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和9月,酷热的高温让不少朋友都直呼受不了。不过,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国庆的到来,热浪也在寒潮的来袭之下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幅降温。这波寒潮过后,北方很多地区都冷了,最低气温0℃线已经南移到了华北北部,而最低气温10℃也难以到了四川东北部、湖北中部、河南南部至苏皖北部一带。
按理说,经历了酷热,来一波降温应该高兴的,可很多朋友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次的降温幅度太大了,很多地区从39、40多度的高温天气一下子降到了10来度,不仅人受不了,就连养殖的禽畜等都大面积死亡。
这不,最近就有不少养殖户表示,往年这段时间好好的塘口,在今年降温之后就开始死鱼,本以为是正常现象,哪里知道这几天连着死,而且有的塘口甚至出现了全军覆没的情况,鱼塘里漂起了上万斤白花花的死鱼,不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养殖户都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还以为是有人投毒了呢,同时也表示“今年怕是要血本无归了。”
真的是大写的惨,那么为何这一波降温之后,鱼塘会死那么多鱼呢笔者也咨询了一些十分有经验的养殖户,总结出了原因以及相关的解决办法。
秋季到来之后,很多地方的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白天的气温高,夜晚的气温低,就会使池塘的表层水温下降,这样一来,底层水温就会高于表层水温,从而造成水体上下层对流,这种情况会导致池塘的溶氧量急剧下降,使得池塘缺氧。
池塘缺氧后,自然就会死鱼。其实池塘缺氧死鱼的严重与否,与两方面因素有关。第一个就是降温幅度,往年的9、10月份,降温幅度都不大,都是慢慢降下来的,死鱼的情况不严重。而今年则不一样,降温幅度达到了20多度。其实,降温幅度只要超过了10度,就会造成很严重的死鱼现象,这次降温幅度超过了20度,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第二个就是底质好坏,底质越差,降温造成的上下层水体对流就越厉害,缺氧死鱼的程度也就越厉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养殖户即使发现了问题,但相救恐怕都来不及。
要怎么预防这种情况呢
首先得知道为何在秋季的时候池塘容易缺氧,这主要由以下2个原因造成。
第一点,池塘缺肥。在养殖的过程中,随着池塘中的肥水消耗,会让水体发白,透明度过大,从而导致浮游生物以及浮游植物减少,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减少,也会让因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降低,同时也会造成水中溶氧消耗速度大于溶氧生产速度,这样自然就会造成池塘缺氧,这个时候就得给池塘增加必要的肥水。
第二点,养殖密度大。很多养殖户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益,会放养很多的鱼苗,从而使得鱼塘养殖的密度过大,这样到了养殖后期,每一次投喂量都会很大,鱼儿在夜间消化食物的时候,就会大量消耗池塘里的溶解氧,从而会造成第二天凌晨发生鱼儿缺氧、浮头、死亡等现象。
简单点说,池塘的存鱼量过大,投喂量过大,就会随着耗氧物质的增多而导致池塘缺氧,若是不减少存鱼量或者增加池塘溶氧的话,死鱼的现象就会愈来愈严重,因而在一波大降温之后,就很容易造成鱼塘里漂起白花花的死鱼。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实方法有很多,一个是年底的时候清塘,把塘底的淤泥都处理掉。这个处理主要是因为平时投喂量过大,会在塘底堆积很多垃圾,若不处理的话,会让塘底的底质变差。若是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长期换点新水来。
还有就是使用增氧机,这个算是最快增加池塘溶氧量的设备了。虽然很多养殖户也确实配备了这个设备,但却因为担心电费太多,都舍不得开,让增氧机成了摆设,其实不要舍不得,你要想想,一下子死了那么多余,那损失得有多大这一点电费算啥
其实科学的使用增氧机,电费也花不了多少。至于具体要怎么开,大家可以去向有经验的养殖户取下经。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大降温造成的鱼塘死鱼现象,还是因为平时很多养殖户经验不足,对鱼塘的管理不够造成的。这一次的情况也算是给大家提了个醒,平时不要疏忽鱼塘的管理,不管等到死鱼的时候,补救都来不及。
据目前的报道,之后的气温还会进一步下降,请各位养殖户朋友及时做好应对,免得造成鱼虾蟹大面积死亡,不然一年就白忙活了。
各位朋友,你们那里出现了鱼塘死鱼的现象吗你如何看待这一次大降温所造成的影响呢欢迎留言交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