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村出村都没有正道,村里垃圾什么的到处都是,现在通过我们村整体拆迁,改变人居环境,整个村有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宁津县柴胡店镇王世英村党支部书记 陈绪勇
在王世英村的南面,原本是一片祖传的低洼地,经常被淹。村民在这里种庄稼就相当于开盲盒,永远也不知道打开的是惊喜还是惊吓。
这是两百多亩地,可利用的地也就有几十亩,这里比周边的地低平均1.5米,假如说下点雨,这里就积水,种的玉米啥的全淹了,所以说老百姓一点收入也没有。——宁津县柴胡店镇王世英村党支部书记 陈绪勇
不过很快,这块原本遭人唾弃的低洼地,身价蹭蹭蹭往上涨,变身高富帅,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地段。2016年,经过多方考察之后,村党支部书记陈绪勇决定在这里养泥鳅。
光我们这里现在是36个池塘一共是207亩地,我们现在发展周边地区有1000多亩地,今年泥鳅价格相当好,看现在的行情来说,我们一亩地纯利润3万块钱是没有问题的。——宁津县柴胡店镇王世英村党支部书记 陈绪勇
从种到养,一字之差,陈绪勇化腐朽为神奇,盘活了落后资源。然而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养泥鳅,陈绪勇需要从南方买入泥鳅苗,两百亩水面光是泥鳅苗一年就需要100多万。舍不得投入,就得不到理想的产量,要想得到理想的产量,就得舍得投入。陈绪勇边养边钻研育苗技术,最终培育出了适合北方养殖的泥鳅苗,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成功解决了舍和得的问题。
我们自己培育的泥鳅品种,一个是长得速度快,再一个适应我们当地的气候,所以我们周边地区包括附近省份,跟我们合作的养殖户用了我们的鱼苗,第一成活率高,第二不容易生病。——宁津县柴胡店镇王世英村党支部书记 陈绪勇
陈绪勇自己培育的泥鳅品种,生长周期从原先的四个月缩短为三个半月。最关键的是,泥鳅苗再也不会舍不得放了。
就这个密度,一亩地得20多万尾,你看现在泥鳅还没全聚过来,假如说聚过来以后,我们整个池塘1/3都是泥鳅。我们这个池塘有三亩多地,最少也得有70多万尾,看现在这个产量,一亩地3.5吨是没有问题的。——宁津县柴胡店镇王世英村党支部书记 陈绪勇
陈绪勇养的泥鳅被韩国企业看中,目前,合作社80%的泥鳅出口韩国,年利润6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从过去的3万元,增加到了如今的50多万元,村民的收入也显著提高。
一个是土地流转费用,一个是村里分红,再就是在这里打工,三亩地流转费用加分红,加起来9000多块钱,打工一个月4000多块钱,这个收入在农村来说比较够花了。——宁津县柴胡店镇王世英村村民 陈海涛
我流转了五亩地,一亩地1000块钱,年底按照精准利润的10% 二次分红,一亩地2000块钱左右,总的来说这五亩地的收入,这一年是14000块钱左右。——宁津县柴胡店镇王世英村村民 陈绪海
过去在村里最不受待见的那块低洼地,如今却成了村里的福地。全村67户,家家户户住上了独院别墅。村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都由村集体出钱,学生考上大学,村里每年也会奖励3000元钱等等。
让老百姓生活居住跟我们全村环境,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句话就是,虽说我们付出了,但是心里感觉也有成就感。——宁津县柴胡店镇王世英村党支部书记 陈绪勇
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乡村振兴局、山东广播电视台、邮储银行山东分行共同发起的邮储银行杯山东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选树活动正在进行中,我们将给大家介绍更多的乡村振兴排头兵发展产业的故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7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