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做特种肥料品牌这事儿,纯粹是个人折腾,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帮到一些朋友。
说起来,我之前一直在农资行业摸爬滚打,看着那些传统的化肥,心里总觉得缺点后来接触到一些新型肥料,也就是所谓的“特种肥料”,感觉这玩意儿有搞头! 功效多,针对性强,而且利润空间也大一些,就琢磨着自己能不能也搞一个品牌出来。
第一步,就是选品。 市场上特肥五花八门,什么腐植酸、氨基酸、海藻酸… 真是眼花缭乱。我跑不少地方,也请教一些专家,决定从矿源黄腐酸钾这块入手。这玩意儿改良土壤效果而且适用范围广,基本上啥作物都能用得上。
第二步,找厂家。 这可真是个费劲的活! 我联系七八家生产厂家,一家一家地考察。主要看他们的生产资质、设备、技术水平,还有就是他们的服务态度。有些厂家吹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一看,车间脏乱差,技术人员也不专业,直接pass掉。选定一家规模不大,但技术比较扎实,也比较实在的厂家,定合作关系。
第三步,就是品牌命名和包装设计。 这方面我没啥经验,就找个广告公司。跟他们沟通好几次,才定下来一个名字,叫“沃土生金”。寓意就是用我们的肥料,土地就能生出金子来。包装设计也下点功夫,颜色醒目,图案简洁,突出产品的特点。
第四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推广和销售。 我一开始想的是在线上搞,开个网店,但是效果不太后来发现,农资产品还是得在线下推广,直接面对农民伯伯,跟他们讲产品的效果,让他们亲眼看到试验田的对比效果,他们才放心买。所以我就开始跑市场,一家一家地找农资店,跟他们谈合作。刚开始的时候,很多老板都不相信我,觉得我就是个“野路子”,后来我拿出产品的检测报告,给他们看试验田的效果,他们才开始慢慢接受我。
第五步,完善市场保护机制。 这个是我后面才意识到的,前期光顾着跑市场,没有做好区域保护,导致有些经销商恶意竞争,互相压价,谁也挣不到钱。后来我吸取教训,制定严格的市场保护政策,一个区域只授权一家经销商,而且规定最低零售价,这样才能保证经销商的利益,他们才愿意用心去推广我的产品。
还有就是,质量把控! 我可不想做一锤子买卖,砸自己的招牌。每次生产出来的肥料,我都会抽样送到第三方机构去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而且我还会定期回访客户,解他们使用产品后的效果,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的产品。
这中间也遇到过不少坑。比如,有的经销商收货款就跑路,有的厂家偷工减料,产品质量不稳定。但我还是坚持下来。“沃土生金”这个品牌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虽然挣的钱不多,但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做特种肥料品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你有耐心、有毅力,还要懂技术、懂市场。但只要你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