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养凤尾竹,特别是用肥这点事儿。刚开始养的时候,也是瞎弄,看着别人家的长得那么旺,心里也痒痒,就琢磨着是不是肥没给对。
刚开始种的时候咋弄
我记得第一次上盆的时候,没太讲究,就随便挖点园土掺点沙子就种上。后来发现长得不咋地,有点蔫。后来跟一个老花农聊天,他才告诉我,这凤尾竹,盆底得有点底肥,这样根才能扎得稳,后面长得才有劲儿。
我就学着弄。换盆的时候,在盆底铺点东西。试过啥?
- 弄点腐熟的鸡粪掺在土里,量不多,怕烧苗。
- 也试过用那种买的饼肥,掰碎垫在底下。
- 后来图省事,直接买的有机肥颗粒,按照说明在盆底混点。
感觉加上这步之后,确实不一样,缓苗快,后面长势也好不少。所以说,这底肥,我觉得还是挺关键的。
平时怎么喂
光有底肥肯定不够,它得长,特别是春秋两季,那家伙长得嗖嗖的。这时候就得追肥。
我一开始也是乱来,家里有啥用后来慢慢摸索出来点门道。主要就是薄肥勤施,这四个字是真理。
我一般是看它长得快的时候,大概有个二十天到一个月左右,给它来一次。用的肥,也换着来:
- 最常用的就是那种花卉型的复合肥,氮磷钾比较均衡的那种,每次用几粒,溶在水里浇。一定得稀释,别搞浓,浓容易烧根,那麻烦就大。
- 有时候也用点发酵过的淘米水,就是把淘米水放瓶子里,盖子别拧太紧,放个十天半个月的,有点味儿,兑上好多清水再浇。感觉用之后叶子挺绿的,可能里面有点氮肥啥的。
- 豆饼水也用过,就是弄点豆饼泡水里发酵,那味儿有点冲,但是肥效确实不错。也是要兑很多水才能用。
就是别一次给太多,隔段时间给一次,保证它有持续的营养就行。主要还是氮肥多一点的,能让叶子长得绿油油的,看着就精神。
特殊时期注意啥
也不是一年四季都这么喂的。到冬天,天冷,凤尾竹长得就慢,甚至不长。这时候我就不给它施肥,让它好好休息。大概从深秋开始,就慢慢减少施肥次数和量,入冬就彻底停。
夏天特别热的时候,比如三伏天,温度太高,它长得也慢,而且盆土干得快,根系也容易出问题。这时候我施肥也特别小心,要么就干脆停,要么就是用非常非常稀的肥水,傍晚凉快的时候稍微给一点点。
反正养花这事儿,就得多观察。看叶子颜色,看长势。要是叶子发黄,长得慢吞吞的,排除掉光照、浇水的问题,那可能就是缺肥。但要是施肥后发现叶子尖发黑、发焦,那可能就是肥大,得赶紧浇大水稀释一下。
这就是我养凤尾竹用肥的一点实践记录,没啥高深理论,就是自己一步步试出来的。希望能给大家伙儿一点参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7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