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给地里上肥这事儿,真是年年干,年年都有新琢磨。咱不像专家那么能讲大道理,就说说自己这些年是咋弄的,土办法,但实在。
打好底子是关键
每年开春犁地之前,这底肥是头等大事。我把它看成是给庄稼存的“老本”,管长远的事儿。年轻时图省事,随便撒点化肥就完事,结果庄稼长到一半就没劲儿。后来跟老辈人学,才知道这底肥得下功夫。
我一般是用自己沤的农家肥,像羊粪、鸡粪啥的,提前沤熟。要是农家肥不够,就买点复合肥掺着用,注意氮磷钾搭配,不能光图省钱买便宜的单一肥。撒的时候得均匀,不能这边一堆那边没有。撒完,关键一步来,就是深翻地,起码得把肥料翻到地下二十公分去。这样肥就在根的下面,等庄稼根往下扎的时候,就能慢慢吸收到,不容易烧苗,肥效也长久。
看苗追肥有讲究
底肥打好,种子种下去,就等着出苗。但这还不算完,庄稼跟人一样,长身体的时候也得“加餐”,这就是追肥。
啥时候追肥?这得看庄稼的长势。比如玉米拔节、小麦分蘖的时候,或者看叶子颜色有点发淡,感觉营养跟不上,就得赶紧追。
- 看准时机: 不能太早,苗太小受不;也不能太晚,错过生长的关键期,后面再补效果就差多。
- 选对肥料: 追肥我一般用点见效快的,像尿素之类的氮肥,或者根据缺啥补啥的原则,用点复合肥。
- 方法得当: 这点特别重要。我以前也犯过懒,直接把化肥撒在根旁边土面上。一场雨下来,或者一浇水,效果是有,但也浪费不少。现在我都是在离庄稼根大概十来公分的地方,刨个小坑或者开条小沟,把肥料埋进去,然后 обязательно 盖上土。这样肥料能慢慢溶解,让根系吸收,不容易烧根,也不容易挥发损失掉。特别是尿素,撒地表上,太阳一晒,风一吹,跑掉的可不少。
不能只认氮磷钾
还有一点是我这几年才慢慢重视起来的。以前总觉得,只要氮磷钾这三大样给够,产量肯定差不。但有时候,肥没少上,产量就是上不去,或者庄稼看着有点毛病。
后来听农技员唠叨,又自己琢磨,发现那些啥中微量元素也挺重要。虽然用量少,但缺就是不行,庄稼会得“矫情病”。现在我买复合肥时,也会看看里面是不是带点这些东西,或者专门买点含中微量元素的肥料,在施底肥或者追肥时掺上一点。不敢说有多大奇效,但感觉这几年下来,庄稼确实长得更壮实,病害也少点。
种地施肥这活儿,真是个经验活。得多观察,多琢磨,不能死搬硬套。怎么让肥料用得恰到好处,让庄稼吃饱吃好还不浪费,这里面的门道还得继续学。今天就先唠叨这些,都是自己干活儿摸索出来的,希望能给大伙儿提个醒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