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我市花生叶斑病常年发生面积为60万亩,发病株率平均为22.4%左右,重发田病株高达54%以上,该病由于去年在我市滑县、内黄县、林州市严重发生,田间菌源量大,加之近几年来我市秋季雨水偏多,致使花生叶斑病在我市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花生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因为此病发生较晚,有人误认为这是植株成熟时的一般象征,所以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叶斑病会使花生叶片布满斑痕,早期落叶,以致影响叶的光合能力,荚果不饱满,降低产量与品质,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40%以上。

  一、发病症状

  花生叶斑病分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发病部位主要在叶部,严重时茎秆、叶柄和托叶也有发生。花生褐斑病叶片受害时,病斑初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为1~10mm,叶片正面病斑暗褐色,背面褐色或淡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在潮湿条件下,大多在叶正面病斑上产生灰色霉状物,严重时,几个病斑汇合在一起,常使叶片干枯脱落,仅剩顶部3~5个幼嫩叶片。茎部和叶柄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褐色、稍凹隐。黑斑病与褐斑病可同时混合发生,黑斑病病斑一般比褐斑病小,近圆形或圆形,直径约1~5mm,颜色较褐斑病深,呈黑褐色,叶片正反两面颜色相似,病斑周围黄色晕圈不明显。病害晚期,叶背面病斑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并有一层灰褐色霉状物;病害严重时,产生大量病斑,引起叶片干枯脱落,茎秆变黑枯死。

  二、侵染循环

  花生褐斑病、黑斑病均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色孢科。两种病的侵染循环相似,都是以菌丝座或菌丝在土表植株残体或花生秧上越冬,次年在适宜条件下,菌丝直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在22℃温度条件下,经2~4小时即可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从花生叶片表皮或气孔侵入,在25~30℃和较高湿度条件下,10~15天产生病斑。病斑首先出现在靠近土表的老叶上,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成为田间病害再侵染源。

  三、发病条件

  1.温湿度。病菌生长发育温度范围为10~37℃,最适温度为25~30℃,病害流行要求相对湿度在80%以上。因此,秋季多雨气候潮湿病害重,干旱少雨病害轻。

  2.生育期。通常生长前期发病轻,后期发病重;幼嫩叶片发病轻,老叶发病重。我市花生在收获前1个月,即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发病最重。

  3.品种。国内花生品种目前还没有高抗或免疫类型,但花生不同品种的感病程序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说直立型品种比蔓生型、半蔓生型品种抗病,叶形小而深绿的品种较叶形大而浅绿的品种抗病。

  4.栽培管理。病害发生与花生连作和花生长势明显有关。连作地菌源量大病害重,连作年限越长病害越重;通常土质好、肥力高、长势强的地块病害轻,而坡地,沙性强、肥力低、长势弱的地块病害重。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叶斑病的重要途径。据我们田间观察、试验和参考相关文献,9611黑花生、中华9号、R2001-4(山东)、开农31、豫花6号、豫花15号、豫花11号表现为抗叶斑病,开农49、鲁花11号、濮168、豫花9331、郑85127、豫花14号表现为中抗叶斑病。

  2.农业防治。花生收获后,要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及时进行耕翻,将病残体翻入土中,可减少初侵染源。重病地块应实行与禾本科、薯类作物轮作,可减少田间菌源。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花生健壮生长,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化学防治。应用杀菌剂是防治叶斑病的重要措施。在花生始花期(7月上旬)开始调查,当病叶率达10%~15%时开始施药,每隔15天施药1次,连续防治2~3次。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也可用抗生素农抗120加无毒高脂膜各150g或中生菌素300ml叶面喷施,喷药液量为75~100kg/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5978.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 罗甘莓氨基酸粉40%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世界上有哪些水果??)

    通过肥料专卖网的在线交流平台,农民和农业专家可以分享肥料使用心得和经验,共同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大家好,我是肥料小助手,上述问题将由我为大家进行解答。

    种植问答 2023年8月4日
    00
  • 安诺保利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作用)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作用氨基酸水溶肥料是以农副产品和动植物残体为主要原料,经生物发酵、膜浓缩等一定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环保型肥料。氨基酸水溶肥富含活性肽、活性肽、氨基酸、钙元素和天然生长活性物质,能有效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体内酶活性,增强作物抗病性和抗逆性,具有生根、护花、护果的功效。 氨基酸水溶肥的作用: 1.快速提高主根、侧根和毛细根的增殖率。 2.坚持…

    种植问答 2023年6月6日
    00
  • 香蕉生产技术

      香蕉学名Musa.spp.,别名为芎蕉、甘蕉、芭蕉,属芭蕉科。   台湾香蕉的栽培历史悠久,在全省的果品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在1967-1968年间栽培面积曾高达75万亩,至1995年减少为12.8万亩,每亩产量达1462公斤。栽培品种中绝大多数是华蕉系中早期由福建引进的北蕉、仙人蕉,此外还有近期自菲律宾、哥斯达黎等地引进的矮脚蕉、那屯旦(Latunda…

    种植问答 2025年2月8日
    00
  • 西瓜品种――农利一号

      审定编号:桂审瓜2006008号   品种名称:农利一号(无籽西瓜)   选育单位:厦门农利得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4R8889×Z8923。母本4R8889来源于台湾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的材料经多代的自交纯化,父本z8923也是引自进台湾种质材料,并经多代自交进一步提纯获得。   特征特性: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或秋播平均32天。生长势较强,抗病性…

    种植问答 2025年2月3日
    00
  • 黄花菜的更新复壮

      黄花菜栽植后的生长时间较长,一般要连续采摘10-20年,甚至更长。根据黄花菜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般在栽植后第四年进入盛产期,7-8年产量最高,如管理水平高,有些品种在10-15年内还可保持高产、稳产。当植株开始衰老后,若不及时更新,产量就会明显下降。黄花菜的更新年限一般不超过15年。但不同品种壮龄持续的时间不同,应根据不同品种确定更新的时间。   黄花菜的…

    种植问答 2025年2月1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