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地里的事儿,真是让人头疼。前几年,我这地,不知道咋回事,肥没少上,可那庄稼长得就是蔫不拉几的,叶子发黄,没精神。问些老把式,也去农资店问过,都说可能是肥烧的,或者是土不行。确实,感觉地越来越板,浇水都渗得慢。
开始琢磨肥料的事
那时候就老琢磨,这肥料是不是有问题?咱用的都是老几样,复合肥、二铵啥的,年年用,量也不小。后来听人唠叨,说现在有种什么“无盐”的肥料,说是对土不会让地越来越咸、越来越硬。我一开始也犯嘀咕,肥料哪能没盐?这不是瞎扯嘛心里头不太信。
但是,看着那半死不活的苗,心里着急。一年到头就指望这点收成。后来有次去镇上赶集,看到有家店在推这种“无盐”的玩意儿,有液体的,也有粉末的。就凑过去听听,那销售讲得天花乱坠,说啥能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减少病害。我这人耳朵根子软,加上自家地确实有那问题,就想着,要不试试?反正也没多少钱,死马当活马医呗。
上手试试看
我就先搞点回来,没敢多买。看着跟以前用的那些粉末颗粒不太一样,有些是水剂的,用起来倒腾起来感觉还挺方便。说明书写得也简单,就是兑水冲施或者喷施。
我选一小块地,就是那片长得最不行的,单独做实验。先把地浇一遍,然后就按着说明,把那“无盐肥料”兑水,用喷桶仔仔细细地喷一遍叶面,根部也浇点。心里也没抱太大希望,就想着看看有啥不一样。
- 第一次施肥:就是试试水,严格按说明来的,不敢多用。
- 观察期:隔三差五就去地里瞅瞅,看看叶子颜色,摸摸土壤湿度。
实践中的发现
你别说,大概过十天半个月,那块试的地,苗好像是精神点,叶子颜色看着绿得更深、更亮堂些。跟旁边没用的地一比,还是能看出点差别的。最让我觉得有点意思的是,用手抓抓地表的土,感觉好像是松快点儿,没以前那么硬邦邦,浇水的时候,水下去得也快些。
看到有点效果,我胆子就大点。后面又用两次,还是在那块试验田上。整个生长季下来,那块用“无盐肥料”的地,虽然没说产量一下子翻天覆地,但确实长势要好一些,结的果实,比如我种的西红柿,感觉也更饱满,颜色也正。关键是,到秋收翻地的时候,明显感觉那块土质确实比其他地方要疏松一些。
总结一下我的感受:
- 土壤变化:感觉没以前那么板结,变得松软一点。
- 作物长势:苗显得更有活力,叶子颜色好看。
- 果实表现:感觉单果重点,卖相好些。
- 使用方便:水溶性的用起来确实省事。
这“无盐肥料”,我觉得还是有点门道的。不是说它神乎其神,能包治百病,但至少,对付咱们这种老种地、土壤盐分可能有点积累的情况,算是个新思路。它不像传统肥料那样,用多可能加重土壤负担。土壤是根本,把土养好,庄稼才能给你好脸色看嘛以后我是打算再继续用用看,也可能扩大点面积试试,观察观察长期效果怎么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