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捣鼓的黄豆肥。这些年种点花花草草,买肥料也是一笔开销,琢磨着自己弄点,既省钱也放心。就试试用黄豆来发酵做肥料,效果还真不错,今天就把我这实践过程给大伙儿说道说道。
我是怎么开始弄的?
起初,就是看别人说黄豆有营养,想着埋几颗生黄豆到土里。后来发现不行,生豆子在土里发酵会烧根,而且慢。那咱就提前把它弄熟、发酵
第一步,准备材料。这简单,就是去粮店买些黄豆,挑那种看着饱满的就行,也不用太好的。关键是得找个家伙什来装,我用的是一个大号的塑料桶,以前装过水的,刷干净晾干备用。还得准备点水。
第二步,泡豆子煮豆子。我一般是抓个几斤黄豆,先用水淘洗干净,然后放盆里加水泡着。头天晚上泡上,第二天早上起来看,豆子就胖乎乎的,吸饱水。这样煮起来省事儿。泡好的豆子捞出来,倒进大锅里,加水,水量要没过豆子一大截,因为煮的时候会吸水。开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慢慢咕嘟。关键是得把豆子彻底煮烂,煮到啥程度?就是用手轻轻一捻,豆子就成泥,这样才好发酵分解。
第三步,装桶发酵。煮好的豆子连汤带水(煮豆子的水营养别倒)稍微晾凉一点,别太烫手就行。然后一股脑倒进我准备好的那个大塑料桶里。注意,桶别装太满,顶多装个大半桶,因为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会膨胀,留点空间给它。要是煮豆子的水不够多,可以再加点清水进去,保证豆子都被水覆盖着。
有些讲究的人可能会加点红糖、或者一些专门的发酵菌剂进去,说是能加快发酵速度,减少臭味。我也试过加红糖,感觉是快点。不加也行,就是时间可能长点。这回我就没加别的,就光豆子和水。
第四步,密封等待。把塑料桶的盖子盖上。这里有个小窍门,盖子不要拧得死死的,稍微松一点,或者在盖子上扎个小孔,让它能慢慢排气。不然发酵产生的气体积多,可能会把桶给胀坏,甚至有炸开的风险。然后把这桶搬到角落里,找个温暖、避光的地方放着。比如阳台角落,或者院子不碍事的地方。夏天温度高,发酵快,可能个把月就冬天温度低,就得俩仨月甚至更久。
第五步,判断发酵好没。在发酵过程中,会闻到一些味道,一开始可能是酸味,后面慢慢变成一种类似酱香或者酒糟的味道。只要不是那种刺鼻的恶臭,就说明发酵在正常进行。啥时候算就是你打开盖子看看(别老开,偶尔看看就行),里面的豆子都烂成糊糊,没啥大气泡往上冒,味道也不再是刺鼻的臭味,那就差不多。
发酵好怎么用?
这发酵好的黄豆肥水,那可是“浓缩就是精华”,劲儿大得很。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稀释,而且要大量稀释!直接浇肯定烧苗。我一般是舀一小勺原液出来,兑上一大桶水,至少稀释个二三十倍,甚至更多。刚开始用不确定比例,就尽量稀一点,宁稀勿浓。兑好的肥水,就可以拿来浇花,浇菜也行。隔个十天半个月浇一次,你会发现那叶子绿得发亮,长得特别精神。
这就是我捣鼓黄豆肥的全过程。虽然过程有点长,发酵的时候可能还有点味儿,但看着自己亲手做的肥料让花草长得那么心里头还是挺得劲儿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