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个玩意儿——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种这么些年地,棚里的菜产量总感觉上不去,尤其是冬天,那光照本来就弱,菜长得蔫唧的。后来听人说,现在有新技术,给大棚里加点二氧化碳,能让菜猛长,说是啥“气体肥料”。就爱琢磨这些,听着挺玄乎,就想自己试试看到底咋回事。
开始瞎琢磨和动手
一开始我也不懂,就在网上扒拉,看人家都怎么搞。发现主要就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那种大钢瓶,跟饭店用的煤气罐似的,看着挺专业,但是一套设备下来不便宜,还得找地方充气,麻烦。另一种就是袋装的,叫啥“二氧化碳发生袋”,说是挂在棚里就行,自己慢慢放气。这个听起来简单,成本也低,我就寻思先从这个简单的来,买几包回来试试水。
买回来那几包东西,看着也不复杂。我按照说明,找几个地方,就给挂在大棚的架子上,离蔬菜远近适中那么个位置。说明上写着,它会自己慢慢反应,释放二氧化碳。听着挺神乎,挂上去就完事儿?我心里也打鼓,这玩意儿靠谱不?能放多少气?够不够用?
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
挂上之后,头几天也没看出啥特别的。我每天进棚里干活,就顺便瞅瞅那些袋子,再看看旁边的番茄、黄瓜。肉眼也看不出空气里多啥东西。大概过一个多礼拜,感觉,注意,是感觉棚里的菜好像是绿得精神点儿,叶片好像也厚实那么一丢丢。尤其是番茄,感觉开花坐果那阶段,小果子好像是比往年同期多那么几个。
- 每天进去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袋子还在不在,有没有破。
- 然后就是绕着作物转悠,看看叶子颜色,摸摸果子大小。
- 有时候会想,这玩意儿是不是智商税?没啥大变化。
- 但有时候看着长势好像又确实比邻居没用这个的强点儿。
就这么一直用着,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你说它没用,好像长得是快点。你说它很有用,也没看到那种广告里说的,产量翻倍那么夸张的效果。反正就是,有点儿用,但不多,至少我用这个袋装的是这样。
的收成和想法
等到那一茬菜收完,我大概盘盘账。跟去年同期比,产量确实是高一点,大概多个百分之十几?或者二十?反正肯定没有宣传说的百分之三四十那么邪乎。品质上嘛感觉果子好像是稍微饱满一点,口感也还行,没啥怪味。
这个二氧化碳气体肥料,我觉得不能说完全没用。尤其是在冬天或者光照不足的大棚里,补充点二氧化碳,对植物那个光合作用,就是它们吃饭长个儿那个过程,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效果有多大,跟你用的方式(袋装还是钢瓶)、棚里的密封情况、作物种类、管理水平都有关系。
我这回用的袋装的,方便是真方便,便宜也是真便宜,挂上就行。但效果嘛感觉也就那样,提升有限。可能要想效果明显,还得是用钢瓶那种,能控制浓度和释放时间,更精准一些。不过那个投入就大,还得学怎么用。今年先这样,明年看看情况,要是还想再提高点产量,可能就得下决心搞个钢瓶试试。反正种地这事儿,就是个不断学习、不断折腾的过程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