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怄肥这事儿,我也是琢磨好一阵子。家里种点小葱小菜啥的,老是剩下些葱根、黄叶子,扔觉得可惜,堆在那儿又占地方。以前也买过外面那些肥料,花花绿绿的,说得天花乱坠,用起来感觉也就那样,还挺贵。
后来寻思着,这大葱本身不就是地里长出来的嘛那它的根叶子肯定也有营养,干嘛不自己试试弄点肥料?正好那段时间买菜回来,大葱根带着不少泥,还有些蔫的外层叶子,我就把它们都收集起来。
动手搞起来
第一步是收拾材料。 我把那些大葱根上带着的泥土稍微抖抖,没弄太干净,想着有点土可能发酵更快。还有那些老的、黄的、有点烂的葱叶子,也一股脑全收。攒一小盆。
接着就是处理。 找把不常用的剪刀,把葱根和烂叶子都咔咔剪成小段,大概手指那么长。太长估计沤起来慢。弄完之后,找个带盖子的旧塑料桶,就是以前装涂料那种,洗干净。
然后是装桶。 我把剪好的葱段一股脑倒进桶里,大概占桶的三分之一?然后我想着光有葱也不行,得加点水促进发酵。正好那天淘米,就把淘米水倒进去,没过葱段就行,也别太多,不然太稀。有人说加点红糖或者酵母能更快,我当时手头没有,就没加,想着就让它自然发酵。
就是密封等着。 把桶盖子盖严实,搬到阳台角落里,太阳晒不太到的地方。为啥要盖严?因为这玩意儿沤起来,那味道,啧啧,确实有点上头。盖严实能好点,也能防止小飞虫进去。
等待和观察
这怄肥,是个慢功夫,急不来。我就把那桶放那儿,隔三差五想起来就去晃晃,让里面的东西匀乎匀乎。
- 大概过一个礼拜,就能闻到明显的酸臭味,说明开始发酵。
- 又过俩礼拜,颜色变深,里面的葱段看着软趴趴、黑乎乎的。
- 我大概沤一个多月快两个月,感觉味道没那么冲,变成一种有点像酱油的酸味,里面的葱段基本都烂,水也变成深褐色的。
这时候我觉得应该差不多。打开盖子,用根棍子搅搅,底下也没啥硬块,都是糊糊状的东西。
使用效果
用的时候我没直接浇,怕太浓烧苗。我是舀上面那层黑褐色的液体出来,兑大概十倍的清水,然后浇给我阳台上种的那些小青菜、小番茄。
效果嘛你别说,还真挺明显的!
过大概一两个礼拜,就看到那几盆菜叶子绿得发亮,长得也比旁边没浇这个水的要壮实一些。特别是小青菜,叶片明显厚实不少。感觉这自己怄的肥,劲儿还挺足。
这玩意儿不能天天浇,我大概是半个月左右浇一次稀释过的肥液。剩下的那些渣子,我也没扔,埋到花盆底下当底肥,废物利用嘛
用大葱自己怄肥这事儿,我觉得挺靠谱。省钱是小事,关键是处理厨余垃圾,自己做的肥用着也放心。 过程也不复杂,就是需要点耐心等着它发酵你要是家里也种点或者有不要的葱根烂叶,不妨也试试看。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