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氨基酸膏厂商(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投资要点

大豆持续涨价推动豆粕价格大幅上涨,豆粕减量替代加速,带动苏氨酸、赖氨酸景气度上行,苏、赖氨酸行业集中度高,公司是全球最大苏、赖氨酸厂商,业绩弹性大。

公司是味精和苏氨酸、赖氨酸全球龙头企业

公司总部位于河北廊坊,是一家生物发酵龙头企业。目前公司围绕玉米和煤炭主产区,投建吉林白城、内蒙古通辽和新疆五家渠三个主要生产基地,年产95万吨味精产能 (全球第二)100万吨赖氨酸产能(全球第一)30万吨苏氨酸产能(全球第一)。 公司对股东分红慷慨,2012年至今股利支付率常年超70%。

豆粕减量替代提速,推动苏、赖氨酸景气上行

豆粕价格从2018年1月均价3006元/吨涨至2022年4月均价4488元/吨,豆粕与杂粕的粗蛋白价差拉大,推动豆粕减量替换加速。为保证饲料中整体氨基酸平衡,杂粕中需加入饲料氨基酸,苏、赖氨酸需求抬升。大豆涨价直接刺激本轮苏、赖氨酸行情,豆粕减量替代提速抬高苏、赖氨酸中期价格中枢。

味精寡头垄断,盈利中枢有望上移

目前中国味精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60%,国内味精产能集中在梅花、阜丰和伊品, 国内CR3超90%,寡头格局下竞争相对有序,叠加食品工业化助推味精需求的增长,味精的价格和盈利中枢有望上移。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3.97亿元、289.12亿元和312.0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59%、9.53%、7.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9亿元、36.23亿元、40.73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3.94%、15.04%、12.44%,未来三年CAGR为20.1%,对应EPS分别 为1.02元、1.17元、1.3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4、8.2、7.3倍。我们谨慎选择 FCFF法估值结果,给予公司2022年目标价11.94元,对应2022年PE为11.7倍,较当前股价有24.9%上行空间。鉴于豆粕减量替代加速,公司是全球苏、赖氨酸龙头,业绩弹性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豆粕减量替代进度不及预期、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回落、在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投资聚焦

核心逻辑

1)苏氨酸、赖氨酸高景气下公司业绩弹性大

大豆持续涨价推动豆粕价格大幅上涨, 豆粕减量替代加速,带动苏、赖氨酸景气度上行,苏、赖氨酸行业集中度高,公司是全球最大苏、赖氨酸厂商,业绩弹性大。

2)味精集中度提升,盈利中枢有望上移

目前中国味精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60%, 国内味精产能集中在梅花、阜丰和伊品,国内CR3超90%,寡头格局下竞争相对有序, 叠加食品工业化助推味精需求的增长,味精的价格和盈利中枢有望上移。

3)高分红慷慨回报股东

公司2012年以来常年股利支付率超过70%,对股东分红慷 慨。

不同于市场的观点

市场认为生物发酵产业技术壁垒不高、扩产周期短、盈利周期性强,但作为能源密集型行业,实际上从“十三五”的系列环保督察,到“十四五”的“碳中和,碳达峰”,行业进入门槛一直在抬升,同时一些环保、能耗不合格的小厂商出清,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味精国内CR3超90%,苏、赖氨酸全球CR3分别为67.2%、56.5%,未来盈利中枢有望上行。且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加速,苏、赖氨酸的盈利能力提升, 相关标的业绩弹性大。

核心假设

(1)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行业寡头格局改善供给,叠加食品工业化趋势持续拉 动需求,味精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假设 2022-2024 年味精价格维持在 10000-10300 元/吨的区间,毛利率将提升至 20%以上。

(2)动物营养氨基酸

1)豆粕减量替代促使苏、赖氨酸市场需求量快速提升,供需格局紧张致使动物营养氨基酸类产品价格坚挺,假设 2022-2024 年 98%赖氨酸价格在 1.1 万元/吨左右,苏氨酸稳定在 1.2 万元/吨左右,毛利率上行至 25%的水平

2)公司白城三期 2022Q1 新投产稳定运营的 30 万吨/年赖氨酸产能,我们假设 2022 全年贡 献 10 个月满负荷产量;在建其他氨基酸项目预计 2023 年年中投产,我们假设 2023 年贡献 6 个月满负荷产量,2024 年全年贡献满负荷产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3.97亿元、289.12亿元和312.08亿元, 同比增长分别为15.59%、9.53%、7.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9亿元、36.23亿元、 40.7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3.94%、15.04%、12.44%,未来三年CAGR为20.1%,对应EPS分别为1.02元、1.17元、1.3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4、8.2、7.3倍。我 们谨慎选择FCFF法估值结果,给予公司2022年目标价11.94元,对应2022年PE为11.7 倍,较当前股价有24.9%上行空间。鉴于豆粕减量替代加速,公司是全球苏、赖氨酸 龙头,业绩弹性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投资看点

短期的看点在于豆粕价格上行加速豆粕减量替代,导致赖氨酸、苏氨酸等产品供求偏紧,价格和利润率提升; 中期的看点在于行业集中度提升,苏赖氨酸和味精利润率中枢逐步上移。

1. 公司是生物发酵领域的龙头企业

梅花生物(600873),总部位于河北廊坊,公司前身可以追溯到成立于 2002 年 4 月的河北梅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2009 年 2 月梅花味精进行股份制改造,2010 年 12 月公司借壳五洲明珠上市。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发酵技术的公司,业务涵盖味精、氨基酸(动物用、人用 医用)与有机肥行业,为中国生物发酵领域的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1.1 公司管理层控股充分

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孟庆山,持有上市公司 27.56%的股权,董事长王爱军直接 持有上市公司 2.30%的股份,孟庆山、王爱军、何君为一致行动人。

公司有完善的股权激励机制,先后于 2017 年 2 月、2021 年 2 月和 2021 年 12 月 先后推出三轮员工持股计划。

梅花生物当前股权结构(截至 2021 年底)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1.2 公司在生物发酵产业布局完善

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主要从事氨基酸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公司,公司的产品包括动物营养氨基酸类产品、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人类医用氨基酸类和胶体多糖类产品等其他产品。

公司的产品结构合理,既有味精、赖氨酸这种大吨位产品,也有呈味核苷酸二钠、 黄原胶、海藻糖、普兰多糖这些差异化品种,平滑公司业绩的周期性。

柔性生产则是公司的另一大特点,公司可以依据技术的相关程度、市场情况,将闲置的味精、氨基酸等大产品的产线改造用于生产缬氨酸、色氨酸等相对小品类氨基 酸产品。

公司产品结构图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考虑到公司在人类医用氨基酸类和胶体多糖类产品具有较强的掌控力,产品的盈利基本稳定,业绩占比相对较低,本报告不予展开,重点讨论动物营养氨基酸类产品 和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

1.3 公司过去五年业绩持续较高增长

2018 年以来随着公司白城基地一期、二期和三期项目的逐步投产,公司的主营收入保持着较快的增长,2016 年到 2021 年,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15.54%。

从收入构成看,动物营养氨基酸类产品(赖、苏氨酸为主)和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味精、I+G 产品为主)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构成。2021 年,动物营养氨基酸类产品和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分别占公司收入的 50.74%和 37.23%。

2016-2021 年公司营收构成(亿元)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公司主要产品的毛利率(%)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动物营养氨基酸的毛利率回归上升通道

从毛利率角度来看,2017-2019 年,公司味精板块毛利率随味精价格上行而大幅上涨,2019 年板块毛利率达 31.26%。2020 年由于收入准则的改变,叠加味精价格处于短期低位,公司味精板块毛利率下跌至 15.91%。2021 年公司味精板块毛利率小幅下降至 15.29%,主要受核苷酸产品成本增加拖累。与味精的行情不同,氨基酸产品净利 2017-2020 年行业集中度提升后,在豆粕减量替代的逻辑下已经进入毛利率提升的通道中。

2. 氨基酸行业:豆粕减量替代提速,苏、赖氨酸景气上行

动物营养氨基酸类产品主要包括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饲料级缬氨酸、味精渣,淀粉附产品饲料纤维、玉米胚芽、菌体蛋白等。其中苏、赖氨酸是该板块体量最大的两个品种。

豆粕减量替代催生赖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的增量需求,而通胀升温,大宗上行, 豆粕价格持续上涨,使得豆粕减量替代提速,增量需求加速到来。

同时,经过“十三五”期间的行业整合,目前赖氨酸、苏氨酸的供给格局均较好, 公司作为苏、赖氨酸行业龙头将显著受益。

2.1 饲料产量大幅增长,带动氨基酸市场规模高速发展

2018 年以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壮大,我国饲料产量规模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数据,2018 年-2021 年我国饲料产量从 2.18 亿吨提 升至 2.80 亿吨,年均复合增速达 8.7%,尤其是近两年我国饲料产量同比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饲料产量的大幅提升,推动了我国饲用氨基酸整体产业规模的增长。我国饲用氨基酸产量从 2018 年的 267 万吨,增长至 2021 年的 346 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 9.1%。 其中 2021 年同比增速为 10.1%。

我国饲料产量情况(万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我国饲用氨基酸产业规模(万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2.2 豆粕减量替代,催生苏、赖氨酸增量需求

豆粕减量替代是行业趋势

豆粕是大豆榨油后的残渣2021 年豆粕国内总消费达 7840 万吨,同比增长了 2.8%,下游应用以饲料为主,产销整体平衡。由于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在粮食和饲料安全背景下降低豆粕用量采用棉粕、菜籽粕等杂粕替代一部分豆粕作为饲料成为行业趋势

2021 年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 84.3%。虽然国内豆粕产需基本平衡,但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很高。2021 年大豆国内总消费量为 11917 万吨,而国内大豆产量仅为 1655 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 84.3%。

我国豆粕产量、消费量及消费增速(万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我国大豆产量、消费量及对外依存度(万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为促进料粮保供稳市,同时降低大豆对国外的依存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政府提出豆粕、玉米减量替代计划。2021 年 3 月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重点下达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以推进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

豆粕替代品主要为菜籽粕、棉粕、花生粕等相对高蛋白含量的杂粕,而玉米的替代品主要是小麦、木薯、米糠等高淀粉糖含量的杂粕。

不同种类饲料的粗蛋白含量(CP%)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单体分子,是支撑家畜家禽生长发育的必须营养物质。虽然高蛋白类杂粕与豆粕的粗蛋白含量相当但杂粕中的赖氨酸、苏氨酸等重要氨基酸的含量远低于豆粕并且,猪和鸡对杂粕中的赖氨酸、苏氨酸的回肠消化吸收率整体明显低于豆粕

杂粕苏氨酸、赖氨酸含量明显低于豆粕(Lys%、Thr%)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赖氨酸动物自身几乎无法合成,是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家禽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也是使用量最大的饲料氨基酸。苏氨酸是猪饲料的第二限制氨基酸和家禽饲料的第三限制氨基酸,对于促进禽畜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为保证饲料中整体氨基酸平衡杂粕中需加入大量饲料氨基酸因此豆粕减量替代趋势大幅增加了饲料级赖氨酸、苏氨酸的需求

根据我们的测算,豆粕减量替代将形成了 27.7 万吨赖氨酸和 9.9 万吨苏氨酸增量需求

我国饲料行业每年消耗豆粕近 6700 万吨,约占豆粕总消费量的 85%。根据农村农业部预测,2021 年以后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还可实现豆粕减量 2300 万吨以上根据我们测算,2300 万吨的豆粕减量替代将带来近 27.7 万吨的赖氨酸、9.9 万吨的苏氨酸的增量需求

苏氨酸、赖氨酸增量需求测算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2.3 豆粕涨价持续,减量替代进程提速

我国每年大豆进口量近 1 亿吨规模,近半数来自于美国。2018 以来,持续的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大豆价格大幅上行。2020 年接踵而至的新冠疫情、全球极端恶劣天气、蝗灾使得全球大豆市场供给萎缩,而疫情背景下,美联储大量放水又致使全球通胀水平居高不下,叠加乌俄冲突加剧农产品市场供应担忧,全球大豆价格一路走高, 带动国内豆粕价格不断上涨

豆粕与杂粕的价差持续扩大

2018 年 1 月国内市场豆粕均价为 3,006 元/吨截至 2022 年 4 月豆粕价格已上涨至 4,488 元/吨,价格累计上涨 49.3%,其中 2022 前 4 个月的月度均值涨幅达 27.3%,而同期花生粕、棉粕均价涨幅相对较低,分别为 25.2%、14.5%,豆粕与杂粕的价差持续扩大。

豆粕中单吨粗蛋白相对价格越来越贵

考虑到豆粕与杂粕中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的含量不同,将粕类的单价与对应粗蛋白含量相比。通过比较豆粕与杂粕中的单位粗蛋白价格可见,截至 2022 年 4 月豆粕中国内粗蛋白价格相比年初提升了 2.18 元/kg, 至 10.2 元/kg,而花生粕、棉粕中粗蛋白价格分别提升了 1.77 和 0.95 元/kg 至 8.8 和 7.5 元/kg。豆粕与杂粕的价差持续扩大,且豆粕粗蛋白的相对价格越发昂贵,杂粕作为饲料的经济性不断提升,催动了豆粕减量替代过程的提速。

豆粕与杂粕的国内价格走势比较(元/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豆粕与杂粕中粗蛋白质国内价格比较(元 /kg)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我国玉米对外依存度低,价格相对便宜,支持了豆粕的减量替代过程

杂粕替代添加的苏、赖氨酸主要由玉米发酵制备2021 年,我国每年的玉米消费量达 28868 万吨,产量 27002 万吨,对外依存度不足 10%,远低于大豆 84.3%的对外依存度。用玉米发酵生产赖氨酸、苏氨酸来支持杂粕替代豆粕,可以进一步保障我国饲料供给的安全性

2021 年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小幅走低,从 2021 年 1 月的 2892 元/吨下滑至 2022 年 4 月的 2844 元/吨,而同期国内大豆价格上涨了 15.1%。大豆与玉米的价差扩大, 进一步推动了减量替代进程的提速。

我国玉米对外依存度较低(万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2021 年以来国内豆粕与玉米价差持续扩大 (元/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减量替代加速致使增量需求加速到来

2021 年全球赖氨酸、苏氨酸需求量分别 为 354 万吨、91 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 9.4%和 12.6%,伴随着豆粕减量替代的提速, 我们预计未来 3 年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速。

全球赖氨酸需求量及增速(万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全球苏氨酸需求量及增速(万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2.4 全球苏、赖氨酸集中度提升,扩产难度增大

海外供给显著收缩,苏、赖氨酸产能向国内集中

发酵产业早期规模优势不明显、环保监管相对宽松,行业出现无序竞争局面,随着技术迭代和环保监管趋严,行业格局显著改善。由于我国拥有丰富的玉米、煤炭等资源,头部企业扩产单线规模较大,相比国外生产企业成本优势明显,近年来海外企业的苏、赖氨酸产能在逐渐出清, 产能不断向国内集中:

赖氨酸全球 CR3 上升至 56.5%

根据博亚和讯的统计,2021 年全球赖氨酸(折算 98.5%赖氨酸,下同)产能为 386.1 万吨,同比减少 4.9%,而国内赖氨酸产能 284.5 万吨,同比增加 6.2%,全球产能下降主要因 ADM(赖氨酸产能近 20 万吨/年)的退出。国内产能增加主要因公司白城工厂 30 万吨赖氨酸新建产能投产。截至目前,全球赖氨酸生产厂商有 19 家,CR3 上升至 56.5%,梅花生物以年产 100 万吨的规模, 占全球赖氨酸产能的 26%,居行业第一

苏氨酸全球 CR3 上升至 67.2%

2021 年部分海外苏氨酸产能停产,行业集中度进 一步提升。据博亚和讯统计,2021 年全球苏氨酸产能 110.1 万吨,同比减少 5.1%, 而宁夏伊品工厂恢复生产,国内苏氨酸产能同比增长了 5.3%至 100 万吨,占全球产 能比重的 90.8%2021 年全球苏氨酸产量 90.7 万吨,同比增加 13.9%,主要增量全部来自中国,国内苏氨酸产量 84.7 万吨,占全球苏氨酸产量的 93.4%。截至目前, 全球苏氨酸市场集中度 CR3 达 67.2%,梅花生物以年产 30 万吨的规模,占全球苏氨酸产能的 27%,居行业第一

2021 年全球赖氨酸产能格局(万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限制了国内产能扩张

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制备属于生物发酵行业,是国家环保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相比于传统化工合成,生物发酵行业的环保压力不遑多让,尤其是 VOCs 废气、臭味较为严重,因此需要企业大量的环保投入。“十三五”期间,我国政府强化了环保综合整治,“十四五”期间政府对绿色低 碳、节能环保的要求和关注度进一步提高,苏、赖氨酸在位企业扩产愈发困难。

2.5 粮价上涨&豆粕减量替代,支撑苏赖氨酸短、中期景气持续

目前,我国饲料需求持续增长,氨基酸行业整体需求量水涨船高。豆粕减量替代趋势提速又为赖氨酸、苏氨酸行业带来了大量的增量需求,而赖氨酸、苏氨酸的全球供给量呈逐渐收缩态势,且在环保、节能的政策形势下扩张受限,致使赖氨酸、苏氨酸价格不断走高。

粮食价格上涨直接刺激本轮苏赖氨酸行情,豆粕减量替代加速抬升苏赖氨酸价格中枢

由于行业格局变化相近,赖氨酸与苏氨酸价格走势趋同,2019 年下半年, 赖氨酸和苏氨酸的价格从底部开始逐步上行,2019 年末已经分别从谷底提升至 6814 元/吨和 7050 元/吨。2020 年价格一路走高,至 12 月赖氨酸、苏氨酸价格分别涨至 8885 元/吨和 9700 元/吨。2021 年赖氨酸、苏氨酸价格继续上涨,年末价格为 13146 元/吨、13088 元/吨,期间苏氨酸价格曾一度达到 15853 元/吨的高位。截至 2022 年 4 月,二者价格分别为 12590 元/吨、12067 元/吨。粮价上涨叠加豆粕减量替代,支撑苏赖氨酸短、中期景气持续

2011 年至今国内赖氨酸与苏氨酸的价格变动情况(元/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3. 鲜味剂行业:味精寡头格局成型,盈利中枢有望抬升

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主要包括味精(谷氨酸钠)、谷氨酸、呈味核苷酸二钠(I+G)、 肌苷酸二钠、食品级黄原胶、海藻糖、纳他霉素等。食品工业化趋势推动着食品味觉 性状优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

呈味核苷酸二钠、黄原胶和海藻糖属于差别化小品种,行业发展有序,供求格局较好。

味精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国内三家巨头,“十三五”期间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环保综合整治,“十四五”期间中国政府大力落实“碳中和、碳达峰”的发展战略,行业进 入壁垒显著提升,预计相关产品的毛利会逐步修复。

3.1 味精需求:食品工业化推升味精需求

味精化学成分为谷氨酸钠,主要用于酱油、鸡精等调味料,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 酵提纯的谷氨酸,再经脱色、脱铁、蒸发、结晶等工序制成谷氨酸钠。目前国内味精生产工艺主要是由玉米或玉米淀粉发酵而成,单吨味精消耗 2.2-2.3 吨玉米

食品工业化是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不仅传统速冻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有明显提 升,自热食品、预制菜等产品也竞相涌现,消费量与市场规模快速上行。2017 年以 来,在自热火锅、方便螺蛳粉、方便凉皮等产品的带动下,方便食品市场稳步发展, 2017-2021 年市场规模 CAGR 达 4.7%。我国预制菜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从 2019 年的 2445 亿快速提升至 2021 年的 3459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 18.9%,根据艾媒咨询的预测,2015~2021 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复合增速高达 27%。

我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及增速(亿元,%)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及增速(亿元,%)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食品工业化提高食品加工及调味品行业终端消费占比

传统的味精消费结构主要分为三类:食品加工及调味品行业、家庭消费和餐饮业。受食品工业化趋势的影响, 我国味精行业的下游消费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食品加工及调味品行业的消费比重从 2018 年的约 50%提升至 2021 年的 70%左右。

2018 年中国味精行业下游消费结构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2021 年中国味精行业下游消费结构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食品工业化提升味精需求

工业化食品对感官品质有着较高的追求,促使了味精 等调味添加剂的用量增加,考虑到我国味精市场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因此我国食品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味精市场需求量的增长。2018-2021 年,全球味精市场需求量从 300 万吨提升至 355 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 5.3%。

2018-2021 全球味精需求量(万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3.2 味精供给:寡头格局成型,价格中枢有望抬升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味精生产基地,根据公司年报的数据,2021 年中国味精产 能约占全球产能的75%以上,据卓创资讯的统计,2021年国内味精产量约为240万吨, 超过全球味精总产量的 60%。

经过多年的行业整合,目前国内味精行业已基本形成阜丰集团、梅花生物和宁夏伊品三强鼎立的局面。截至 2021 年底,公司味精产能 100 万吨,阜丰集团产能近 120 万吨,宁夏伊品产能为 40 万吨,行业集中度 CR3 达到近 90%

三大龙头通过行业竞争、整合以及巨大的资本投入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 环保优势和进入壁垒。环保方面,味精生产有较为复杂的三废排放,每生产 1 吨味精 会产出 10-15 吨高浓度有机废水,梅花生物将高浓度有机废水做成肥料后销售,增加收益,同时实现了水的多次循环利用;进入壁垒方面,“十三五”期间,中国政府推进环保综合整治,“十四五”期间,中国政府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的发展战略, 整体看,受碳指标限制,新进入企业配套热电和蒸汽的难度较大,难以具备成本优势。

2021 年国内味精行业产能格局(万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环保降耗限产主导味精行情,供给垄断抬升价格中枢

国内味精行业寡头竞争的格局形成,经历了 2017 年-2018 年上半年的市场低谷后,在 2018 年 6 月中央环保 回头看检查过后,部分企业因为环保不达标被不同程度的停产限产,市场价格开始快速上涨,8 月份后有所回调,至 2018 年底,味精产品报价维持在 8300 元/吨左右, 全年均价同比增长近 10%。2019-2020 年味精价格上涨后有所回落,均价分别为 8151 元/吨、7521 元/吨。2021 年节能降耗政策加码,味精产品均价向上突破 9000 元,价格一度上涨至近 1.2 万元/吨;2022 年味精价格依然保持强势,2022 年 5 月内蒙 30 目大包装味精市场均价为 10833 元/吨。

2013 年至今味精出口价格(美元/千克)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2021 年来味精价格及价差(元/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3.3 “强力味精”I+G 供给格局较好

呈味核苷酸二钠(I+G)是一种增鲜剂,主要由 5’-鸟苷酸二钠和 5’-肌苷酸钠 1:1 混合而成,其添加于食物中可使其具有强烈的鲜味,当与氨基酸类物质混用时, 可成倍提高鲜度,因而有“强力味精”之称,通常与味精搭配使用,应用于食物中具 有突出主味、改善风味、抑制异味的功能。

我们预计全球 I+G 需求空间近 10 万吨

I+G 常与味精(谷氨酸钠)混合使用, 用于生产酱油、食醋、面酱等各种调味品,添加比例大致为 2%-5%。2021 年全球 I+G 的需求量约为 7.3 万吨,同比 2020 年增长近 3.5%。而在食品工业化的趋势之下,预 制菜等工业化食品对于鲜味有较高的要求,I+G 在味精和食品中添加比例和添加率有 望持续提升。2021 年全球味精消费量为 355 万吨,参考常见添加比例区间 2%-5%,我 们保守取 3%的添加比例,并假设 90%的味精消费需 I+G 来提鲜,则全球味精市场对应 的 I+G 有 9.6 万吨的需求空间。

全球 I+G 需求及增速(万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全球 I+G 主要厂家产能及份额(万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高集中度、供需紧平衡背景下 I+G 盈利能力良好

目前,全球 I+G 市场供应能 力 7 万吨左右,主要包括韩国希杰、日本味之素梅花生物和星湖科技,其中公司拥有 I+G 产能 1.2 万吨,约占行业总产能的 17%。从供需关系来看,I+G 处于紧平衡状态, 厂家议价能力强。

4. 全球苏、赖氨酸和味精龙头,分红比例高

4.1 多基地布局强化成本管控

公司是味精和苏赖氨酸产业的龙头企业,截至 2022 年 Q1,公司拥有年产 95 万吨味精产能(全球第二)、100 万吨赖氨酸产能(全球第一)和 30 万吨苏氨酸产能(全 球第一)。根据主要原材料玉米和煤炭的地域特点,公司先后在内蒙古通辽、新疆五家渠、吉林白城设立三大生产基地:

内蒙通辽基地成立于 2003 年 8 月,是公司走出廊坊后的第一个生产基地,除了 生产味精外,该基地还生产人类医用氨基酸类产品以及其他差别化小品种氨基酸。

新疆五家渠基地基地成立于 2011 年 1 月,新疆基地的能源成本优势最为明显, 除了生产味精、赖氨酸、苏氨酸外,该基地主要生产一些高毛利产品,比如核苷酸 I+G、黄原胶等产品。

白城基地成立于 2017 年 8 月,是新建的一个生产基地。该基地贴近吉林玉米深 加工中心,贴近内蒙的煤炭生产中心,同时可以和通辽基地互为协同。该基地侧重发 展味精、赖氨酸等大吨位品种,由于建设最晚,该基地的装备技术最为先进,单线规模全球领先。

公司在通辽、新疆和白城基地均配套有热电联产机组,成本优势较难复制。此外, 公司在廊坊和上海设有两个研发中心。

2021 年公司主要基地主要产品的产能汇总(万吨/年)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4.2 依托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拓品类

公司形成成熟的生物发酵和合成生物学研发体系

公司设有廊坊总部和上海两处研发中心,其中廊坊研发中心已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合成生物学工程师 100 多名,长于计算机辅助菌种设计与氨基酸生产底盘细胞基因组编辑,具备月构建 2000 株工程菌的能力,并与公司发酵工艺与分离提取实验室无缝衔接,以择优 迭代放大替代生产菌。公司拥有新一代基因组测序仪等先进设备, 同时与国内外知 名研究机构合作。公司近年来加大合成生物学上的研发投入, 2021 年申请氨基酸合成生物学相关专利已达 40 余项,知识产权产出高产期。

依托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开拓差异化小品种

在大单品味精和苏赖氨酸之外,公 司还依托合成生物学平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与现有技术相通,布局多个差异化小 品种,产业链有望进一步延伸。公司拥有丰富的生物发酵和合成生物学经验,未来依 托整个研发平台,公司将充分发挥产业化经验和优势,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公司代表性的差异化小品类产品布局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4.3 高比例分红回报股东

在公司持续资本开支扩产能、拓品类的同时,公司通过高比例的分红慷慨回报股东,2012 年以来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常年维持 70%以上,彰显公司投资价值。

其中根据 2021 年分红预案,拟每 10 股分派现金股利 4 元(含税),预计分派现金红利 12.39 亿元左右(含税),现金分红比例约 53%。2022 年 5 月 23 日公司发布公 告,在前次回购注销股本的基础上,以不超过 12 元/股现金回购 8-10 亿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注册资本,综合考虑现金分红+回购注销,分红率为 87%-95%。

公司近年来股利支付率维持高位(%)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5.1 盈利预测

(1)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

2021 年我国味精行业产能集中度 CR3 达 90%以上, 梅花、阜丰、伊品三大寡头的市场控制能力增强,行业寡头格局更加明晰。行业供给 改善叠加食品工业化趋势持续拉动需求,味精市场价格不断上涨,而 2022 年以来主要原料玉米价格涨势放缓,假设 2022-2024 年味精价格维持在 10000-10300 元/吨的 区间,毛利率将提升至 20%以上,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2)动物营养氨基酸

1)公司是赖氨酸和苏氨酸产品的行业龙头,在全球供给收缩的背景下,豆粕减量替代致使苏、赖氨酸市场需求量快速提升,供需格局紧张致使动物营养氨基酸类产品价格坚挺,假设 2022-2024 年 98%赖氨酸价格在 1.1 万元/ 吨左右,苏氨酸稳定在 1.2 万元/吨左右,毛利率上行至 25%的水平。2)公司白城三 期 2022Q1 新投产稳定运营的 30 万吨/年赖氨酸产能,我们假设 2022 全年贡献 10 个 月满负荷产量;在建其他氨基酸项目预计 2023 年年中投产,我们假设 2023 年贡献 6 个月满负荷产量,2024 年全年贡献满负荷产量。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63.97 亿元、289.12 亿元和 312.0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49 亿元、36.23 亿元、40.73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33.94%、 15.04%、12.44%,未来三年 CAGR 为 20.1%,对应 EPS 分别为 1.02 元、1.17 元、1.3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9.4/8.2/7.3 倍。

公司营收测算汇总(亿元)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5.2 估值与投资评级

(1)相对估值法:采用 PE 估值法,当前股价下 2022 年可比公司 PE 平均值为 10.45 倍,公司作为生物发酵龙头,主要产品价格和盈利抬升,且赖、苏氨酸均有增量产能逐步释放,我们参考可比公司平均 PE,同时考虑到港股估值相对低于 A 股, 我们给予公司 2022 年 12 倍 PE,对应 2022 年目标价格为 12.20 元。

可比公司估值对比表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2)绝对估值法(FCFF):参考十年期国债利率给予 2.82%的无风险利率。考虑到未来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好转,且多种储备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我们给予第二 阶段 5%的增长率。鉴于远期市场具有较多不确定因素,给予了相对保守的长期增长 率 1%。FCFF 估值测算得公司股票价值为 11.94 元/股。

两种估值方法结果相近,我们谨慎选择 FCFF 法估值结果来衡量公司股票价值, 即对应 2022 年目标价为 11.94 元,对应 2022 年 PE 为 11.7 倍,较当前股价有 24.9% 的上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FCFF 估值法关键假设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FCFF 估值敏感性测试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FCFF 估值结果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6. 风险提示

1)味精、赖氨酸、苏氨酸等主要产品价格回落的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的原材料都是玉米和煤炭,产品涨价的直接因素也是玉米的涨价,如果玉米价格有松动,公司主要产品的价格就会回调风险。

2)豆粕减量替代进展不及预期

豆粕减量替代是苏、赖氨酸需求提升的主要逻辑,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市场教育,如果替代进展不及预期,苏、赖氨酸需求增长对应也会低于预期;

3)环保进一步收严推高成本的风险

生物发酵行业的三废排放高,近年来我国 排放标准是逐步向上的趋势,如果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司环保投入也会对应抬升, 进而产品成本。

4)选取的可比公司与公司在不同证券交易所上市,存在估值体系差异风险。

5)公司在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白城基地在建各类氨基酸项目 提供 2023 和 2024 年业绩增量,建设进度低于预期将拖累公司业绩。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梅花生物—苏、赖氨酸全球龙头,受益于豆粕减量替代提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7916.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9月3日 上午2:41
下一篇 2022年9月3日 上午2:45

相关推荐

  • 饲料厂可以经营化肥吗(想开饲料厂)

    化肥,饲料是否在贸易公司经营范围内? 貌似是受限的,在某本书上瞄到过的,好像只是限制类,不是禁止类,要拿进出口许可证 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农副产品,可以经营米面粮油等产品吗?可以经营。 所谓的农副产品是由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副产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产品,分为粮食、经济作物、竹木材、工业用油及漆胶、禽畜产品、蚕茧蚕丝、干鲜果、干鲜菜及调味品、药材、土副产…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31日
    00
  • 冬季养鱼尤其是热带鱼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保温保温再保温

      其实很简单,一个就是功率不到,加热管选择的瓦数有问题,另一个就是热能流失的太快了,特别是小鱼缸,看似加温很快,但是流失的也快,一旦遭遇停电之类的事故,可能一缸鱼很快玩完。   这个时候的保温措施,尤其重要,看似一点小措施,不但可以节能,关键时刻是可以规避风险的。   不管是室内是饲养一缸观赏鱼,还是多缸观赏鱼,最好的保温措施,就是能够想办法把室温拉到最高…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15日
    00
  • 法国复合肥价格9月呈上涨走势(近期复合肥市场价格走势)

    为什么复合肥涨价涨得特别厉害? 为什么复合肥涨价涨得特别厉害? 对于这个问题 ,是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农业使用的复合肥是属于化肥的一种 ,它对农作物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给农作物提供了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对农作物的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 那么造成农作物的化肥涨价的原因是什么呢 , 首先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2020年疫情的一…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2日
    00
  • 嬲嫐是什么意思(嬲嫐是什么意思粤语)

    嫐嬲什么意思 嫐嬲意思是戏弄纠缠。 例句:男人女人,若杂然混在一起,本身就是非常嬲嫐的。 1、嬲(niǎo),方言用字,很多时候用作脏词。通孬。在普通话中意为戏弄、搅扰,或纠缠之意。在内蒙古以及晋北方言中,意为:神气、得意,或志得意满之意。粤语中意为:生气。 2、嫐(nǎo),在普通话中也有戏弄、搅扰,或纠缠之意。但“嫐”比嬲多一层意思,《康熙字典》:“娆,…

    肥料资讯 2022年10月25日
    00
  • 清明菜 清明菜不焯水可以吃吗

    都说清明适合吃清明菜,那清明菜到底有什么作用? 清明菜,就是鼠曲草,有止咳平喘之效,常作为药材使用!糍粑是我们广西人春季必做的 美食 ,在制作过程中就需要用到清明菜了,我家在做糍粑的时候还把艾草和清明菜混合起来,增添了清香感,刷新味蕾,乃是人间美味。 别光顾着吃,认识这种植物才是我们要了解的重心,清明菜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被人们用以制作团子,药用价值逐渐被利用。…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15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