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种生姜踩过的坑,特别是这个肥料的事儿,真是给我上一课。
一、图省事,差点把姜苗全送走
刚开始种姜那会儿,热情高涨,总想着给它最好的。听人说农家肥营养足,能让姜长得又大又壮。正好我弄到一些鸡粪,看着黑乎乎、油亮亮的,心想这玩意儿肯定带劲。
当时也没多想,觉得这不就是天然肥料嘛直接用呗。我就挖坑,把那些没怎么处理的鸡粪埋到姜苗旁边,还挺得意,觉得这下营养肯定够。
结果?
- 没过多久,发现不对劲。那姜苗叶子开始发黄,蔫唧的,一点精神都没有。
- 有些长得慢不说,甚至直接就停那儿不动。
- 我当时那个急,扒开土一看,好家伙,那姜块边上的细根有些都黑,像是被烧过一样。
后来才搞明白,这没彻底沤熟的粪肥,尤其是鸡粪这种热性大的,埋到土里它自己会继续发酵,发酵就要放热!这热量直接就把生姜那嫩嫩的根给“烧”,这叫“烧根”。真是好心办坏事,差点就因为这“好东西”全军覆没。用农家肥,一定得是彻底腐熟透的才行,不然就是害它。
二、图便宜,买的化肥也不对路
有上次的教训,我对农家肥是有点小心。想着化肥方便,见效快,就去市场上买点复合肥。
买的时候也没仔细看,挑个便宜大包的,觉得都差不多。按照说明撒点,心想这总该没问题?
用一段时间,苗是长起来点,但总感觉不那么对劲。
- 有些叶子尖有点干枯,像是缺点又像是被啥伤。
- 而且到收获的时候,那姜块的味道感觉也不如以前自己家种的那么冲,品质好像差点意思。
我就纳闷,后来跟老姜农一聊,又自己翻翻资料,才注意到一个事儿:生姜这东西,它怕“氯”!
我回头一看我买的那便宜复合肥,包装袋角落里还真标着含氯。氯离子多,会影响生姜根系吸收营养,还会妨碍它积累糖分和风味物质,难怪吃起来味道不对。还有些化肥里可能含有叫“缩二脲”的玩意儿,那东西要是超标,也伤根伤叶。
真是不能图省事和便宜!选肥料的时候,真得看看清楚成分,特别是种生姜这种比较“挑剔”的作物。
三、老老实实,伺候“姜”山
踩这两个大坑之后,我算是学乖。
现在用农家肥,我都是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堆沤,让它彻底烂熟,一点热气和臭味都没有才敢用,用作底肥,量也不能太大。
追肥的话,选择化肥就特别小心,专门找那些标明“低氯”或者“无氯”的生姜专用肥,或者是有机无机复混的肥料。就算是用尿素,也得注意看那个缩二脲含量是不是很低。
这么一调整,效果立马就出来。姜苗长得壮实,叶子绿油油的,病害也少。最关键的是,秋天挖出来的生姜,个头、品相、味道,都比之前好太多。
所以说,种生姜施肥真是个技术活。不是说肥料用得越多越也不是啥肥都能用。没腐熟的粪肥不能用,含氯高的化肥要避开,含有害物质多的也要小心。伺候这“姜”山,还真得细心点,用对肥料才行,不然真是白费功夫还可能帮倒忙。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