元素等,菌痢要用药物及时治疗。妊娠母羊在分娩前20天~30天和10天~20天时要及时预防注射羔羊痢疾菌苗,提高羔羊免疫能力。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可灌服土霉素15万单位~20万单位,每天1次,连续3天,具有良好预防痢疾效果。对发病羔羊,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粪便、垫草要销毁。羊舍要用生石灰水或3%~5%的来苏尔定期喷洒消毒,彻底切断疫病传播的媒介和途径,杜绝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一、羊炭疽病
羊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羊表现短时期奔跑、跳跃几下,摇晃倒地,头向后仰,四肢作不随意的游泳动作,经几分钟后即死亡。该病5-9月发病率。可在春秋季进行一次炭疽预防注射,对发生过炭疽病的地区,每年打预防针一次,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炭疽芽胞苗0.5毫升,可免疫一年。
二、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表现突然发作,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抖,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随后头颈显著抽缩,常死于2-4小时之内。
【治疗】①用磺胺胍18-20克,天一次灌服,第2天分2次灌服,直至痊愈。②可灌服10%石灰水,大羊每只200毫升,小羊每只50-80毫升。
三、羔羊痢疾病
羔羊痢疾病表现为羔羊发生腹泻。粪便恶臭,有的稠如面糊,有的稀薄如水,后期含有血液,常l-2天死亡。
【治疗】①土霉素0.2-0.3克,或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加水灌服,每天2次。②可用羔羊痢疾高免疫血清进行治疗,肌肉注射0.8-1.4毫升。
四、羊肝片吸虫病
病羊急性表现为精神沉闷,体温升高,食欲消失,偶有腹泻。严重贫血,腹围增大,充满大量腹水,常在3-5天内死亡。病羊慢性表现为病程较长,贫血、消瘦、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被毛粗乱无光泽衰竭而死。
【治疗】①用硫酸二氯酚,按每公斤体重0.08-0.1克,配成悬浮液一次口服。②用硝氯酚,按每公斤体重3-5毫升,一次口服。预防:定期驱虫,春秋各驱虫一次。
五、羊螨虫病
寄生在羊体表的有疥螨和痒螨两种。疥螨多寄生在羊的嘴皮、鼻、眼睛周围、耳部、头部、腿内侧及尾根等处。痒螨多发生在毛密的臂部和背部,然后向全身蔓延。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羊病,而且对养羊生产违害很大。治疗与预防:可用螨净0.25%溶液进行药浴,每年春秋各一次。
六、羊痘病
发病初期发烧(41℃–42℃),眼、鼻黏膜充血,鼻孔流浆液、脓性分泌物。经1天至2天发痘。在皮肤少毛或无毛处,如眼周围、唇、口角、鼻翼、四肢、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包皮等处出现红色斑点,并迅速形成直径3毫米至5毫米的硬圆丘疹。过6天左右,丘疹增大,形成水泡,体温稍有下降。水泡经2天至5天变成脓泡,体温再次上升,一般持续2天左右。脓泡干涸,变成黑褐色的痂皮。有的病羊还会出现腿瘸、眼瞎、咳嗽、拉稀等。
以上就是怎么提高小尾寒羊成活率,小尾寒羊的常见疾病有哪些的具体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尾寒羊作为一种优质的家畜虽然抗病性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会生病。养殖户在平时应该要注意做好养殖场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养殖环境卫生质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7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