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粉 氨基酸
鹅的糠麸类饲料和蛋白质饲料
糠麸类饲料
这类饲料是谷实类的加工副产品,如米糠、麸皮等,含碳水化合物40%左右.粗蛋白质12%-13%.畜含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1、B2和泛酸等。米糠中含脂肪较高,易氧化变质,不宜久贮。麸皮中B族维生家含量较高,磷的含量较多。饲喂时要注愈补钙,同时由于麸皮有轻泻作用,喂量不要超过日粮总量的10%-20%。统糠等粗纤维含量高。木质素成分多,不易消化,肉用仔鹅和产蛋期的种鹅日粮中应尽量少用,在育成鹅限喂阶段,可适当多用。
蛋白质饲料
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大于20%、粗纤维含量小于18%的饲料属于蛋白质饲料。这类饲料包括有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豆类和油饼类饲料属于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它们一般含粗蛋白30%-45%所含各仲必需氨基酸比谷实类丰富。鱼粉、肉骨粉和蚕蛹为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这类饲料含有大量优质的必需氨基酸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我国传统养鹅极少用这类饲料,常言“鸭食荤,鹅食素”,但事实上,在有条件的清况下,在日粮中添加少量动物性蛋白词料,对促进雏鹅生长发育是十分有效的。
由农牧学堂和爱禽社组织的《鸡病全解》课程即将开课,主讲人:孙桂芹教授。本次课程学期2个月,微信群内授课,课余群内一对一咨询指导。本次课程涵盖鸡病30多个。
宠物食品动物性蛋白原料——鱼粉的品质控制,附饲料级鱼粉标准表
鱼粉
●按照色泽可分为红鱼粉和白鱼粉。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钙、磷含量高,比例适宜。富含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未知生长因子。鱼粉稍有鱼腥味,口感有鱼肉香味。无酸败、结块、发霉。全鱼粗灰分含量大约16%~20%, 超过20%疑为非全鱼粉。
鱼粉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只能是鱼、虾类等水产动物及其加工的废弃物,不得使用受到石油、农药、有害金属或其他化合物污染的原料加工鱼粉。必要时原料要进行分拣,去除沙石、草木、金属等杂质。原料应保持新鲜,不得使用腐败变质的原料。
01 掺假
掺入羽毛粉、皮革粉、尿素、血粉、三聚氰胺等。我国已经严令禁止三聚氰胺的生产销售。
02 品质控制
鱼粉脂肪氧化酸败会造成鱼粉营养成分的破坏,降低营养价值,或者完全不能作为饲料原料供生产使用;鱼粉脂肪酸败会影响宠物消化功能,影响宠物生长发育,造成机体代谢紊乱;含有脂肪酸的氧化产物,具有难闻的气味和苦涩的滋味,会大大降低适口性,甚至出现拒食、中毒或死亡现象。
原料鱼的种类、新鲜度、脂肪含量及加工工艺等都会影响鱼粉的组分与质量。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鱼粉质量进行评价。(见表)
●化学指标: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盐分、钙、磷
●卫生指标: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志贺菌、细菌总数、霉菌总数、三聚氰胺
●功能指标:流散性、水溶性、容重、颗粒大小
●蛋白质量指标:氨基酸、胃蛋白酶消化率、组胺、VBN、GE
●脂肪指标:酸价、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硫代巴比妥值
饲料级鱼粉标准(GB/T 19164-2003)
宠物食品动物性蛋白原料——鱼粉的品质控制,附饲料级鱼粉标准表
番鸭啄羽癖的病因与防治
近期不少浙江地区养番鸭的朋友来咨询啄羽的解决方法,都是温氏的白羽番鸭。基本上每年到了夏季啄羽的就会增多,现结合个人经验和专家的文章对番鸭啄羽做个梳理。
1 发病原因
1.1 饲养管理不当:不同日龄混群饲养、过度拥挤、舍内NH3、H2S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垫料湿度过大,或饲料突然更换等。
1.2 蛋白质或维生素不足:日粮中蛋白质不足及缺乏维生素A、B2、D、烟酸时,鸭群发生啄羽癖的可能性更大。
1.3 微量元素、矿物质不足:多见于饲喂单一原粮的鸭群,因微量元素、矿物质不足而引起啄羽癖。
(造成饲料营养不足的原因也可能是夏季高温,饲料堆放管理不当,造成的营养流失。在饲料存放上需要保证环境的温度适宜、干燥)
2 临床症状
大、小鸭群均可发生,尤以换羽期多见,因相互追啄羽毛,引起鸭群骚动不安、叫声异常,当被啄者皮肤破损流血时,便会引起更多鸭只啄食而导致死亡。
3 防治措施
3.1 改善饲养管理,清除各种不良因素 垫料应清洁、干燥,防止舍内NH3、H2S浓度过高,掌握舍内光线不宜太强,备有足够的食槽和饮水器。
3.2 饲料配合适当,根据不同日龄饲喂相应全价料 自配料应添加全价料精或氨基酸、多维素、鱼粉及微量元素等,有条件的可适当添喂青绿饲料。
3.3 发现啄羽现象,应及时隔离饲养 病鸭隔离后可用高锰酸钾液洗涤,涂擦紫药水治
由农牧学堂和爱禽社组织的第二期《兽医综合能力提升班》,主讲人:常维山教授。本次课程学期1个月,微信群内定时授课,课余群内一对一咨询辅导。高效、系统、 全面、专业。 本课程侧重于实验室诊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0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