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我是老李!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出来的“打雷有肥料”这事儿,听起来玄乎,但真是我亲身实践出来的经验!
话说前阵子,老天爷那是真给面儿,隔三差五就来场雷阵雨。我那菜园子,之前蔫唧的,淋几场雷雨后,蹭蹭地往上窜,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当时我就纳闷,寻思着难道这雨水里头有啥秘密?
一开始我以为是错觉,毕竟最近也没施啥肥,就是浇浇水,锄锄草。但仔细观察,发现雷雨过后,菜叶子上的确比平时多一层油亮的光泽,而且长势明显快一截。这下我可就来兴致,赶紧上网查资料,还真给我找到点门道!
网上说,这打雷的时候,空气中的氮气会被电离成氮肥!这我一下就明白,敢情老天爷免费给我的菜园子施肥!
- 实践一:观察对比
- 实践二:土壤检测
- 实践三:记录数据
为验证这事儿,我特意做个小实验。把菜园子分成两块,一块露天,让它接受雷雨的洗礼,另一块搭个棚子,尽量避免淋到雷雨。结果?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猜到,露天的那块菜地,长势就是比棚子里的
我还专门弄点土,分别从雷雨浇灌过的地和没浇灌过的地里取的,送到村里的农技站去检测。结果显示,雷雨浇灌过的土壤,氮含量确实比另一块要高一些!虽然高得不多,但足以说明问题!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记录每次打雷下雨的时间、雨量大小,还有菜园子的长势情况。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雷雨越大,菜园子的长势就越也不能光靠老天爷赏饭吃,平时还是要适当施肥、浇水的。
总结一下我的“打雷施肥法”:
关键就是“顺应天时”!
- 关注天气预报,雷雨天尽量让菜园子露天,让它接受大自然的馈赠。
- 雷雨过后,及时松土,促进土壤中的肥料被植物吸收。
- 不能完全依赖雷雨,平时还是要做好基础的施肥工作。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发现,可能不具有普遍性。毕竟每个地方的气候、土壤条件都不一样。但是,我觉得,咱们农民,就是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才能种出更好的庄稼!
我想说,这“打雷有肥料”的说法,虽然听起来有点迷信,但它背后蕴含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咱们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获得更好的收成!
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6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