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中氨基酸来源
黄酒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酵母曲种质量决定酒质。源于我国,且唯我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国人就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黄酒是以糯米、大米、黍米等为原料经发酵酿造制成,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黄酒营养丰富,糖类多,宜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同时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故人们称黄酒为液体蛋糕。黄酒不伤肝胃,因含有大量蛋白质、核黄素、氨基酸以及碳水化合物等。黄酒比较适合日常饮用,但也要节制。
黄酒常温喝
绍兴,是黄酒的故乡。
每逢立冬,农事已毕,谷物丰收,当地人便开始酿造黄酒,一年仅此一次,称作冬酿。

李白亦曾作诗,“冬雪一天酿春醉”,意思是,漫天冬雪的日子,正适合酿造春天般醉人的好酒。

上好的黄酒色泽如琥珀,且香气醉人,寒冬天温少许,日饮一杯,余味绕舌,还能驱除寒气、活血暖胃。

打开一瓶黄酒,一股浓郁的陈年酒香,破瓶而出。
深吸一口,酒未醉人,人已自醉。

琥珀色的酒液,甘甜味美,香气馥郁。虽是老酒,口感却新鲜活跃,带着榛子、白坚果以及焦糖的风味,外加一些果脯、杏仁的香气。

冬天,适合温饮。因为温过的酒,香气会更加浓郁,酒味也会更加柔和。
温酒时,将酒倒入温酒瓶中,然后放入热水中烫热。

也可加入话梅、姜丝,泡上半天或一天;要喝的时候,用小火慢慢加热,直到黄酒边缘冒小气泡,关火,慢慢品尝。
姜丝增加辛辣度,话梅增加酸甜度。这样喝不仅口感丰富,还有活血暖身的作用。
Tips:“加姜丝话梅”,其实最早源自台湾。当年远渡台湾的绍兴人,因乡愁难抑,在台湾试酿黄酒。但无奈风土不适,品质不佳,才有了这种加话梅姜丝调味的喝法,只是为了掩盖瑕疵。后来居然又从台湾传回了大陆,反而风靡起来了。

相比葡萄酒和啤酒,黄酒拥有很多独一无二的特质,比如“鲜味”。黄酒中的鲜味,主要来自酒中的氨基酸。黄酒中所含的氨基酸数量,是葡萄酒的6~10倍,营养价值非常高。这也是黄酒被称为“养生酒”的原因之一。

黄酒独有的鲜味,也适合搭配多种餐食。鸡、鸭、鱼、海鲜、卤味、川菜、火锅,和黄酒搭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口感。
如何品尝一杯正宗黄酒—黄酒的温饮,黄酒常温喝
中国黄酒之汀州客家米酒推广宣导之四:为什么说中国米酒是集丰富美味于一体的高级酒类?
白酒香,但不甜。因为白酒是一种蒸馏酒,而糖难挥发,在蒸馏过程中发酵的残糖被截留在酒糟中,所以白酒中含酸、含酯、含醇、含醛,就是不含糖,也就不甜了。但黄酒不同,黄酒在生产黄酒的工序中,酒与糟的分离不是采用蒸馏的工艺而是采用物理压榨,所以,米和麦曲经酶的水解所产生的以葡萄糖、麦芽糖等为主的糖类和发酵中产生的甜味氨基酸、甘油以及发酵中遗留的糊精、多元醇等甜味物质都留在了酒中。根据黄酒的含糖量的高低,又可分为干黄酒,半干黄酒,半甜黄酒和甜黄酒。我们北村自然生活馆将推出的米酒包括上述四种口味。中国米酒不但有甜味,还有酸味,苦味,鲜味和涩味。
酸味
黄酒中的酸味主要来自米、曲及添加的浆水和醇醛氧化,但大都是在发酵过程中由酵母代谢产生的。黄酒中乳酸、乙酸、琥珀酸等为主的有机酸达10多种,其中以乙酸、丁酸等为主的挥发酸是导致醇厚感觉的主要物质;以琥珀酸、乳酸、酒石酸等为主的挥发酸是导致回味的主要物质。
苦味
黄酒的苦味,主要来自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某些氨基酸、酪醇、甲硫基腺苷和胺类等。黄酒中的苦味物质,在口味上灵敏度很高,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但它并不一定是不好的滋味。另外,糖色也会带来一定的焦苦味。恰到好处的苦味,使味感清爽,给酒带来一种特殊的风味。
辛味
黄酒中的辛味由酒精、高级醇及乙醛等成分构成,辛味不是饮者所追求的口味,但却是黄酒中不可缺少的一味。适度的辛辣味,有增进食欲的作用,没有适度的辛辣味,就会像喝一般饮料那样,缺乏一种滋味感。
鲜味
黄酒中的鲜味,来自众多氨基酸中的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以及蛋白质水解所产生的多肽及含氮碱。这些物质均呈有鲜味,鲜味为黄酒所特有,很受饮者欢迎。此外,琥珀酸和酵母自溶产生的5—核苷酸等物质也具鲜味。
涩味
黄酒的涩味主要由乳酸、酪氨酸、异丁醇和异戊醇等成分构成。涩味适当,能使酒味有浓厚的柔和感。
(北村自然生活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