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 乙肝
#乙肝该吃什么药# 乙肝是由于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我国人群中感染率接近10%,大部分的乙肝病人没有症状。
乙肝人群是否需要用药治疗是分情况的,乙肝人群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未达到治疗指症可以暂时不做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对于乙肝患者,则需要用药治疗。
乙肝用药主要针对抗病毒、保肝降酶。
抗病毒:口服药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丙酚替诺福韦,注射用药主要有: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
保肝降酶药主要有:联苯双酯、双环醇片。
促代谢和修复类:多烯磷酰胆碱、门冬氨酸钾镁、各种氨基酸制剂。
具体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家族史、症状、体征及肝功、乙肝病毒DNA定量和肝脏彩超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判断后,医嘱用药。
乙肝平时注意什么?
1.??? 饮食上注意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多吃水果、蔬菜、牛奶、鸡蛋,保证维生素和蛋白质充分摄入。避免吃伤肝的食物:肥肉发霉的干果、花生、坚果、隔夜食物。
2.??? 避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多休息,适当户外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酒精对肝脏伤害很大)。
3.??? 避免吃损害肝脏药物,例如:止痛药(去痛片)、安乃近、吡嗪酰胺、利福平、一些中药汤剂。
4.??? 即使乙肝病毒携带者也要定期复查肝功和肝脏彩超,如果发现肝功异常要及时抗病毒治疗,也有助于发现肝内其它病变,如肝癌,肝癌可以发生在无任何症状肝功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身上,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不能心存侥幸心理。
这是为什么意思
相信对乙肝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了解乙肝五项的含义,在往期的科普文章里我们也曾经给大家详细介绍过。其中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它是乙肝感染的标志。通常,慢乙肝病人治疗达到病毒DNA低于检测下限,乙肝表面抗原消失时即可认为达到了临床治愈,也就是俗称的“拿金牌”。与乙肝表面抗原对应的是乙肝表面抗体,它是结合表面抗原的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当接种乙肝疫苗后成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后可以认为是乙肝疫苗成功引起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并且可以之后可以对HBV病毒产生免疫。
但是有时,我们的患者会发现自己的乙肝五项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HBsAg抗体同时阳性,这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种非典型血清学特征。明明这两者不能共存,但是为什么会同时阳性呢?这一不寻常现象背后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针对这个问题,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于本月线上发表。
该研究旨在分析HBsAg和抗HBs共存的慢乙肝患者的一个大队列中“a”抗原决定簇内氨基酸替换的特征。a”抗原决定簇是表面抗原上的一段区域,是抗HBs的主要结合位点。
研究共纳入8687例慢乙肝患者,其中505例为HBsAg和抗-HBs共存。用直接测序法测定131例HBsAg阳性/抗-HBs阳性患者和与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150例的HBsAg阳性/抗-HBs阴性患者的a抗原决定簇内的突变,并分析氨基酸替换的特点。
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抗-HBs共存率为5.81%。与对照组相比,HBsAg阳性/抗-HBs阳性患者的氨基酸替换率更高(30.5%对12.7%,p<0.001),尤其是在a抗原决定簇第一环内(a抗原决定簇空间结构有4个环)。C基因型HBsAg阳性/抗-HBs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氨基酸替代位于s126位,占优势的是sI126T,HBsAg阳性/抗-HBs阳性患者和对照组的n-糖基化位点增加频率分别为3.8%和0.6%。
“a”抗原决定区氨基酸变异的积累和多样性可能有助于HBsAg和抗HBs的共存。这些发现扩展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这种非典型血清学特征的遗传机制的理解。另一方面,该研究发现的与HBsAg阳性/抗-HBs阳性相关的突变sI126T是一个与低水平表面抗原相关的突变,有报道显示,其在人群中的流行率高达17%。更重要的是,sI126T这个位点的氨基酸突变还会导致免疫逃逸。这也是为什么HBsAg和抗-HBs可以共存。
有些乙肝战友一听到表面抗原突变就会想到耐药。需要注意的是,发生耐药一定是产生了突变,但不是所有位点的突变都与耐药有关,比如本文提到的sI126T。希望通过本文,大家可以对自己乙肝五项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参考文献: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0740119301895?via%3Dihub
作者:柳
想了解更多肝病相关知识?欢迎****!健康建议、乙肝药物、最新研究、名医讲解……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乙肝检查抗原和抗体都是阳性,这是为什么?,乙肝检查抗原和抗体都是阳性,这是为什么意思
乙肝患者长期服用这个抗病毒药,个子比2年前足足矮了6厘米!
37岁刘先生是一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年前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服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
虽然医生叮嘱刘先生要注意定期复查,但因为平时工作繁忙,刘先生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加上平时没有不适症状,梁先生更不以为然,每次到不同的医疗机构开药时都以各种理由未遵医嘱检查。刘先生感觉自己变矮了,在家属的帮助下一量-发现自己的身高只有165厘米,足足比两年前矮了6厘米!
医生提醒:服用阿德福韦酯,必须特别注意这一副作用
?
阿德福韦酯2005年在中国批准上市,到如今已有10多年的应用史,虽然此前研究表明小剂量的阿德福韦酯是相对安全的,随着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陆续有阿德福韦酯诱发范可尼综合征的报道。?
?
这里特别提醒阿德福韦酯具有肾毒性,它对近端肾小管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使其重吸收功能下降、尿磷排泄增加,导致低磷血症;甚至发生范可尼综合征。范可尼综合征是以肾脏近曲小管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导致肾近曲小管对钠、钾、钙、磷、葡萄糖、水、氨基酸、碳酸氢盐、尿酸和枸橼酸盐及低分子蛋白(分子量﹤50KD)重吸收障碍,临床特点为全身骨痛、肌肉无力、骨骼畸形,骨矿化不全致佝偻病或骨软化症。
刘先生,就是发生了这一不良反应,身高降低!临床上也观察到有其他患者发生过这一不良反应,同时有的还伴有全身骨痛,乏力症状。
医生建议:对于乙肝患者来说,选择药物需要与时俱进,通过本文分析,我们需要知道,目前一线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作用强、耐药发生率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目前我国无论是原研药物还是仿制药物,均有较强的可及性且价格低,基本在医保支付范围。因此,建议临床上除了初始治疗首选一线核苷类似物之外,对于正在使用阿德福韦酯等非一线抗病毒药物的患者,即使是有效的,也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尽早换用一线抗病毒药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