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晶体的缺点
微胶囊化晶体氨基酸应用技术,有利改善养殖水体污染问题
技术概述:随着世界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全球鱼粉资源短缺日益严重,成为限制水产行业发展的瓶颈;鱼粉中磷含量高,但是肉食性鱼类仅能利用饲料中20%的磷,其他鱼类对鱼粉磷的利用率也不超过50%,大量的磷排入养殖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生产实践表明。简单运用一些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易导致水产动物代谢紊乱,排放增多,水质污染,病害增加,其根本原因在于鱼粉用量的降低所引起的饲料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氨基酸不平衡,诱食性下降,抗营养因子增加等,其中氨基酸平衡问题是最基础的关键问题。
由于外源性游离氨基酸(晶体氨基酸)在大部分水产动物中利用率极低,所以通过直接添加晶体氨基酸来平衡配方氨基酸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提高晶体氨基酸利用效率是鱼粉替代研究中关键技术。在此,我们系统地开展了“微胶囊化晶体氨基酸的开发及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工作,该成果已经在2010年7月通过了专家鉴定。

该技术依据微囊化生产工艺对晶体氨基酸进行缓释处理,生产的产品粒度细、流动性好、溶失率低、缓释效果好、有利于水产动物消化吸收;同时提出了在凡纳滨对虾、罗非鱼、军曹鱼上的应用配方技术,可提高饲料原料利用率、蛋白沉积率,能有效降低凡纳滨对虾配方鱼粉用量的30%,军曹鱼饲料中鱼粉用量的15%以上,构建了环保、高效、低成本的饲料配方技术体系。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应用该成果技术对降低饲料配方鱼粉用量,提高晶体氨基酸吸收和饲料利用效率,减少养殖水体的氮磷污染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增产增效情况
本技术已经成功地在广东智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飞禧特水产有限公司进行了转化和生产,同时该技术推广应用于华南和华东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江苏等省市的浙江龙申力饲料有限公司、浙粤百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拳王实业有限公司、顺德百安饲料有限公司、珠海弘大饲料有限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饲料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微胶囊氨基酸产品累计应用于20万吨鱼虾配合饲料,实现总产值1500多万元,利润300多万元,新增产值15亿元,新增利税1.5亿元,增收节支近2000万元,新增社会效益1.2亿元。通过微胶囊化晶体氨基酸推广,调整饲料配方的氨基酸平衡,可提高饲料蛋白利用率,节省鱼粉用量,开发使用廉价植物蛋白原料,有效降低了饲料对水质的污染,降低氮磷排放。
技术要点
1、建立了微胶囊氨基酸制剂的产业化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的产品粒度细,95%能过80目筛;微胶囊化赖氨酸中赖氨酸含量不低于25%,微胶囊化蛋氨酸含量不低于35%;微胶囊赖氨酸的溶失率为4.81±0.8%,微胶囊化蛋氨酸的溶失率为6.67±0.5%;微胶囊氨基酸较普通晶体氨基酸吸收减慢。

2、研究了以花生粕等7种植物蛋白原料替代部分鱼粉条件下添加微胶囊蛋氨酸和赖氨酸在凡纳滨对虾、罗非鱼、军曹鱼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降低对虾配方鱼粉用量的30%,军曹鱼饲料中鱼粉用量的15%以上,提出了微胶囊蛋氨酸和赖氨酸在水产饲料配方中的应用技术。
3、完成了微胶囊化赖氨酸、蛋氨酸岁水产动物体内氨基酸的平衡作用研究,构建经济实用的水产饲料配方技术体系。
来源:农科宝、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所
微胶囊化晶体氨基酸应用技术,有利改善养殖水体污染问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