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着自己弄点肥料,主要是觉得外面卖的那些,名字起得一个比一个响亮,什么“高效”、“环保”、“精准”,听着就头大。咱也不是啥专家,就想着用点土法子,看看能不能把家里的那些厨余垃圾什么的变废为宝,搞点实在的东西出来,给自己那几盆花草加点料。
动手前的准备(瞎琢磨)
一开始也没啥头绪,就在网上随便翻翻。嚯,那叫一个复杂,各种技术、各种配方,还有说什么生物菌、什么有机肥,看得我眼花缭乱。什么红四方、瓮福、心连心,听着都挺厉害,但咱这小打小闹的,哪用得上那些。后来想想,老祖宗那会儿不也照样种地嘛肯定有简单的法子。
开干:收集“原材料”
说干就干。我先是找个大点的旧塑料桶,在底下钻几个孔透气。然后就开始攒东西:
- 厨房里的宝贝:菜叶子、水果皮(特别是香蕉皮,听说钾肥足)、鸡蛋壳(捏碎)、喝剩的茶叶渣、咖啡渣。注意:油腻的、肉类的我没敢放,怕招虫子或者发臭太厉害。
- 院子里的“废料”:扫的落叶、剪下来的草屑。
基本上就是家里有啥不吃的、不要的植物性垃圾,都往里扔。攒几天,感觉差不多可以正式开始。
我的“土法”堆肥过程
也没啥特别的技术,就是一层厨余垃圾,铺上一层土(就院子里挖的普通土),再铺一层落叶或者干草。大概就是这样“三明治”一样叠起来。
关键一步:得保持湿润。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我就隔几天看一眼,摸着有点干就稍微洒点水,像给花浇水那样,别一下子倒太多。然后就是拿个小铲子,大概一两个星期,就给它翻腾一下,让底下的能翻上来,上面的埋下去,透透气,也让它们分解得匀乎点。
刚开始几天确实有点味道,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盖子盖放在角落里,也还没邻居投诉我。
中间观察和调整
过个把月,打开盖子看,里面的东西明显开始变黑变少。原来的菜叶子、果皮什么的都看不清形状,混在一起,颜色越来越深。摸上去有点温度,说明里面的微生物在“努力工作”。
有一次好像水加多点,底下有点积水,我就赶紧把桶斜过来,让多余的水从底下的孔流出去,然后又多翻腾几次,掺点干土进去吸水。反正就是摸索着来,感觉不对劲就调整。
成果展示:黑金土出炉!
大概等三个多月,感觉差不多。打开一看,里面的东西都变成深褐色的、松散的、带着泥土味儿的玩意儿。闻着不臭,就是那种雨后森林里泥土的清香。用手一捏,松松软软的。这就是我自制的环保肥料,看着就喜人!
施肥试验
弄出来这些“黑金土”,我先是在阳台那几盆半死不活的花上试试。就在花盆边缘挖点土,把自制肥料埋进去一些,再盖上土,浇点水。没敢一次用太多,怕“烧苗”。
效果嘛感觉还行。过段时间,有两盆花的叶子看着绿不少,好像精神点。是不是全是这肥料的功劳不好说,但起码没坏处,而且心里踏实。
一点感想
自己动手做这个环保肥料,过程不复杂,就是需要点耐心,还有不怕脏。虽然比不上外面卖的那些专业肥料见效快,但胜在废物利用、纯天然。看着那些厨余垃圾变成有用的肥料,心里挺有成就感的。以后肯定还会继续做,反正垃圾每天都有,能变废为宝总是好的。自己动手,心里踏实,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5876.html