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捣鼓肥料磷含量测定的事儿,就当是分享一下我的实验记录。
一开始我拿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发怵的。毕竟化学实验这玩意,稍微一不小心,数据就跑偏。但是没办法,硬着头皮上也得上!
我得把肥料样品处理一下,让它“听话”才行。我记得当时用的方法是高氯酸消解,具体操作就是小心翼翼地称取一定量的肥料样品,然后加高氯酸,在电热板上慢慢加热。这步可得注意安全,高氯酸这东西,腐蚀性太强!加热的时候,还得时不时地晃动一下烧杯,防止样品溅出来。等到烧杯里冒出白烟,里面的东西变得澄清透明,消解就算完成。
消解完之后,就是关键的显色反应。我用的是钼蓝比色法,这方法原理挺简单,就是让磷酸盐跟钼酸盐和还原剂发生反应,生成一种蓝色的络合物。蓝色越深,磷含量就越高。我先把消解液转移到容量瓶里,加水稀释到刻度。然后,取一定量的稀释液,加入钼酸铵溶液和抗坏血酸溶液。加试剂的时候,一定要用移液管,保证加的量准确。加完之后,摇匀,静置一段时间,让显色反应充分进行。
就轮到分光光度计上场。这玩意儿就是测量溶液颜色的深浅的。我先把分光光度计预热一下,然后用去离子水调零。把显色后的溶液倒入比色皿里,放到分光光度计里测量吸光度。测量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波长,我记得当时选的是700nm。多测几次,取平均值,这样数据才靠谱。
一步,就是数据处理。我事先用磷酸二氢钾标准溶液配制一系列的标准溶液,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显色和测量。然后,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做一条标准曲线。有这条曲线,我就可以根据肥料样品的吸光度,查出对应的磷含量。
- 称样要准,不然一开始就错,后面全白搭。
- 消解的时候,要小心,高氯酸可不是闹着玩的。
- 显色的时候,试剂要加够,时间要够长,不然颜色出不来。
- 分光光度计要预热,波长要选对,比色皿要干净。
整个过程下来,感觉还是挺繁琐的。但是,当看到最终结果跟标准值比较接近的时候,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毕竟自己亲手测定的数据,心里踏实。而且通过这回实践,我对肥料磷的测定方法也更加解,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也能更有把握地解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6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