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片甘露
风味人间第二季美食
《风味人间2》的最后一集《根茎春秋志》中,出现了一种古老的食物——魔芋。短短2分多钟的戏份,展示了它风情万种的一面,但并不足以充分展现它的不同寻常。
魔芋是一种天南星科的植物,地上的部分看起来看相当别致。

而作为食材的地下部分,就实在有点磕碜了。

更重要的是,它的身体各部分——尤其是要进行加工食用的球茎——都含有相当多的草酸钙和生物碱。草酸钙形成的晶体就像一枚枚尖利的针,一旦接触就会刺破皮肤,产生瘙痒刺痛。而生物碱随着刺破的伤口进入毛细血管,更加雪上加霜。
面对这样一种既不好看,又不友好的东西,中国的祖先居然找到了办法去除它的毒性,并且制作成口感特别的食物,不得不让现代人感到惊叹。
魔芋的主要成分是葡甘露聚糖,是一种可溶性的膳食纤维。在这些纤维的长链上,“挂”着许多“乙酰基”——它们的存在,阻止了纤维分子之间互相靠近,形成有序的结构,也就使得它们能够自由地溶解在水中。
在农村,我们把魔芋球茎在一块特制的、上面充满凸起的“瓦”上磨,磨下来的“魔芋浆”溶进水中成为溶液。磨到最后只剩先中间带着芽的“芯”,拿去种到地里也就还能长成新的一株。把磨出来的溶液调整到合适的浓度,加热烧开,加入石灰水或者草木灰搅拌。在高温和碱性的条件下,乙酰基被水解“脱”掉了。当温度降低冷却下来,葡甘露聚糖的“主链”就形成了整齐有序的阵列,把大量的水分子网罗其中,成为非常劲道Q弹的“魔芋胶”。
在这个过程中,草酸钙针晶和生物碱都被消除了,得到的魔芋胶也就可以安全食用。跟明胶形成的皮冻不同的是,魔芋胶一旦形成,就能够承受高温和酸性的考验而不会融化。这让它可以方便地作为食材进一步加工成各种食物。
魔芋有不同的品种。我的家乡做出来是黑色的,被称为“黑豆腐”。跟真正的豆腐相比,它的含水量更高,而弹性却要更好。

“黑豆腐”本身并不能算作“美食”——它只有Q弹的口感,几乎完全没有味道。味道如何,完全依靠进一步的加工和调味。而且,它的结构紧致,甚至比豆腐的入味更为不易。川菜中的名菜“魔芋烧鸭”,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炖煮,才能让鸭肉的鲜味进入到魔芋中——不过一旦“火候到位”,Q弹的口感与鸭肉的鲜香交融,就让人欲罢不能。
在峨眉山还有一种特产叫做“雪魔芋”。就是把“黑豆腐”进行冷冻,然后再化冻、脱水、干燥而得到的。在冷冻过程中,水结成冰,摆脱了葡甘露聚糖的束缚,化冻之后就从胶中析出来了。这个过程,跟冻豆腐是一样的。脱水干燥后得到的雪魔芋,就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把它作为食材再去烹饪,就远远比“黑豆腐”要容易吸收汁水与调料。
在许多关于魔芋的营销资料中,喜欢宣称魔芋“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含有XX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其实,魔芋最大的营养价值,恰恰就是它“没有营养”。所谓的“富含蛋白质,含有XX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都是外行的不知所云。魔芋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超高的葡甘露聚糖含量。
跟其他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一样,葡甘露聚糖对于调节肠道健康、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都有着明确的帮助。《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在2017年发表了一篇综述,对过去的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显示,每天摄入3克左右的葡甘露聚糖,能够把坏胆固醇的水平降低10%左右——对于一种特定食物来说,这样的功效可以算是相当突出了。
除此之外,葡甘露聚糖的吸水性非常强。很少的固体,就可以形成大量的魔芋胶,提供很强的饱腹感。所以,用它来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会让控制热量减肥的同时不那么饿。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魔芋粉只是提供饱腹感,它本身没有什么营养——如果大量食用来减肥,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而影响整体健康。在市场上,有一些“减肥食品”“减肥代餐”就是大量加入魔芋粉来实现“不饿肚子,XX天减掉XX斤”的赏心悦目的目标——在数字上,这是可以实现的,但要付出牺牲健康的代价。对于一般公众来说,这并不见得是划算的事情。
葡甘露聚糖,或者说魔芋粉,是一种功能特性相当独特的食品原料。把它与其他食品原料配方组合,能够制作出风味口感各异、健康价值不同的食品来。在这个多数人营养过剩、膳食纤维摄入却不足的时代,魔芋是一种大有可为的食材。
《风味人间2》背后的科学——惊鸿一瞥的“超级减肥食物”,风味人间第二季美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7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