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吃氨基酸
「协和科普」超人妈妈修炼记:如何打好宝宝牛奶蛋白过敏这一仗?
眼瞅着,
手无缚鸡之力的的宝妈们,
渐渐从不识人间烟火的“小仙女”,
成长为工作家庭两手抓的“女超人”。
可是,
当宝宝出现牛奶过敏,
你知道怎么处理吗?
莫着急,超人妈妈来教你!
什么?宝宝牛奶蛋白过敏?如何喂养?各位小仙女,这里有秘籍,拿去!
什么样的宝宝怀疑牛奶蛋白过敏?
- 1岁以内宝宝最常见的为湿疹,又称奶癣,可发生于头面部、颈部以及躯干,瘙痒明显,有些宝宝可见口唇红肿以及风团样的荨麻疹。
- 消化系统表现多样,如腹泻、便血、便秘、腹痛、婴儿夜啼、吐奶、拒食等。
- 呼吸系统可表现为流清水鼻涕、打喷嚏、鼻塞、揉鼻子、揉眼睛、夜间及晨起的慢性咳嗽、喘息,部分宝宝可有反复多次扁桃体发炎或反复中耳炎。
- 但,上述症状均无特异性。
牛奶蛋白过敏(CMPA)是婴幼儿食物过敏中最为常见的。它指牛奶蛋白(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易发生于本身是过敏体质或具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宝宝。
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饮食管理
1月龄宝宝出现血便,人工喂养,至医院就诊已排除感染、肠道畸形等因素,疑诊牛奶蛋白过敏,予以氨基酸配方奶喂养4周,血便消失;予以普通婴儿配方奶,血便重现,可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继续予深度水解配方奶/氨基酸配方奶(若深度水解奶服用后血便好转,但仍有,需选择氨基酸配方奶)喂养6-8个月,再次予以普通配方奶,若未出现血便及其他疑似过敏症状,可引入牛奶及奶制品。
症状相似:均可表现为为进食乳制品后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但牛奶蛋白过敏者亦可有呼吸道、皮肤症状等消化道以外的症状。
机制不同:前者系由于原发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引起,后者系牛奶蛋白(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治疗方法不同: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选择补充外源性的乳糖酶或去/无乳糖配方奶;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可选择母乳饮食回避或上述特殊配方奶。
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发生牛奶蛋白过敏?
是!母乳也可能含有某些宝宝不耐受的牛奶蛋白,导致牛奶过敏发生,但其几率远低于人工喂养的宝宝。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能否食用羊奶替代?
否!因为羊奶中存在相似抗原,可引起交叉过敏。
过敏原检测小麦、大米都是阳性?宝宝以后都不能吃吗?
过敏原检查相关阳性结果仅供参考,若有些食物过敏检查阳性,但孩子添加后未出现相应症状,可放心食用,以保证孩子能接触丰富的食物,不必草木皆兵。
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根据循证医学研究,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应及时(4-6月龄)添加固体食物,包括高致敏食物。但辅食中一定要回避牛奶及奶制品。单一种类食物,量由少到多,每加一种适应3到5天,观察添加新食物后宝宝的症状。若发生过敏,再行回避此种食物至少3个月。
宝妈们如何预防牛奶蛋白过敏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宝宝出生的前6个月应该母乳喂养,4-6个月后可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辅食,可继续母乳喂养到宝宝2岁以后。因此,坚持母乳喂养是预防牛奶蛋白过敏的重点,且要保证哺乳期的妈妈饮食丰富、均衡,避免大量食用单一种类食物,暂时回避家族有过敏史的饮食。而人工喂养者,可选择部分水解蛋白奶粉预防,适当添加益生元和益生菌。
宝宝长大后还会对牛奶过敏吗?
随着宝宝体内免疫卫士的成长,经过合理喂养,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在耐受牛奶前对其他食物甚至接触物过敏,导致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过敏性疾病。
注意:
再次提醒如高度怀疑宝宝牛奶蛋白过敏的家长,请尽快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喂养。
(除标注外,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图文无关。)
「协和科普」超人妈妈修炼记:如何打好宝宝牛奶蛋白过敏这一仗?
湿疹来袭,宝宝难受妈妈心疼,6大“着力点”入手,和湿疹说拜拜
★重在预防
●保证宝宝的第一口奶是妈妈的乳汁
“金水银水,不如妈妈的奶水。”
妈妈的乳汁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口粮,特别是妈妈产后分泌的初乳,富含免疫物质、丰富的蛋白质、消化酶、微量元素锌、生长因子、牛磺酸、抗感染的活性白细胞等,是增强宝宝免疫功能的助手。能够有效防范过敏性疾病和多种感染。
尽早开奶,是妈妈的首要大事,在妈妈分娩后30分钟内,就要让宝宝吸吮,促使乳汁分泌。在妈妈开奶之前,不要用奶粉喂养宝宝。
●尽量保证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最好坚持至少6个月,而且在添加其他辅食之后,母乳要坚持喂养到2岁。
母乳的营养含量丰富,有宝宝生长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磷、铜等微量元素,可以有效避免宝宝遭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降低宝宝过敏现象的发生。
●查找过敏原
细心的妈妈要找出引起宝宝过敏的过敏原,避免宝宝接触。
①吸入性过敏原:最常见的有灰尘、尘螨、植物花粉、真菌、动物毛发皮屑、化学气体等。
②食入性过敏原:最常见的有鱼、虾、螃蟹等海产品,还有某些肉类,牛奶、羊奶、蛋清、花生、豆制品、芒果、榴莲、菠萝等等。
③接触性过敏原:最常见的有化妆品、染发剂、肥皂、洗衣粉、洗洁精、某些化学纤维织物等。
★日常护理,6大着力点
衣
宝宝娇嫩的皮肤需要特别呵护,宝宝穿的衣服都要选取纯棉质地,衣服应该宽松、轻薄、柔软,而且要吸湿、透气。不要给宝宝穿化纤维制品、纯毛、真丝等质地。
床上的被褥、床单、枕套枕巾、尿布等,都要用浅色的纯棉制品,杜绝化纤类织物。所有宝宝的衣物及床上用品,都要勤洗勤换,多晒太阳,保持干爽洁净。
◆食
湿疹还没完全好的宝宝,添加蛋白质类的辅食,要适当拖延,可以在7个月以后再添加不迟。而且添加的速度要缓慢,少量多次,逐渐添加。每次喂养都不能过饱,不要增加肠胃的负担。
宝宝如果吃奶粉,发现对牛奶过敏,引起的湿疹,可用植物氨基酸配方的奶粉来喂宝宝。或者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有一定疗效。
宝宝的饮食以清淡新鲜为主,可以喂一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榨橙汁,混在水里给宝宝喝,有利于调节宝宝肠道,增强适应性。
◆住
凡是有过敏体质的宝宝,室内要保持清洁、通风,温度湿度都要适宜。夏天室内要多通风,尽量干燥、凉爽,可以用空调,但不能对着宝宝直吹。湿度也不能过高,湿疹痒感会加重。
打扫房间时,要用湿拖把,湿抹布清除灰尘,减少灰尘在室内飘散。居室内也不能过于干燥,尤其是冬季、春秋季节,妈妈可以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另外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过敏原,让宝宝远离堆放沉积灰尘、滋生霉菌的环境,把家中地毯也撤掉,清理掉棉花、羽毛等物品,不养猫、狗等宠物,更不要喷洒含有化学物质的杀虫剂等有毒有害产品。总之把能杜绝的过敏原都远离宝宝,给宝宝营造一个安心、舒服的环境。
◆行
夏季时,要留意室外的温度变化,带宝宝外出时,不要让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夏天宝宝出汗多,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寒冷的冬季和早春时节,要避免寒风侵袭,寒冷干燥的空气,使宝宝的皮肤爆皮起皴,出门要给宝宝涂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多涂几次也没关系。
◆浴
保持皮肤清洁很重要,给宝宝洗脸洗浴,要用温水,动作轻柔,不要用过热的水,也不要用香皂,碱性太强。
冬天尽量减少洗澡次数,洗的时间要短而快,洗完迅速用干毛巾擦干皮肤,图上润肤霜。
还要注意手的卫生,经常给宝宝剪指甲,尤其是小月龄宝宝习惯用手抓脸,防止宝宝抓伤皮肤,避免继发性感染,剪指甲是最便捷的方法。
◆用药推荐
①轻度湿疹
宝宝有红斑、水肿、丘疹,但没有溃烂、渗出脓液,可以用忍冬藤50克,或金银花50克,用水煎煮以后晾凉,用纱布蘸药水在宝宝湿疹部位做湿敷,每天5—6次,每次敷过之后可以涂郁美净儿童霜,或婴儿植物奶藓膏。
②中度湿疹
有糜烂、渗出液体时,用3%硼酸溶液连续冷敷,每2—3小时用硼酸药水湿润一次,给宝宝湿敷。中间可用15%氧化锌软膏或40%的氧化锌油涂抹湿疹,减少干燥。当情况好转后,可以再涂氧化锌糊剂,巩固效果。
③重度湿疹
红斑水疱面积增大,而且成片,糜烂加重,渗出脓液增加,说明皮肤已经发生继发性感染。同时宝宝还会有发烧发热、食欲不佳、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等其它症状。这个时候就要适当使用局部激素+消炎药物治疗了,外用0.1%糠酸莫米松乳膏,或复方康纳乐霜,都能有消炎止痒、抗真菌的作用。如果皮肤溃烂广泛,痒感特别明显,要口服抗组织胺类药。对继发感染,用青霉素、红霉素、增效联磺等,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不能自行给宝宝用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