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营养专家”叫我们要低脂饮食,这几年,这些“营养专家”又一窝蜂的鼓吹低碳饮食,到底何去何从呢?

我们先解释一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人体每日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
能量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包括必需脂肪酸亚油酸、α-亚麻酸,DHA+EPA
维生素:14种,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泛酸、叶酸、烟酸(烟酰胺)、胆碱、生物素、维生素C
矿物质:15种,包括钙、磷、钾、钠、镁、氯、铁、碘、锌、硒、铜、氟、铬、锰、钼
SPL:9种,包括膳食纤维、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番茄红素、叶黄素、原花青素、大豆异黄酮(仅更年期)、花色苷、氨基葡萄糖(药物,保健品),姜黄素
除了其中的SPL外,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缺了哪种都不行,脂肪只是其中之一。
我们一般说的脂肪其实只是脂类的一种,身体还需要类脂,我们下面会分开来讲。
脂肪生理功能
1927年,Evas和Burr发现缺乏脂肪严重影响实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1929年Burr发现断乳大鼠不摄入脂肪则影响生长,出现鳞状皮肤、尾部坏死和死亡率增加等。人类长期摄入不含脂肪的膳食,也会发生皮炎,伤口难以愈合等问题,而通过口服和静脉滴注给予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可使症状消失。动物和人群实验验证亚油酸的功能比低于1%E-2%E,会出现缺乏症状,而婴儿缺乏亚油酸可出现湿疹。婴儿缺乏必需脂肪酸,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从而延缓大脑的发育,而老年人缺乏必需脂肪酸会加速其大脑功能衰退。
(一)重要的体成分,为机体提供和储存能量
脂肪占正常人体重的14%-19%,是构成体成分的重要物质。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合理膳食能量中的20%-30%由脂肪供给,每克脂肪体内氧化可产生9千卡的能量,故脂肪是食物中能量密度最高的营养素,当人体摄入能量过多而不能及时被利用时,就转变为脂肪储存于体内,机体需要时,可把脂肪组织所储存的脂肪动员出来,用于能量供应,如人体饥饿时,首先动用体脂产生能量以避免体内蛋白质的消耗。
(二)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载体,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常与脂肪并存,如动物肝脏脂肪含量丰富的维生素A,麦胚油富含维生素E。脂肪可刺激胆汁分泌,协助指溶性维生素吸收。膳食缺乏脂肪或脂肪吸收障碍时,会引起体内脂溶性维生素不足或缺乏。
(三)维持体温、保护脏器
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可阻止体热的散发,维持体温的恒定。此外,体脂也能防止和缓冲因震动而造成的对脏器、组织、关节的损害,发挥对器官的保护作用。
(四)提供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亚油酸(n-6)和α-亚麻酸(n-3),必须靠膳食脂肪提供,必需脂肪酸的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oic acid,DHA,n-3)是脑、神经组织及视网膜中含量最高脂肪酸,故对脑及视觉功能发育有重要的作用。源于ARA(n-6)所产生的PG2,TX2及LT4和源于EPA(n-3)所产生的PG3,TX3,LT5共同参与体内免疫、炎症、心率、血凝以及血管收缩的调节,但不同来源的产物功能上差异很大,甚至相互拮抗,如TXB2扩张血管,TXB3收缩血管;PG2致心律失常,而PG3抗心律失常,PG2促炎症反应,而PG3被认为是炎症消散因子。而EFA还能显著的降低TG和VLDL水平,发挥调节血脂的作用。
类脂生理功能
(一)维持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磷脂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在水溶液中形成脂质双层结构,构成生物生物膜如细胞膜、内质网膜,线粒体膜、核膜、神经髓鞘膜的基本骨架。按质量计,生物膜含蛋白质约20%,含磷脂50%-70%,含胆固醇20%-30%。磷脂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赋予膜流动性,如卵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脂,也是体内胆碱的储存形式。鞘磷脂和鞘糖脂不仅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人类红细胞膜20%-30%为神经神经鞘磷脂。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导致线粒体肿胀、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引起湿疹、鳞屑样皮炎、膜的脆性增加而致红细胞破裂和溶血。
(二)参与脑和神经组织的构成
磷脂是脑和神经组织的结构脂,约占脑组织干重的25%,神经髓鞘干重的97%也是脂类,其中11%为卵磷脂,5%为神经鞘磷脂。胆固醇作为神经纤维的重要绝缘体富含于神经髓鞘中,其生物学作用是防止神经冲动从一条神经纤维向其他神经纤维扩散,故是神经冲动定向传导的结构基础。
(三)运输脂肪
磷脂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脂蛋白,通过血液运输之类至身体各组织器官利用。胆固醇与EFA或其衍生物结合形成胆固醇酯,在体内运输代谢。如脂类及衍生物在体内运输发生障碍,则沉积于血管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四)合成维生素和激素的前体
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3及胆汁酸的前提,维生素D3调节钙磷代谢,胆汁酸能乳化脂类,使之与消化酶混合,是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消化与吸收的必需条件。胆固醇在体内还可以转变成多种激素,包括影响蛋白质糖和脂类代谢的皮质醇,与水和电解质体内代谢有关的醛固酮,以及性激素睾酮和雌二醇。
简单点说,脂肪就是人体这部精密仪器里的一颗重要的螺丝钉,缺了这颗螺丝钉可能对整个身体系统造成不可预知的各种问题,所以主流营养学从来就不建议长期低脂肪饮食。
既然长期低脂是有害的,那么我们生酮饮食,就是长期低碳饮食是不是就可以呢?
我们前边说过,脂肪,碳水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这两个地位并不太一样。
脂肪的摄入量AMDR是一个范围,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总脂肪摄入范围是占总能量摄入的20%-30%。简单点说,经过一系列的人体干预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低于这个摄入量,可能能量、必需脂肪酸摄入不够,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而高于这个范围,可能增加能量摄入,增加肥胖和CHD的风险。
我们都知道,人体功能营养元素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中蛋白质肯定不能少,脂肪也不能少,每日应摄入能量,减去碳水和蛋白质中能量,剩下能量缺口用碳水来补充,也就是说,碳水的摄入量是算出来的。也就是说碳水的摄入量相对脂肪,蛋白质来说比较灵活,再换句话说,想减肥唯一的方法就是减少能量摄入,那么能量摄入怎么减少?减少碳水是最重要的途径。
根据三羧酸循环,人体内,碳水和脂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蛋白质可以转化为脂肪和碳水,但是反过来不行(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不算)。所以从理论上人进行生酮饮食是没有问题的,也不会造成酮中毒。但是这仅仅是理论上,原因如下:
- 生酮饮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饮食,需要减少或戒除某些食物的摄入,非常容易造成营养不良。从生酮饮食的安全性研究【1】来看,绝大多数生酮饮食引起的副作用都是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不用迷信网上生酮专家的所谓饮食方案,人体每日需要40多种营养元素,你让他凑个试试。
- 虽然人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α-亚麻酸,还有 重要脂肪酸DHA+EPA转化不了(DHA可以通过α-亚麻酸转化,但是很少),只能通过饮食摄入,但是生酮饮食由于大部分追求脂肪摄入,包括动物脂肪、椰子油等,里面很少含有必需脂肪酸,可能造成摄入大量脂肪但是必需脂肪酸摄入不够的情况,对身体造成各种影响。
所以,大多数人无法坚持生酮饮食,过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各种生理问题退出。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需要低碳还是低脂呢?其实很简单,哪种都不需要,因为无论碳水还是脂肪,都是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40多种营养素的一种,属于最细枝末节的东西,人体作为一个各个器官、系统紧密结合的精密机器,哪种营养物质摄入不正常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所以解决人体营养摄入问题必然是一个满足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要求的整体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独的低脂、低碳、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这种单一方案。
【1】《生酮饮食疗法的安全性》
想获得适宜的营养摄入么?欢迎****公众号:营我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5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