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烹饪方法
米包括大米、小米、黑米等。大米是我国居民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大米的烹饪方法通常有做成米饭和稀饭两种。临床研究表明,大米烹饪成稀饭后,被人体摄入,其血糖指数较米饭显著增加,其升血糖作用甚至接近等量的葡萄糖。当给大米适量加些小米、黑米、玉米等做成“二米饭”时,小米、黑米、玉米等富含纤维素的粗粮能增加饱腹感,延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时间,有益于保持血糖稳定。一句话总结:对米类进行烹饪时,米饭对血糖的升高作用小于粥类,而粗粮米饭对血糖的升高作用弱于大米米饭。
白面的烹饪方法
有研究以1份小麦粉加1份荞麦粉分别制成馒头和饼,进行血糖生成指数测定,结果显示:单纯使用小麦粉制作的馒头血糖生成指数为98.34,烙饼血糖生成指数为93.43;用小麦粉和荞麦粉1:1混合制作的馒头血糖生成指数为94.97,烙饼血糖生成指数为88.96;单纯使用荞麦粉制作的馒头血糖生成指数为90.35,烙饼血糖生成指数为81.19。测定结果说明,在面食烹饪中添加荞麦粉的面食,血糖指数较低,有降糖作用。发酵的馒头比死面的烙饼血糖指数要高。
烹饪调料的选择
在糖尿病饮食中,对于烹饪食物的调料如盐、油等的用量均有严格限定。
盐根据我国居民健康指南推荐,我国居民每日盐摄入总量应低于6克,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盐量应低于5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低于3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食盐摄入量限制则更加严格。低盐饮食除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入外,还应减少含盐食品的摄入,如甜面酱、酱油、咸菜、咸鱼等。为增强口感,促进食欲,可使用麻酱代替食盐,或者利用食物本来的味道促进口感。
油烹饪用油应首先选择不含胆固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以上烹饪用油具有保护细胞膜,降低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植物油用量成人每日30克左右,儿童和青壮年可适当放宽。
以橄榄油为例,橄榄油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及维生素K、E等,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食用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高达83%,可改善血糖的应答机制,增加胰岛B细胞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的需求量;还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总体代谢状况,降低患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花生油中含有大量油酸、亚油酸、卵磷脂等成分,其营养价值仅次于橄榄油。
菜肴的烹饪原则
为了达到使菜肴低脂、低盐、低糖的要求,烹饪方法主要以汆、炖、蒸、拌、炒等少油或无油等烹饪方法为主。
多蒸少熏:清蒸是食物烹饪方法中最合理的方法。蒸菜用油较少,营养素损失少,可以保持菜肴的原味;而熏菜为入味,则更多使用盐、油及各种调味品,增加了油、盐的摄入,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多炖少炸:炖菜相比较于煎炸类食品而言,具有少油、有利于食物中的营养素充分析出等特点,有利于糖尿病病人的消化吸收,减少胰岛素的需求量。
多拌少腌:拌菜除能保留较多的营养素外,还易控制油、盐的用量,相比较于腌制食品而言,其优点突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7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