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前情回顾:
前三天的行程中,我们由云南香格里拉出发,在噶丹松赞林寺见活佛、听早课,接受诵经祈福。横跨金沙江后,科考队途经维西县短暂落脚,深入走访曾是母系氏族的傈僳族村寨。
横跨澜沧江后,我们走上了传说中的德贡公路,由孔雀山翻越碧罗雪山,穿越雪山崩塌造成的数米高雪墙奇景。沿途的碎石、滑坡、塌方,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对自然保持敬畏。
最终科考队横跨怒江后,顺利抵达贡山县,至此前三天的行程结束。
关于藏香猪:
藏香猪又名“人参猪”、“蕨麻猪”、“琵琶猪”,被称为“喝泉水、吃山珍”长大的猪。藏香猪放养在山林间,常食用虫草、松茸、蕨麻等野生药材,因此不仅肉质上乘,甚至猪粪都被收购用作藏药药引。
藏香猪体型偏小,体格健壮,嘴尖头长,蹄细骨硬,毛皮黑亮光滑,善于奔跑,心肺功能特别发达,具有极强抗病力和抗寒力。
它还有“六最”,即: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猪肠最长,猪皮最薄,鬃毛最长,是西藏的传统民族美食。
正式开启“牧行藏彝”的第二篇:
一组灵与肉的传奇密码,镌刻着一个民族的未解之谜!
接下来的两天行程,科考队翻越高黎贡山,进入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之间的独龙江流域,在中缅边境深入古老封闭的民族——独龙族的聚居地,寻找纹面女,调查即将消失的纹面习俗。
之后科考队还来到贡山县北部怒江西岸的小查腊寨,探访独龙江流域以外分布的独龙族,寻找纹面女。
最终科考队抵达充满传奇色彩的最原始进藏路线“丙察察”的起点丙中洛镇,在这个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教并存的地方,考察多民族多信仰的缘由及特征……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贡山县)东与云南省德钦、维西两县相连,南与怒江州福贡县相邻,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接壤,西与缅甸联邦毗邻,国境线长达172.08公里,面积4506平方公里。这里的地势呈“三山夹两江”高山峡谷地貌,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170米,海拔高差达3958米。
给大家扩展一下贡山县在历史上的变迁:
西汉时为越嵩郡边徼地。唐南诏时属剑川节度。宋大理时属谋统府管辖地。元属临西县,属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明为维西康普、叶枝土千总管辖,属丽江军民府。清属丽江府维西厅;乾隆年间,北段受西藏察瓦龙土千总管辖,南段为维西康普、叶枝土千总管辖;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后直属维西厅。
民国元年(1912年)为兰坪营盘街“殖边总局”管辖,置菖蒲桶殖边公署;民国二年(1913年)置菖蒲桶行政委员会;民国五年(1916年)改菖蒲桶行政委员公署,后置贡山行政区;民国七年(1918年),归属维西县;民国十一年(1922)年置菖蒲桶行政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贡山设治局。
1949年8月25日和平解放,1950年3月11日成立贡山临时政务委员会,同年4月8日成立贡山县政府。1956年10月成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中国境内只有海南黎族、台湾高山族和云南贡山独龙族人有纹面(纹身)习俗,而在近现代这些习俗被逐渐废止。据李旭老师介绍,上世纪的独龙族妇女还保留有纹面的痕迹,对纹面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我们此次来到这里进行走访调查,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纹面习俗形成的原因。
(未完待续···)
向上滑动
网通社
wts_news18a
新浪微博
@网通社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