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与氨基酸
肥胖者也是营养不良吗
舌尖上的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可是我们吃下去的营养变多了吗?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一项研究数据,非常令人吃惊:虽然吃得更丰盛了,但中国人面临着营养不足和热量过剩的双重挑战。
我们并不缺乏食物,为什么会出现营养不足?《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为你解读这项研究,并采访专家补上你的营养短板。
受访专家
武汉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许淑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中国注册营养师 谷传玲
国人30年吃肉增73%,蔬菜减17%
中国疾控中心丁钢强、张兵等发表的研究指出,在过去几十年间,国人饮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谷物、蔬菜吃得少了,而肉类尤其是猪肉吃得多了,油、盐摄入则严重超标。
传统的中国饮食包括谷类和蔬菜,很少有动物性食物。
近30年来,国人摄入谷类减少15%,蔬菜减少17%。
猪肉的摄入增长73%,我国49.9%的人吃的畜禽已经超过了指南的推荐量。
虽然食用盐的摄入量下降到10.5克/,但是仍然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你可能是个营养不良的胖子
很多人认为“吃得好”,就是“爱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实际上,食物搭配不合理,吃再多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吃不够果蔬 营养素缺乏
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成人视黄醇、硫胺素和维生素C摄入低于平均所需,此外超出85%和95%的成人核黄素和钙摄入不足。
这些营养素缺乏,与谷类、蔬菜、水果、奶制品摄入不足有关。
热量过剩 导致肥胖
国人脂肪供能比例从1982年的18.4%上升到2012年的32.9%。碳水化合物摄入能量的比例从70.8%下降到55.0%。
脂肪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肥胖,且对心血管不利。
《2016年全球营养报告》重新定义了营养不良:儿童超重、成年人超重(BMI≥25),成人肥胖症(BMI≥30),都属于营养不良。
5类食物补上你缺的营养
大鱼大肉、油炸食品、甜点饼干等食物,会让你摄入大量的热量,而其他必须的营养素却不足。
30年来,中国人坚果、水果、奶制品摄入量略有提高,但一直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
日常饮食中,不妨通过这些食物,补上营养短板。
水果代替一部分主食
水果富含糖类,想要保持好身材,正餐+水果的总量控制好才行。推荐每天摄入200克~350克的新鲜水果,如果水果超量了,要适当减少吃主食的量。
牛奶每天至少喝一袋
奶类不仅含钙量高,钙和磷的比例比较合适,还有维生素D、乳糖、氨基酸等促进钙吸收的因子,使钙的吸收利用率高,因此牛奶是膳食中优质钙的主要来源。有助维持骨骼健康。建议每天喝奶300克,或酸奶等奶制品。
鸡蛋每天吃一个
对于健康成年人而言,每天一个鸡蛋,蛋黄蛋清都吃掉。
孕期、哺乳期可适当多吃一点。
高血脂人群,建议隔日吃一个煮鸡蛋,相当于每天吃半个鸡蛋黄。
坚果一天两三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周吃坚果50~70克,即每天10克左右。但是坚果热量较高,不宜过多食用。
蔬菜早餐也要吃一点
蔬菜摄入量比从前下降,已经低于每天300克~500克的推荐量。
建议一日三餐都应该有蔬菜,最好是新鲜蔬菜,并且保证蔬菜在一餐的食物中占一半,深色蔬菜占每天摄入蔬菜的1/2。
这样就可以实现食物的荤素搭配,防止能量的过多摄入,有利于控制体重。
两步消耗“过剩”的热量
“节流开源”,减少吃进来的热量,消耗已经囤积的脂肪,才能有效清除过剩的热量。
1丨改变饮食模式
减肥期间,可改变平时的饮食模式,改用高蛋白膳食模式或轻断食膳食模式。
高蛋白膳食模式:把饮食中的蛋白质供给比例增加到20%以上,多吃瘦肉、蛋、禽、鱼等。
轻断食模式:指的是1周内5天正常进食,其他2天(非连续)摄取平常的1/4能量(女性约500千卡/天,男性600千卡/天),并且长期坚持。
以上两种模式可间歇性混合用。
2丨有氧运动+无氧运动
无氧运动和有氧运动相结合,是较好的减脂方式。
先做15~20分钟无氧运动(如卷腹、仰卧举腿等)消耗掉体内多余的糖,后做20~4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进一步消耗体内脂肪。
一周至少做4~5次,最好坚持每天训练。运动前先做牵伸热身准备,运动后做舒缓的整理运动。
有一种胖叫「营养不良」:这5类食物中国人一直吃得不够,肥胖者也是营养不良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3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